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2023年12月4日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①新质生产力;②双向奔赴;③人工智能大模型;④村超;⑤特种兵式旅游;⑥显眼包;⑦搭子;⑧多巴胺××;⑨情绪价值;⑩质疑××,理解××,成为××。

1.下列关于“流行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行语的发展前景有两种可能: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成为一般词汇。
B.流行语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热点和时代特征,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变迁等方面的缩影。
C.流行语的使用频率比一般词语要高,是一段时间内人们所“喜闻乐用”的。
D.流行语具有新型性,新词语必然是流行语。
2.“2023年十大流行语”创新特征明显,凸显语言创造力。有的为汉语词库增添了新的词形,有的为原词增加了新的内涵,有的为汉语语法库增加了新的造句格式。下列流行语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大模型
B.特种兵式××
C.多巴胺××
D.质疑××,理解××,成为××
2024-04-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指出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新华网北京3月18日电(记者林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18日介绍,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发生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

丁一汇介绍,从2014年秋季开始,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温度开始缓慢上升。到今年2月份,中东太平洋地区海温已经上升了0.5至0.6摄氏度。

“如果升温超过0.5摄氏度,我们就认为是弱厄尔尼诺。”丁一汇说,目前的预报表明,海水升温现象在今年春季不会停止,还将持续到秋季或者更晚时候,升温幅度可能在0.5至1摄氏度之间,“所以可能会面临着一个更强一点的厄尔尼诺。”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本周发布的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最新简报,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已持续5个多月,大多数气象模型预测今年中期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可能给全球带来极端气候事件。就中国而言,可能造成夏季风减弱,雨带偏南,形成北旱南涝现象。

A.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结构上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有时还有背景和结语
B.一则较长的新闻我们常常提取它的主要信息,浓缩为一句话新闻。比如这则新闻就可以浓缩为一句话新闻: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发生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
C.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0.5摄氏度以上就会引发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已不可避免会发生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
D.厄尔尼诺现象可能给全球带来极端气候事件,对我国的影响是可能夏季风减弱,雨带偏南,形成北旱南涝现象
2024-04-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下列关于新闻文体知识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消息作为一种文体,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B.新闻特写是描写最典型、最有表现力的瞬间或片段,因此,呈现的新闻事实是真切细致的,写法是细致入微的。
C.新闻通讯都有明显的思想主题,和消息一样,必须具有新闻性,但不必讲求时效性。
D.新闻评论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评论要有充分的事实,理论依据,论述过程要合乎逻辑与常识。
2024-04-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茅以升校际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这是新闻的电头。
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标题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C.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的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还要抓住它的特征,即真实性、生动性、时效性。
D.标题、导语、主体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2024-04-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一中(桐柏一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新闻知识,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闻作品包括消息、新闻特写、新闻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
B.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C.新闻的特征包括真实性、及时性、公开性。
D.《“飞天”凌空》属于通讯。
2024-03-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6 . 下列关于新闻的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消息则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消息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C.消息的正文包括导语、背景、主体、结尾。
D.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也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
2024-02-2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 通榆县第九中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段,选择表述错误的一项(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②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③二者差异在于,_______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_______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新闻和文学”在句中充当定语成分)。
B.“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主干是:新闻事实是共同点)。
C.句③横线处填写的词语依次为“消息”“新闻特写”。
D.新闻特写着重描写精彩瞬间,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这句话表述正确)
2024-02-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
B.新闻特写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
C.简要和迅速的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
D.消息和新闻特写往往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2024-01-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下列与新闻有关的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包括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课文《“飞天”凌空》属于新闻特写。
B.消息通常由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构成。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按照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C.导语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D.新闻特写和通讯都是借助文学的笔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新闻特写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横剖面。
2023-12-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跳水运动员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通讯,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2023-12-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