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好一场心灵的大雪

——鲁迅的《雪》赏析

刘德福

1924-1925年,鲁迅在创作散文诗集《野草》的同时,开始翻译日本厨川白村的文艺论文集《苦闷的象征》,在引言中,鲁迅写道:“非有天马行空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在《雪》中,鲁迅为我们呈现了大精神产生的过程。

文章一开始,写了“暖国的雨”的特征,“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对雨,鲁迅的态度并不是一概否定的,但,雨的确是与雪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征。“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正是“青春的、壮健的”江南雪,引来了孩子们的热闹,可它也有一个特点:粘连、易变。“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就大不相同了,他们“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而且,“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因此,作者在结尾深情的喊道:“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鲁迅笔下的雪,是“天马行空的大精神”的写照,从“暖国的雨”到“江南的雪”再到“朔方的雪花”,这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大精神”的形成过程。我们可能联想到:一个人,从“天真烂漫的少年”到“健壮蓬勃的青年”再到“大气磅礴的壮年”;一个灵魂,从“温柔单纯的留学生”到“慷慨激昂的文人”再到“笔意如刀天马行空的战士”。在这个变化中,“孤独”起到了决定作用。雪从“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到“终于独自坐着了,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最后变成“在无边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啊,好一场心灵的大雪呀!

难能可贵的是,文笔犀利老辣、解剖自己如解剖别人的鲁迅,在这篇散文诗中却表现了少有的宽容和温情。他没有让“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花”,形成截然不同的对照,在突出“朔方的雪花”是“大精神”的同时,又在“暖国的雨”和“江南的雪”中寄寓了自己的理想。他不仅歌颂那“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而且用回忆、向往中的江南美景和富于情趣的童事,与丑恶的现实世界作对比,表达了追求一个美好的理想的世界的愿望。


请你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并和《<雪>四人谈》相比较,想一想作者的看法与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2023-03-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意境的意义(节选)

宗白华

①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②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③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④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⑤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王安石有一首诗:

杨柳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相见江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元人马东篱有一首《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⑧也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⑨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同是一个星天月夜的景,影映出几层不同的诗境:

元人杨载《景阳宫望月》云:

大地山河微有影,

九天风露浩无声。

明画家沈周《写怀寄僧》云:

明河有影微云外,

清露无声万木中。

清人盛青嵝咏《白莲》云:

半江残月欲无影,

一岸冷云何处香。

⑩杨诗写函盖乾坤的封建的帝居气概,沈诗写迥绝世尘的幽人境界,盛诗写风流蕴藉,流连光景的诗人胸怀。一主气象,一主幽思(禅境),一主情致。至于唐人陆龟蒙咏白莲的名句:“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却系为花传神,偏于赋体,诗境虽美,主于咏物。

⑪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的所谓“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这两句训示,是这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

李可染

①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②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格,见景生浙,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西,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

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无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诗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实际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娘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魏。

1.【理解概念】为了厘清意境说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小组在阅读上面两段选文后,设计了以下思维导图,你更认同哪一幅呢?请简述你的理由。

甲图             乙图

2.【具体分析】阅读《意境的意义》中王安石的诗歌,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
3.【迁移运用】运用上述材料中有关意境的论述,推断老舍对白石老人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赞叹不已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最后一次讲演》(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竞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 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②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③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象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

④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 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2.第③段两处出现“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意在讴歌什么?
3.说说下面这句话的含义,以及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
2021-09-09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真实的高度

大仲马和小仲马是世界文坛的佼佼者,有很多人却把他们混为一谈,其实他们是一对父子。

一天,大仲马得知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被退回,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写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好了。”

小仲马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膀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冷酷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终于,他用笔名寄出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出版了,并且获得众多作家的一致好评。“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签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1.文章结尾处,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真实的高度”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2.如同小仲马痴迷于写作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针对“怎样获得真实的人生高度”展开了讨论。

小红说:“自力更生才能获得真实的人生高度。”

小雨说:“我觉得目标坚定才能获得真实的人生高度。”

小刚说:“要想获得真实的人生高度,勤奋努力很重要。”


请围绕这个话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写作提示:①可以同意以上的某种观点,也可以另有自己的看法;②不少于100字。
2021-06-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西省百校联考语文(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通过红色大门(节选)

(美)埃德加·斯诺

我们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走了四个小时,一路没有见着一个人影。那里根本没有路,只有小溪的溪床,两边岩壁高耸,溪水就在中间湍急地流过,在岩壁上面就是险峻的黄土山。要结果掉一个过分好奇的洋鬼子,这是个好去处。使我惴惴不安的一个因素,是那个骡夫对我的牛皮鞋子多次表示羡慕。

“到啦!”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到啦!”

我放下了心,朝着他的前面望去,看见一座小山的山边有一个黄土村落,缕缕青烟从村里那些高大的泥烟囱里袅袅上升,那些烟囱像长长的手指一样竖立在峭壁的面前。几分钟之后,我们就到了那里。

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的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是个美国记者,”我说。“我要见这里的贫民会主席。”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回答说:“hai pa!”

我过去听到中国人说“hai pa”就只有一个意思:“我害怕!”我心里想,如果他感到害怕,那我该感到怎么样呢?但是,他神色泰然自若,看来他的话不是这个意思。他回过头问那骡夫我是什么人。

那骡夫把我跟他说过的话重说了一遍,还添枝加叶地说了些他自己的话。我放心地看到那位青年农民的脸色和缓下来了。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他好像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他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他的手慢慢地从枪柄上移开,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就是你要见的人,”他说,“我就是主席。请进来喝口热茶吧。”

这些陕西山区的居民有自己的方言,净是发音含混的口语。我同那位主席又作了几次谈话的努力之后,他渐渐地现出能够领会的神情,我们的谈话就有了顺利的进展。等到我最后问清这个问题时,我这才发现陕西山区方言中的hai pa等于官话中的bu zhi dao(不知道)。这个发现使我感到很满意。

我坐在铺着炕毡的炕上,向我的主人进一步谈到我自己和我的计划。过了不久,他就显得没有什么疑虑了。我想去县政府所在地安塞,当时我以为苏维埃主席毛泽东就在那里。问他能不能给我找一个向导和一个骡夫。

他答应说,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不过我不能在大热天赶路。太阳已经升到当空,天确实是非常热,我看上去很疲倦。他问我吃了东西没有。说实在的,我饿极了,因此我不再跟他客气,接受了他的邀请,第一次同一个“赤匪”一道吃饭。我已破釜沉舟,决心跨进红区了。

我现在已经完全落入刘龙火先生(我后来知道这就是那位青年农民的姓名)的掌握之中。刘龙火拿烟、酒、茶来招待我,向我提出无数的问题。他和他的朋友们非常好奇地翻看我的照相机、鞋子、毛袜、我的布短裤的质料,不时发出赞美的声音;对于我的卡其布衬衫的拉链,更是赞不绝口。总的印象似乎是:我的行头不论看起来是多么可笑,显然非常实用。我不知道“共产主义”在实践上对这班人意味着什么,我准备眼看我的这些东西很快地被“共产”——但是当然没有发生这种事情。我几乎可以肯定,我受到严密检查的目的(比你在其他边境所受到的海关检查要愉快得多)是为了要证实他们以前的一种看法:洋鬼子不可思议。

不到一个小时,他们端来了一大盘炒鸡蛋,还有蒸卷、小米饭、一些白菜和少量烤猪肉。我的主人为饭菜简单而表示歉意;我则为我的食量不同寻常而表示歉意。

龙火告诉我,说安塞离那里不过“几步路”,尽管我不大放心,但是除了照他说等一等以外,没有其他办法。等到一个年轻的向导和一个骡夫终于到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四点钟了。临走时,我想把饭钱付给刘先生,可是他愤然拒绝了。

“你是一位外国客人,”他解释说,“而且你是来找我们的毛主席的。再说,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没有苏区的钱吗?”听我回答说没有,他就数了共值一元钱的苏区纸币说,“这个你拿去,你路上会用得着的。”我拿一元国民党的钱和刘先生交换,他接受了;我再一次向他道谢,然后跟在我的向导和骡夫后边爬上山道。

“好啊,”我一边气喘喘地爬山,一边对自己说。“到现在为止,一切顺利。”我已闯进了红色大门。这件事多么简单!

1.【话书名】文章节选自埃德加·斯诺1937年在伦敦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环境,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根据对本名著的阅读积累,你认为哪个书名更好?请谈谈你的理解。
2.【说人物】斯诺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用纪实的笔法,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谈举止,报道了他们的真实生活。综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刘龙火这一人物形象。
3.【赏奇景】选文好似不经意地描写了沿途所见,实际上作者是用场景语言来表达意义。请结合选文第一段,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4.【品细节】细节描写能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揭示主题。选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其中提到的“hai   pa”这一细节,在选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5.【探手法】阅读下面材料,谈谈斯诺和贺敬之是如何表现他们的兴奋、惊喜之情的?
材料一:

“到啦!”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到啦!”


材料二: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贺敬之《回延安》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 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野草》,有删改)

1.面对“奴才”诉苦,“聪明人”和“傻子”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请简要概括。
2.文中画线句能否改为“主人听到了喊声,走了出来”?联系上下文,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品析画线句子。
3.作家毕飞宇认为,闰土是鲁迅笔下众多“奴才”中的一个。结合《故乡》,比较分析闰土和本文中“奴才”的异同。

【以下《故乡》的片段,供参考】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2)“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4.本文中,鲁迅为何要将“那人”称为“傻子”?联系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2020-06-09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5课《孔乙己》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 ……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节选自高尔基《海燕》创作于1901年)

【乙】

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的山谷里,盘成一圈,望着海。

太阳高高地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石头……

忽然,在蛇所待着的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受伤、羽毛上染着血迹的鹰……

它短促地叫了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的石头上……

蛇吓了一大跳,敏捷地爬开去,但是马上看出,这鸟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

它爬到那受伤的鸟跟前,轻声说:

“你要死了吗?”

“是的,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痛快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过了!……我见过天……你是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的!唉,你这可怜虫!”

“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而且它想: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

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

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鹰施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

“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我要把敌人紧紧压在胸膛的伤口上……啊,战斗多么幸福啊!……”

(节选高尔基的《鹰之歌》写于1895年)

1.乙文中“蛇”这个形象就相当于甲文中的哪些形象?“蛇”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目的是什么?
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品析其中的妙处。
①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②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3.甲文中的海燕、乙文中的鹰在文章结尾处都竭力“喊叫”,从它们的“叫喊声”中你听出了作者高尔基怎样的内心渴求?
4.两篇散文诗都是高尔基“战斗的檄文”,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俄国革命赴汤蹈火……经典往往是常读常新的,有些富有哲理的经典句子至今读来仍催人奋进,发人省醒。试从两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感触。(80字左右)
2020-06-06更新 | 3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第4课《海燕》(精选练习)
19-20八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名字作为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代号,从生至死皆如影随形。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统称为“名字”。唐人刘肃在《大唐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张由古是一个有吏才而无学问的贵官,他跟同僚闲谈时,说东汉的班固既有学问,又有文才,为何《昭明文选》不收他的作品。马上有人反问说,他的《两都赋》《燕山铭》及《典引》明明就在《文选》中,怎能说未收入呢?张由谷反驳道:“此班孟坚文章,何关班固事?”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不学无术的张由谷,既不知道班固字孟坚,又不知名与字有着密切关系的道理,所以不能从坚、固同义这一线索得到启示,及时悟到班孟坚就是班固,以致贻笑后世。

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这样几种。一是名与字意义相同。如楚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平与原同义。二是名与字的意义相关。如三国赵云字子龙,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云与龙因此相关。三是与字意义相反。如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材料二】

春秋时代还讲究“命名之道”,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写得明确:“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信,人刚出生时身上带的特殊标记。比如身上有胎记,手掌有特殊纹路等。《红楼梦》中贾宝玉因含玉而诞,故名为“宝玉”。义,以祥瑞的字取名字,如周文王名昌,周武王名发。象,以相似之物为名,孔子的脑门比较高,像土丘,所以取名为丘。假,以万物之名假托之意。孔子给儿子取名鲤,就是取鲤鱼跃龙门之意。类,取和父亲类似的名字。如鲁桓公和长子是同一天出生,故取名为“同”。

名字,寄托着长辈的殷殷期望,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现当代许多人会引用《论语》中的语句为孩子命名,寄托道德观与人生观,表达君子、仁爱的人格魅力以及爱国建业的凌云壮志。《论语·里仁》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任贤齐的名字大概就是出自这里。

此外,中国古代命名还有以盂(伯)、仲、叔、季排行为字的说法。孟(伯)、仲、叔、季,指的是兄弟姊妹长幼的次序。

【材料三】

自古以来,中国人命名的出发点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汉代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的初始阶段,国力强盛,安国、奉汉、勇、超、雄等名字,张扬汉代人的阔大、向上。西汉末年复古,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直到东汉、三国,单名依旧盛行,因此一部《三国志》,人物几乎都是单名。到魏晋南北朝,因单名重复太多,复名又兴盛起来,由于受士大夫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之”字,如王羲之、顾恺之、裴松之等。

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以下表格可见一斑:

不同年代常用姓名

新中国建立前

上世纪5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

新世纪以来

贵宝

建国

俊杰

子萱

长寿

爱华

张伟

宇轩

阿桂

解放

刘勇

欣怡

荷花

国庆

鹏涛

一诺

七斤

卫国

秀英

可馨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从下列三个名字中任选两个分析命名(字)现象。
甲:孟子名轲(接轴车),字子舆(古代马车车厢)
乙:唐叔虞(晋国的第一任诸侯,他手掌的纹路像个虞字)
丙:陈省身(美籍华裔数学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
2.从【材料三】中,选取其中两个年代,分析《不同年代常用姓名》这种现象的原因。
3.结合三则材料,思考自古以来中国人取名字有怎样的特点?以上这些材料的学习对我们当代人有何意义?
2020-04-01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初中语文0081】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节选自马南邨《不求甚解》

材料二   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一般科学的教科书虽也用了文字写着,但我们学习的目标并不在文字上,譬如说,我们学地理、学化学,所当注意的是地理、化学书上所记着的事项本身,这些事项除图表外还用文字记着,但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至于语言文字的学科就不同,我们在国文教科书里读到一篇文章——假定是韩愈的《画记》,这时我们不但该知道韩愈这个人,理解这篇《画记》的内容,还该有别的目标,如文章的结构、词句的式样、描写表现的方法等等,都得加以研究。如果读韩愈的《画记》,只知道当时曾有过这样的画,韩愈曾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那就等于不曾把这篇文章当做国文功课学习过。我们又在英文教科书里读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目的并不在想知道华盛顿为什么砍樱桃树,砍了樱桃树后来怎样,乃是要把这故事当做学习英文的材料,收得英文上种种的法则。所以阅读两个字不妨分开来用,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懂它的内容,不必从文字上去瞎费力,只要好好地阅就行,像国文、英文两门是语言文字的功课,应在形式上多用力,只阅不够,该好好地读。

——节选自夏丏尊 《怎样阅读》

材料三   无论谁,在那生涯中,总有一个将书籍拼命乱读的时期。这时期告终之后,才始静静地来回想。自己从这几百卷的书籍里,究竟得了什么东西呢?怕未必有不感到一种寂寞的失望的人罢。这往往不过是疲劳了眼,糜烂了精神,涸竭了钱袋。我们便也常常陷于武断,以为读书是全无益处的。然而,再来仔细地一检点,就知道这大抵是因为没有研究读书的方法,所以发生的错误。在天下,原是有所谓非常的天才的。这样的人们,可以无须什么办法,便通晓书卷的奥义,因此在这样的人们,读书法也就没有用。例如,有一回,大谷光瑞伯看见门徒的书上加着朱线,便大加叱责,说是靠了朱线,仅能记住,是不行的。但这样的话,决不是我们凡人所当仿效。我们应该一味走那平凡的,安全的路。

——节选自《鹤见佑辅:读书的方法》

1.以上三则材料主要围绕读书的哪些方面展开论述或说明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则材料在表达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材料二属于说明性文字,材料一、三属于论述性文字。
B.材料一提倡学习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提出读书时要虚心,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C.材料二中认为“阅”和“读”是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阅”指不必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读”不仅指浏览,更强调“从文字上去费力”。
D.材料三作者认为大谷光瑞伯之类的天才可以不讲究读书的方法,但我们平凡的人读书一定要讲究正确的读书方法。
3.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这是其中的一张表格,请根据表格内容,写出你从中获得的信息。
我国成年国民各 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
年份纸质媒介数字化媒介
图书报纸期刊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
2017年20.412.06.960.780.412.68.1
2018年19.89.65.665.184.911.110.7

4.怎样理解材料一所说的“不求甚解”?联系你的学习生活,谈谈对此的看法。
5.材料三作者谈到读书的方法“书上加着朱线”即下划线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有效的读书方法,请写出两种。
2020-03-12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二十二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1)老舍先生好客,他每年要把文联的干部约到家里去喝两次酒,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他的生日。菜是地道老北京的味儿,很有特点。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芝麻酱炖黄花鱼,是一道汤菜。我以前没有吃过这个菜,以后也没有吃过。黄花鱼极新鲜,而且是一般大小,都是八寸。装这个菜得一个特制的器皿—瓷䀇(ɡǔ)子,即周壁直上直下的那么一个家伙。这样黄花鱼才能一条一条顺顺溜溜平躺在汤里。若用通常的大海碗,鱼即会拗弯甚至断碎。老舍夫人胡絜青同志善做“芥末墩”,我以为是天下第一。有一次老舍先生宴客的是两个盒子菜。盒子菜已经绝迹多年,不知他是从哪一家订来的。那种里面分隔的填雕的朱红大圆漆盒现在大概也找不到了。

(2)学人中有不少是会自己做菜的,但都只能做一两只拿手小菜。学人中真正精于烹调的,据我所知,当推北京王世襄。世襄以此为一乐。据说有时朋友请他上家里做几个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听黄永玉说,有一次有几个朋友在一家会餐,规定每人备料去表演一个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他做了一个菜:闷葱。结果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此事不知是否可靠。如不可靠,当由黄永玉负责!

(3)客人不多,时间充裕,材料凑手,做几个菜是很愉快的事。成天伏案,改换一下身体的姿势,也是好的——做菜都是站着的。做菜,得自己去买菜。买菜也是构思的过程。得看菜市上有什么菜,捉摸一下,才能搭配出几个菜来。不可能在家里想做几个什么菜,菜市上准有。想炒一个雪里蕻冬笋,没有冬笋,菜架上却有新到的荷兰豆,只好“改戏”。买菜,也多少是运动。我是很爱逛菜市场的。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选自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

1.同样写吃,三个段落的内容却又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2.下列句子各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1)如不可靠,当由黄永玉负责!
(2)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3.“想炒一个雪里蕻冬笋,没有冬笋,菜架上却有新到的荷兰豆,只好‘改戏’。”有人说,一个“改戏”道尽了买不到预想的菜品的无奈和哀伤,你觉得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4.在中国文坛,汪曾祺被公认为当代名家中最后一位风雅独殊的文人美食家,堪称南北“人文美食家”。你觉得下面AB两段话哪段可能是汪曾褀的,并说出原因。

A……豆腐做的是霉豆腐,分红霉豆腐臭霉豆腐两种,(另)有霉千张,霉苋菜梗,霉菜头,这些乃是家里自制的。外边改称酱豆腐臭豆腐,这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本地别有一种臭豆腐,用油炸了吃的,所以在乡下人看来,这名称是有点缠夹的了。更有意思的是,乡下所制干菜,有白菜干油菜干倒督菜之分,外边则统称之为霉干菜,干菜本不霉而称之曰霉,豆腐事实上是霉过的而不称为霉,在乡下人听了是很有点儿别扭的。

B臭豆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我在上海、武汉都吃过。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毛泽东年轻时常去吃。后来回长沙,又特意去吃了一次。……火宫殿的臭豆腐遂成全国第一。油炸臭豆腐干,宜放辣椒酱、青蒜。南京夫子庙的臭豆腐干是小方块,用竹签像冰糖葫芦似的串起来卖,一串八块。昆明的臭豆腐不用油炸,在炭火盆上搁一个铁篦子,臭豆腐干放在上面烤焦,别有风味。

5.真正的美食不只是美食,但吃懂的却是少数。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美食的理解。

【链接材料】

老房子的天井里放着老式的陶制水缸,里面养着三四条肥美的草鱼,“哗”一下,抓出一条来,用两根筷子插进鱼嘴里,再开膛破肚。两三下取下了两片净鱼肉,剃花刀,拍干粉,下油锅,一道红烧鱼就出来了。

故事开始于一个清晨,上班的人流刚涌现在街道上,老朱师傅打算花一天时间准备这天晚上的一个家宴。

这是李安电影《饮食男女》里的开篇片段,也是我很喜欢的关于做菜的一个影片片段。切肉的动作凌厉而舒展,身形不断的在不同的锅之间转换,夹杂上纷繁的雾气,这样的厨艺里拥有一股侠气。

大概是因为做饭时往往认真又专注,我很喜欢准备一顿饭时的状态。从洗菜,切菜,到烧水,热油……红案白案之间,厨房里一下子充满了呛人的烟气,这种烟气却让我真切感受到生活气息。

2020-02-2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民办初中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