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人民网晋中417日电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今日,在首届山西省青少年悦读   明理   笃行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现场,选手们满含深情、饱含热泪讲述了一个个为追求民族解放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故事。

比赛中,选手们以流畅的语言、清晰的表达方式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抒发了自己对党和祖国真挚的情感。他们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品味英雄的壮丽人生,重温战役中的感人事迹,将爱党爱国的种子播散进人们的心中。

2024-05-2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文后问题。

绿色发展,动能焕新

———经济发展新亮点观察

周珊珊

①天津港保税区,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天津氢能供应基地注册启动。上海临港新片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户。江苏昆山,星巴克建起绿色环保咖啡烘焙工厂。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3》显示,95%的受访企业计划在2050年前实现在华业务去碳化,46%的企业打算在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以来,众多绿色低碳项目成为外商在华投资的新方向,折射绿色发展的强劲势头,也为我们观察中国经济打开了一扇窗。

②观察今年经济发展,绿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截至10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一半;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7.8%,市场占有率达到30.4%;前三季度,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1.7%……一串串鲜活数据,彰显_____________。

③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经济绿色化程度大幅提高的过程,就会成为发展潜力和后劲持续增强的过程。

④南京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过去几年,南京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码头油气回收装置、油气化工码头管控平台、原油自动工艺改造等项目。环保投入,不仅改善了过去油气刺鼻的环境,也带动南京港连续三年业绩提升———环保设备将污染物回收利用,大大节省了成本;依托新设备开展数字化管理,港口的装卸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都有显著提升。相关负责人感慨,环保和安全投入不是花冤枉钱而是物超所值。这也启示我们,发展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实现绿色转型的确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但可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⑤推动各方护绿、降碳、减排,离不开政策引领护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发布,规范相关交易及活动;《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印发,为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理顺机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出炉,助力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财政政策不断丰富,货币工具持续完善,能源领域价格改革深化,市场交易更加活跃。继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强化财税、金融等支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我们将不断开辟新赛道、创造新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有挑战,也充满机遇。下大功夫,练真功夫,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以绿为底,向绿而行,打好法治、市场、科技等政策组合拳,我们定能更好抓住机遇,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3日第11版,有删改)

(1)文章题目“绿色发展,动能焕新”的内涵有哪些?
(2)文章的副标题是“经济发展新亮点观察”,从全文看,作者得出了哪些有意义的观察结论?
(3)请将第二段段尾内容补充完整。
(4)第④段开头说“南京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作者列举“南京港”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5)文章第⑥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字火了

龙年春节,字一跃火出了圈,成为生僻字界的扛把子。从春节联欢晚会主题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到国家博物馆文化展序厅中的龙行龘龘,再到龙年祝福语龙行荔巍、前程刷颖,都引起民众对生僻字的关注和好奇。

②“),字叠三龙,最早见于宋本《玉蒿》:龘,龙行龘也。三,代表多,三龙指众多的龙,人们可由此联想出众龙腾跃的样子。2024年是农历龙年,中国人是的传人,对有着特殊的情感。非常切合老百姓对龙年的期盼,人们借此充满画意与寓意的字来一次龙行龘龘,为生活增添更多的朝气、活力、勇气与信心。

当然,这个字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实际使用过,但今人将其从浩如烟海的字典中挖掘出来,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用以表达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这显然是一种传统文化与当代潮流的巧妙结合,展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④“字意外火了,彰显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引发了我们对生僻字的深入思考。生僻字和常用字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尽管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接触生僻字的场合越来越少,但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不减,反映着造字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汉字是表意文字,其意义往往与形体有关。人们看到它的形,念出它的音,除了多认识一两个字之外,也能或多或少了解背后的掌故,感受文化的力量。

这也意味着,面对生僻字,我们不能再因读写困难、使用频率低等原因而淡化或遗忘。相反,我们应将其视作通向古代智慧和文化世界的窗口,通过学习和了解它们,与先贤们进行对话,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正如此次字所展现出的,生僻字的破圈传播不仅带我们感受了古代的造字之美,更激发我们对文字背后历史源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生僻字是传统文化的旧镜像,也构成了网络时代的新景观。在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生僻字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表情、表情包等形式广泛传播,成为了人们交流和表达情感的工具。比如,2008年起成为网络热字,用来表达郁闷、悲伤、无奈之意。这不禁让人想起曾经风靡一时的歌曲《生僻字》,这首被网友们评为有史以来最难写出歌词的歌,囊括70多个生僻字。这些生僻字的创新表达,既传播文字知识,又融合时代精神,可谓精准掌握了文化传播密码。

让生僻字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是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也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示。从歌曲创作到大型晚会,再到文博展览,我们相信生僻字将在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中跟上时代,在丰富多样的文化土壤里扎根生长。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1.请你帮助小雯、小雨推测2024年龙年祝福语的意思。
祝福语字音字义祝福语意思
龙行众多的龙祝人们如巨龙腾飞般气势磅礴、威武雄壮。
前程lǎng1祝人们前途一片光明。
生活2祝人们年年都有富余,生活富足。
事业火貌,形容火剧烈燃烧的样子3

2.小雯不理解文中画线句的意思,请你据上下文和自己的理解,帮忙给她解释。
生僻字是传统文化的旧镜像,也构成了网络时代的新景观。
3.小雨担心生僻字火出圈现象会影响汉字规范化推行,你的观点及理由呢?
2024-05-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以汉服为媒,洛阳找到文旅转型发展的核心密码

①今年以来,河南洛阳的汉服频频登上热搜,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立足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洛阳发挥汉服经济的长尾效应,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持续培育全产业链与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让洛阳汉服火爆出圈。例如,洛阳推出的满城汉服秀、全城剧本杀、夜宿博物馆等活动,背后靠的正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颠覆性创意。

②业内人士指出,就像淄博因烧烤火热,柳州因螺蛳粉走红,洛阳则以汉服为媒,找到了文旅市场转型发展的核心密码

全产业链打造沉浸式穿越体验

我这么大年纪了,在其他地方穿汉服不好意思,来洛阳感觉很普遍,大家都这么穿。杭州40 多岁的王女士和女儿跨越千余公里,来洛阳专程体验汉服。

④据统计,洛阳市共有400余家汉服体验店,形成了涵盖汉服设计、制造、租售、妆造、跟拍等服务的产业链,让整个城市都成了汉服的秀场

我们店里大概有300套服装,以汉服为主,涵盖唐风、宋制、明制等风格,能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洛邑古城景区桃禧汉服体验馆老板李冰洋表示,服装+造型+拍摄+修图一条龙服务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

⑥除了推出汉服配饰,研发汉服盲盒、手办等文创产品,洛阳还全力打造沉浸式汉服体验:唐代酒楼、宋代商铺、明清建筑,多民族文化在此融合;小桥流水、青砖黛瓦,一步一景让洛邑古城、应天门、天堂明堂、九洲池等景区成为天然的摄影棚;梦里隋唐·尽在洛邑汉服文化节、神都华裳国风走秀,让一批批游客乐此不疲……

爆款IP 与城市营销的狂欢

⑦扑朔迷离的剧情、烧脑跌宕的推理、尘封千年的文物、神秘刺激的古墓、雍容华贵的牡丹……神都奇幻志全城剧本杀活动中,洛阳打造《神都诡事录》《无上龙门》等40多个沉浸式剧本娱乐项目,让游客穿上汉服、选择身份进入到剧本情节中,通过NPC(非玩家角色)演绎、互动,创新剧本新玩法,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汉服+剧本杀只是洛阳市抢抓文旅产业新机遇的一个缩影。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从《登场了!洛阳》到《风起洛阳》,多个文旅爆款IP 让洛阳频频出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标识。

通过爆款IP,推动汉服体验与其他业态的跨界融合,形成新业态新服务,让游客在多样化体验中强化旅行记忆。同时,通过线上渠道推动热点话题与城市营销交互传播,持续推高城市热度,是洛阳汉服经济’火爆出圈的又一密码。业内专家表示。

引爆Z世代的消费热情

⑩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推出了神都奇幻志全城剧本杀、隋唐洛阳城国风穿越节、博物馆奇妙夜等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将目光投向青年。

洛阳不仅抓住了移动端传播平台、短视频传播载体、交互式传播方式,更重要的是,抓住了Z世代’主流消费群体追求个性、愿意为兴趣买单、为体验付费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抓住了年轻人的胃口’,引爆了消费热情。有专家表示。

洛阳这座千年古城,处处焕发着年轻新活力:借助互联网平台设计线上购票、通关认证、积分兑换等新玩法,吸引年轻人到景区闯关打卡;创新推出最低39元起的汉服体验套餐,有效满足并进一步引爆年轻人低消费门槛、深度体验需求;汉服秀、电糖公园音乐节、Cosplay漫展等活动,满足年轻群体多元化社交和圈层文化需求,引领消费潮流……

(摘自: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2023.11.11)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洛阳的汉服体验店,已形成了涵盖汉服设计、制造、租售、妆造、跟拍等服务的产业链。
B.“汉服+剧本杀”是洛阳市抢抓文旅产业新机遇的一个缩影。
C.为了持续推高城市热度,洛阳文旅采取了线上渠道推动热点话题与城市营销交互传播的方式。
D.洛阳推出的“全城剧本杀”、“国风穿越节”、“博物馆奇妙夜”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
2.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本文是一篇新闻评论,请你找出本文的主要观点。
3.洛阳是如何找到文旅转型发展的“核心密码”的,通读全文,请简要分析。
4.为了持续释放“汉服友好”的城市态度,表现出“青年友好型城市”的满满诚意,班级开展“如何打造更好的顾客体验”讨论会,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谈一谈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2024-05-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宜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5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让人文资源在“文旅热”中发光

褚晓亮 段续

①春节假期中,位于吉林大学校园的“地质宫”火了。青瓦红柱下,众多参观者有序排队入场。这座古朴厚重的老建筑,是李四光、黄大年曾工作的地方,也是电视剧《人世间》的取景地,有许多动人故事。

②不仅“地质宫”受关注,沈阳铁西的工业景观、青岛大鲍岛的里院建筑、大同古城的绵绵巷……不少“外地人没听过、本地人没去过”的老建筑、老社区、老街巷,因丰富的人文故事在社交平台上流量颇多,在春节长假里吸引八方来客,掀起一轮新的“文旅热”。

③这轮假日“文旅热”的背后是“文化热”,是人文资源精彩出圈,是游客的文化素养持续提升,旅游需求不断向深层次的人文体验拓展。大家出行游玩,已不单单是为了“看山看水看景”,从“打卡拍照”的“我要去”,逐渐升级为深度融入地方人文特色的“我要感受”,文化风越来越受关注。一批带有历史笔墨、富含人文情怀的文化地标备受青睐,其融合的历史要素和人文精神,契合了游客不断升级的文旅需求。“文旅热”折射出游客对人文故事的喜爱和对文化特色探寻体验的期盼,也体现了各地独特人文资源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

④多地正在顺应游客期盼,顺势而为,让人文资源在“文旅热”中焕发更多光彩。开放校园、校史馆,讲述名家故事,制作参观攻略;整体谋划,梳理老城、老街里的人文故事;“摸底”城市底蕴,推广人文遗址,寻找记忆共鸣……许多“隐姓埋名”的人文资源,正逐渐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⑤广袤中华大地,文化博大精深,各有各的精彩。随着“文旅热”涌动,将会有越来越多人文资源被发掘出来,一场场文化盛宴让人深切感受中国之美。

(选自《北京日报》,2024年2月12日,有删改)

1.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掀起一轮新的“文旅热”。
B.“文旅热”折射出游客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旅游需求的升级。
C.“文旅热”体现了各地独特人文资源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
D.发掘越来越多人文资源,一定可以让“文旅热”持续升温。
2.关于“文旅热”,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孙若风接受采访时认为“有时太快、太喧嚣,不一定是好事”,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3.如何让人文资源在“湖北文旅”中焕发更多光彩?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联系你熟悉的“湖北特色”,为我省文旅发展建言献策。   

连接材料:

邂逅湖北,遇见荆风楚韵。5000年前,炎帝神农尝百草、种五谷、教稼穑、疗民族,开创华夏农耕文明;2300年前,青铜冶铸、编钟乐舞、丝织刺绣、屈骚宋赋,荆楚文化光耀华夏;1800年前,古隆中、荆州古城、赤壁古战场、鄂州吴王古都,三国英雄们演绎的忠义故事代代相传。诗人孟浩然、美人王昭君、圣人陆羽和李时珍、奇人毕昇……湖北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孕育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串串珍珠,熠熠闪光。

(节选自荆楚网《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2024年1月8日)

2024-05-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4月湖北省广水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2023年12月4日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①新质生产力;②双向奔赴;③人工智能大模型;④村超;⑤特种兵式旅游;⑥显眼包;⑦搭子;⑧多巴胺××;⑨情绪价值;⑩质疑××,理解××,成为××。

1.下列关于“流行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行语的发展前景有两种可能: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成为一般词汇。
B.流行语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热点和时代特征,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变迁等方面的缩影。
C.流行语的使用频率比一般词语要高,是一段时间内人们所“喜闻乐用”的。
D.流行语具有新型性,新词语必然是流行语。
2.“2023年十大流行语”创新特征明显,凸显语言创造力。有的为汉语词库增添了新的词形,有的为原词增加了新的内涵,有的为汉语语法库增加了新的造句格式。下列流行语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大模型
B.特种兵式××
C.多巴胺××
D.质疑××,理解××,成为××
2024-04-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下面小题。

在一些消费者的年货清单里,今年多了一款颇有仪式感的商品——拜年服。某头部平台电商数据显示,新中式服装走红,年货促销活动期间销量同比增长超21倍。 “龙年汉服套装”“新中式宋锦外套”“儿童秋冬马面裙”……一款款色泽华丽、图案精致的新中式服装,备受人们追捧和喜爱。在热销的国风积木中,传统的梅花、爆竹、鲤鱼、龙首等元素出现在精美的积木屏风上,上墙为画,落地成屏,充满了国韵之美。以现代消费潮流化审美为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国潮风劲吹。

今年,以龙元素和生肖文化为创意的潮流玩具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潮年货。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拥有自己喜爱的龙年潮玩正是自己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新表达。这样的文化消费观基于消费者自身的身份认同,体现了对传统年俗和文化底蕴的重视与自觉追求。现在的年轻人乐于拥抱新生事物,并拥有平视世界的底气、更加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这也是国潮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潮风文化产品蕴含的独特文化元素,因创新传承而焕发新生,并在年轻群体中引发审美共鸣,进一步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基石。 “国潮风”已成为连接年轻群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尚纽带。

年货消费中的国潮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内驱力的深刻体现。国潮风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中式穿搭、新中式风格摄影、新中式美妆等层出不穷,氛围感拉满的新中式茶馆、新中式餐饮也受到不少消费者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新设计、新表达融入现代生活方式,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相得益彰。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助力,也让传统文化变得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这也将反过来不断赋能消费新业态、激活消费新动能,春节年货消费的国潮风走俏就是很好的体现。

国潮风带火年货消费,折射出人们坚定的文化自信,传递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陈出新,打造更多体现当代国人审美趣味、文化品位的国潮风产品,一定能够持续促进国货潮牌消费,进一步释放文化创新和创造的新活力。

(选自《透视年货消费中的国潮风》)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中国传统元素、国潮风格的新中式服装是当下人们的必备年货。
B.独特的国潮风已经在年轻群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搭建了桥梁。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现代科技的助力。
D.未来,符合国人审美趣味和文化品味的国潮风产品的市场大有可为。
2.请简要分析选文的写作思路。
3.龙年春节前夕,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功换装为“龙墩墩”,再次引发“一墩难求”盛况,请结合选文内容评价这一现象。
2024-04-0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8 . 关注热点,畅所欲言。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

曹怡晴

①最近,在中小学生们中间,一款名为萝卜刀的玩具火了——上甩出鞘,下拉归鞘,伴随着机械结构的啪嗒声,刀刃收放自如。除了基础款,不少萝卜刀还有了进化版,出现了夜光萝卜刀、闪光萝卜刀、萝卜手指以及长达40厘米的超大号萝卜刀等,甚至还有萝卜刀枪、萝卜刀梳子。多家购物平台和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内,萝卜刀的销量惊人,不少商品网络单月销量超10万。看似平平无奇的萝卜刀,为啥一夜之间成为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的统一社交货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儿。

②各种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对于萝卜刀的一夜风靡感觉不解。实际上,学生群体内的流行本来就是一件很难预测的事情。回忆起以前,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款新鲜玩意成为大家伙儿的心头好——古早时期的跳皮筋儿、丢沙包、5分钱两本的小人书;90年代的翻花绳、玩弹珠、红白机里吃蘑菇的超级玛丽;千禧年的街机游戏、芭比娃娃、椭圆机身中像素叠加的电子宠物……层出不穷的游戏与玩具,串联起童年时期亲密无间的友情与自由纯粹的欢乐,亦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漫漫人生长河中的治愈片段。在没有互联网加持的年代,身处校园内的孩子们总有一种人传人的高效默契,短时间内就能在天南海北实现审美等诸多方面的高度统一。

③从心理学上看,从众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对于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们而言,周遭环境及伙伴的影响力更强。进入e时代,在短视频等推动下,萝卜刀们的流行更是势如破竹。抛出萝卜刀三个字,就能立刻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比去年唱《孤勇者》还好使;有老师课间随机抽查小学生,在他们面前手一摊,每个人都老实掏出自己的萝卜刀。哪怕是自诩自律克制的成年人,也时常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全球首发、独家联名、盲盒潮流掏空了腰包、挖空了心思,更何况是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们。在最热衷于游戏的童年时代追捧某种玩具、体验课余放松,本就无可厚非。但如今围绕萝卜刀,为何颇有争议?主要在对于其安全隐患的担忧以及是否会有传播暴力倾向的风险。

④目前在市面上,萝卜刀的刀刃一般都是塑料钝头,上面标有“3岁+的年龄标识,武力值不强;但也有不少版本的萝卜刀刀刃较薄,容易造成划伤,还有一些萝卜刀刀刃出鞘后长度较长,稍不留神容易甩伤他人。事实上,近期各地也发生了多起萝卜刀伤人事件。相比于萝卜刀可能造成的物理伤害,一些老师和家长更担心的则是萝卜刀背后可能含有的暴力元素。点开网络上的一些热门萝卜刀短视频,其中不乏传授玩法的内容。其中刺人玩法是主要的玩法之一,视频里的不少大人、小孩见物就戳。由此,一些家长生怕孩子间的玩乐演变为兵器总动员。对于忽然火起来的萝卜刀,首先要关注的,就应该是这些问题。

⑤要知道,孩子们的游戏并非儿戏,对于儿童玩具安全的监管更不容忽视。一段时间以来,针对玩具存在的安全问题,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3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重点关注玩具产品化学危害、物理危害、可燃性危害等问题。为玩具上好安全锁,为孩子们上好安全课,才能让孩子们的玩具与游戏更为有意思”“有意义,在稚嫩的生命年华中,与更多欢乐美好相遇。

⑥一个时代的儿童游戏文化可能会影响一代人的精神品质。选择合适的玩具,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身心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出现的玩具更加精巧别致,带给孩子们更大的新奇感;而与此同时,家长们也普遍希望,玩具在带给孩子们快乐之外,能让孩子们从中收获更多健康向上的力量,也只有这样的玩具才能更持久,成为真正的经典与回忆。

(选自《人民日报评论》2023.10.13)

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萝卜刀”火了的原因。
2.以下两个标题令作者难以定夺,请你帮忙选择并简述理由。
A《网红“萝卜刀”,危险的玩具!》            B《“萝卜刀”风靡,“解压神器”还是“伤人利器”?》
我选(     )(填字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支持小朋友们玩萝卜刀吗?结合文章内容和下图中网友们的评论,说说你的看法。(字数100字左右)。
2024-03-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关于新闻知识,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闻作品包括消息、新闻特写、新闻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
B.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C.新闻的特征包括真实性、及时性、公开性。
D.《“飞天”凌空》属于通讯。
2024-03-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10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 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⑪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⑫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⑬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⑭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⑮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⑰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从文体来看,是一则消息。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同时也充满了自豪。
B.黑体字是电头,正文①②句是导语,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
C.从本文可以看出,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D.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金字塔结构”。据此推断,文中关于东路军的战况报道最不重要。
2.请用“/”给文中语段划分层次,限划两处。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 ⑬ ⑭ ⑮ ⑯ ⑰
3.“我”字在文中多次出现,能否去掉“我”字?请说说你的理由。
2024-03-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