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166 道试题
1 .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准备开展“读书,感知人物命运”的整本书阅读活动。文学名著中的主人公往往在人生关键时刻做出重大选择,由此决定了他(她) 们的命运。请你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对此进行阐释。
《简·爱》简·爱       《骆驼祥子》祥子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安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县。②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③虏障:类似碉堡的防御工事。④燕支:山名,在今甘肃。⑤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行子对飞蓬”与《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中的“蓬”都表达出漂泊无定之感。
B.颔联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先从“万里外”一笔推开,展现出巨大的空间,但紧接着一笔收勒,又回到别筵。一开一阖之际,极富抑扬顿挫之力。
C.颈联既照应“万里”的漫漫征途,又引出“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
D.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之作,两首诗的情感基调相同。
2.这首诗被后人誉为“盛唐五言律第一”。请联系全诗,简要说说颔联的“一杯”中饱含诗人的哪些“心事”?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哈尔滨市萧红中学结合“读书文化节”活动,开展了“阅读点亮人生,书香浸润校园”系列活动,初三学年举办了“《经典常谈》阅读交流会”。请完成以下任务。
(1)《经典常谈》是__________为青少年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等经典著作,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2)《经典常谈》的《诗第十二》一章中,作者说杜甫是“继往开来的诗人”,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请结合以上观点和你所学过的杜甫诗歌作品,与同学们分享你的阅读感悟。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完成各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下列对韩愈的《晚春》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直接地写出了作者对春日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B.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只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
C.“杨花榆荚无才思”,诗人极力嘲讽“无才思”的“杨花榆荚”没有其他花那样艳丽,不配在春天飘落。
D.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2.花褪残红的暮春,在古代诗歌中一般带有凋零感伤的特点;但本诗所描绘的暮春之景,却是“生气勃勃”,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简析本诗是怎样描绘这一景象的?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面是这首词中词人情感变化的梳理图,请结合词的内容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情感变化图上可以看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很重要,请结合词的内容分析其作用。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真题
6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
2.后两句论史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7 . 班级开展“走近范仲淹”的活动,小冀选读了下面这首词,请你帮他解决疑惑。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①穰,即穰县,故城在河南邓县外城东南隅。百花洲,在河南邓县城东南隅,大概是穰县县城的郊区。②浦:水滨。③山翁:指范仲淹自己。④逸豫:闲适安乐。⑤时数:命运。⑥解:会,懂得。⑦争: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怎么”。
助读材料:

庆历五年(1045年)末,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到邓县这个距京城偏远的地方做知府。任职期间,在前人营建的基础上,重整了百花洲、览秀亭,新建了春风阁、文昌阁和花洲书院。


(1)“恍然身入桃源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结合词的内容和助读材料,说说作者是否做到了。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8 . 班级举行朗诵比赛,小语准备在比赛中朗诵《关雎》一诗,请你帮他完成以下任务。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小语要用《关雎》参加朗诵比赛,但是对朗读的感情基调变化有些困惑,请你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2.“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两句到底该重读“悠”还是“辗转”,小语有些犹豫。谈谈你的看法。
9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送友人 (李白)                                                            【乙】送友人入蜀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释:①见说:听说。②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③起:突兀而起。④生:上升翻腾。⑤秦栈:由秦(今陕西省)入蜀的栈道。⑥春流:春江水涨,江水奔流。⑦升沉:进退升沉,即人在世间的遭遇和命运。⑧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诗人送好友远行,表达出对朋友真挚的情谊。
B.两诗的首联是景物描写,都描绘寥廓秀丽的图景和崎岖难行的道路。
C.“白水绕东城”“春流绕蜀城”两句中,“绕”字描画了水的动态。
D.甲诗尾联借马的长鸣写人的无限深情;乙诗尾联借用君平的故事,劝慰朋友。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10 . 下面对《望岳》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开篇两句以问答形式,写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表现了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第四句写泰山割开了“昏”“晓”两个天地,“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
C.五、六句描写静景,勾勒出一幅层云生起、飞鸟归林的画面,此景触发了诗人的归隐之情。
D.最后两句写诗人决心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出诗人的远大志向和广阔胸怀。
今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