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演讲词,并完成相关任务。

文学:另一种造屋

曹文轩

①我为什么要——或者说我为什么喜欢写作?写作时,我感受到的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一直在试图进行描述。但各种描述,都难以令我满意。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确切的、理想的表达:写作便是建造房屋。

②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③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去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物质之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④还有,也许我如此喜欢写作——造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满足了我天生向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

⑤作为一种符号,文字本是一一对应这个世界的。一个个独立的符号可以在一定的语法之下,进行无穷无尽的组合。所有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事实:语言早已离开现实,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个王国的本质是自由,而这正契合了我们的自由欲望。这个王国有它的契约,但我们可以在这一契约之下,获得广阔的自由。写作,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以自由翱翔,可以让我们自由之精神得以光芒四射,可以让我们向往自由的心灵得以安顿。

⑥为自由而写作,而写作可以使你自由。因为屋子属于你,是你的空间。你可以在你构造的空间中让自己的心扉完全打开,让感情得以充分抒发,让你的创造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而且,造屋本身就会让你领略自由的快意。房子坐落在何处,是何种风格的屋子,一切,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当屋子终于按照你的心思矗立在你的眼前时,你的快意一定是无边无际的。那时,你定会对自由顶礼膜拜。

⑦造屋,自然又是一次审美的历程。房子,是你美学的产物,又是你审美的对象。你面对着它——不仅是外部,还有内部,它的造型,它的结构,它的气韵,它与自然的完美合一,会使你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的状态。你在一次又一次的审美过程中又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⑧再后来,当我意识到了我所造的屋子不仅仅是属于我的,而且是属于任何一个愿意亲近它的孩子时,我完成了一次理念和境界的蜕变与升华。再写作,再造屋,许多时候我忘记了它们与我的个人关系,而只是在想着它们与孩子——成千上万的孩子的关系。我越来越明确自己的职责:我是在为孩子写作,在为孩子造屋。我开始变得认真、庄严,并感到神圣。我对每一座屋子的建造,殚精竭虑,严格到苛求。我必须为他们建造这世界上最好、最经得起审美的屋子,虽然我知道难以做到,但我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去做。

⑨生命不息,造屋不止。既是为我自己,更是为那些总让我牵挂、感到悲悯的孩子们。

任务一:整理提纲
1.演讲时需要清晰的思路。根据上文,把下面的演讲提纲补充完整。
开头直接引出演讲话题——写作便是建造房屋
主体要点一: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要点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三:造屋,自然又是一次审美的历程。
要点四:(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总结——生命不息,造屋不止。

任务二:熟悉演讲稿
2.演讲前先要熟悉演讲稿,了解演讲内容,体会精彩语言。
(1)作者为什么把“写作”比作“造屋”?
(2)品析上文画线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任务三:模拟演讲
3.为达到更好的演讲效果,请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上文的首尾两段进行演讲设计。(提示:可从表情、声音、体态的运用等角度入手;每段选择一个不同的角度即可)
2024-06-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被大风吹倒

亲爱的年轻朋友:

节日快乐!

想起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问我,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

③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④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艰难时刻。

⑤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⑥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⑦我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

⑧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

⑨幸好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的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

⑩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

⑪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

⑫总之,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而且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⑬一个人,是我的爷爷。

⑭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的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

⑮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

⑯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

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

⑱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

⑲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⑳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

㉑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

㉒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㉓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㉔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

㉕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㉖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㉗总之我想,越是在困难的时刻,越是文学作品能够发挥它的直达人的心灵的作用的时候。

莫言

2022年五四前夕

【对比分析演讲】
1.根据已学课文《最后一次讲演》以及上述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演讲者演讲目的演讲风格
(1)______悼念李公朴慷慨激昂
莫言(2)______(3)______

【感悟演讲开头】
2.关于演讲开头,有一个著名的“七秒法则”:在听众决定是否关注你的讲话之前,你只有七秒钟的时间可以利用。莫言的这篇演讲稿的开头是否体现了这一法则?请简要分析。
【揣摩演讲语言】
3.揣摩下列演讲语句,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2)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请从重读的角度进行演讲设计,并说明理由)
【梳理演讲思路】
4.结合演讲稿的内容,补充完成思维导图。

由公众号留言引起话题——①______→讲述自身经历:一本书,带来知识。一个人,②______→呼吁年轻朋友们:③______

2024-04-2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宜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一种生意经

①老夫妻手工做紫砂壶,开着一处小直播间,每天访客不超过百人,一周难得成交一单。老伯手艺很好,手更巧,有时候工具不趁手,自己可以立即现场做一样出来,做出来就可以用。因为是全手工,每把壶要价都很高,没有一把低于三千。

②直播时,老夫妻经常抱怨,说那些大直播间之所以生意火爆,是因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谎都敢撒,什么价都敢喊。每次最后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我们就是太老实,只有我们说实话,所以我们永远没法发财。

③我在那里买过几把壶,经常听他们叨叨,一边聊天讲笑,一边看着他们打泥条拍桶身搓壶钮。有天我实在是听不下去那些丧气话,就停下玩笑,认真对他们说:

④别人花两百元在直播间买一把大红袍全手工紫砂壶。你告诉他们大红袍泥在清代就已经绝迹,全手工壶哪怕学徒来做要价也不会低于八百元,这些是不是事实?是事实。那你觉得这些人要不要听?不要听。因为别人就是要大红袍、全手工、宜兴本山泥料,并且只愿意出两百元。所以大直播间主播说:来!我有大红袍全手工本山泥料紫砂壶,家人们,一九九上车!那一帮人一直苦等着这句话,于是蜂拥而至,一人抢一把走,欢欢喜喜,高高兴兴。

⑤你是真泥料,你是真手工,你不编造故事不说谎话,这很好,他们也都知道。可知道又怎样呢?他们不会花五千元买一把壶,何况买下来还没有任何故事可以和亲朋好友吹嘘夸耀。能告诉他们什么呢?有泥料神话吗?有工艺传说吗?有大师证书吗?你这里什么都没有,你只有手艺和诚实。

⑥你卖给他们的其实是事实、知识、真相,甚至都不是卖,而是赠送。但他们不想要,他们只会觉得受到严重伤害。你把幻梦悉数粉碎,让残酷事实就这么赤裸裸地出现在面前,让他们无法继续逃避,无法继续沉迷幻想,无法继续相信自己拥有上天眷顾,可以用199元买到传奇。

⑦别人大直播间赚钱,和你小直播间赚钱,根本就不是一种钱。那种钱你赚不到,同理,你这种钱别人也赚不到。你只会做壶,不会讲故事,也不研究顾客心理,那么你就收这笔手艺钱。别人怎么表演,别人怎么赚钱,和你无关。即便你想那么去做,你也根本没能力做到。所以,为什么要那么愤愤不平呢?

⑧拥有美德,美德本身就是犒赏。拥有手艺,手艺本身就是奖励。为什么一定要让美德和手艺换成很多钱才会开心?人们并不会为美德付费,人们去找商家,是去买东西来满足欲望。这世界上也有五万块钱一把的紫砂壶,却供不应求,人们趋之若鹜。真是因为手艺好,或者是手艺人道德感召?因为它能满足欲望。那帮随意就能掷出五万块钱的人也有欲望,也需要满足。同样,他们也不仅仅是买一把壶而已。

⑨有两种教育,一种来自大直播间,那里编造出一套神话传说作为知识传播。一种来自你这种人,来自师傅和徒弟之间口耳相传,来自经验和实践,它确保你能一直做出好物美物。无论你怎么讲授,无论你怎么强调事实,都没法打赢前一种教育,因为人们更愿意去相信前者。那为什么要让自己不开心呢?为同行不开心,为顾客不开心,为他们不听不信而不开心。你有一小间直播室,你有百十个忠实客户,他们能听进去,他们懂得欣赏,他们不爱神话传说,他们认为你是预备役大师,他们欣赏这里每一把壶。这就是你的世界,你完全可以在这个世界里开开心心做壶,高高兴兴聊天。的确是不大可能一夜暴富,的确是不大可能热闹火爆,但是茶不就是这么小口品么?日子不就是这么慢慢过么?心若是安于本位,哪里会自寻烦恼,觉得满世界都是敌人、坏人、蠢人?

1.读①②段,概括老夫妻经常抱怨的原因。
2.读④⑤段,对于购买者来说,大直播间低价紫砂壶的价值是什么?
3.读⑥~⑧段,作者为什么认为老夫妻不必愤愤不平?
4.读第⑨段,说说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人生心态。
2024-01-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别在聊天句尾加“哈”了

①语言的移风易俗,背后是价值观的迁变。就像群聊里越来越多的“收到”,代表了越来越多的人其实不想收到。而屏幕里如同尾行游戏的“哈”,则暗喻了某种普遍又诡异的新型社交心理。

②第一个在句尾加“哈”的人是谁已经无据可查,关于为什么要加这个“哈”也是众口不一。有人说是源于大湾区方言,有人说是南方省份的口语,甚至还有人说这个习惯其实是泰语。职场人士认为在句子结尾说“哈”,就掌握了与甲方沟通的心灵代码。办公室老手培养新人的第一步,就是往他的公关语言芯片里植入“啊呢哈噻呦”,其中“哈”是最精髓的,可以同时传达出尊敬与谦卑两种社畜(在公司工作、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必备的品质。

③在这种新型社交心理下,“哈”仿佛无所不能。但一句话不加“哈”,影不影响意思呢?不影响。句尾的“哈”增加了语言的数量,却没能增加语言的质量。如果说它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那就是人们试图用这个“哈”消解对话的严肃感。在线上沟通时,说“好”,担心别人觉得你生硬,说“好的”又觉得情绪不到位,最后就成了“好的哈”“好的吧”“好的呀”。句尾加“哈”,可以说是十分鲜明的时代产物。

④在前网络时代,人们句末最爱用的语气助词还是“啊”。“啊”与“哈”的区别在于:“啊”往往代表了一种确定性,而“哈”却停留在一种尺度上的试探。也就是说,随着网络技术对人与人交往方式的改写,人们逐渐失去了社交的尺度。

⑤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社交刚刚被搬上网络,最心动的瞬间就是一天也不见得响上一次的QQ特别关注提示。而现在非工作时间微信一响,第一反应是啥呢?是恐惧和抵触。工作和生活、公域和私域、亲密和客气的界限统统被技术打破,我们被线上社交绑架了。社交聊天,都要消耗精力,精力有限的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微信好友,我们只能用一套聊天方法论来提高社交效率。

⑥句尾加个“哈”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发明,一个“哈”概括了社交诚意,一个“哈”也敷衍了社交规矩。

⑦其实,以“万物皆可+哈”为标志,代表我们正在越来越接近一个“脸谱时代”。我们近两年频频遭遇的各种社交怪象、汉语异变,正是人民群众线上捏脸谱的过程。这个“哈”,就是脸谱化进程的阶段性成果。我们线上社交的文字表意会越来越趋近于emoji(表情符号),指向为一种量化的、精准的情绪画像。

⑧“哈”的背后不是一个字,而是一张张情绪固定的脸。好处是快、容错率高。而坏处,也许是网上“哈”太多了,你在现实生活中反而笑不出来了。

⑨网络无疑正在重新塑造我们的社交形象、表达权利和语言习惯。社交的边界,消失了。

⑩甲方让你快点干活,嘱咐你“辛苦了”;你又赔着笑让乙方加个班,现实中,面容僵硬的你此时有了三头六臂,聊天框里敲击出了各种开怀大笑的emoji以及热情洋溢的“哈”“好呢”等优美汉语。

⑪生活与工作越来越模糊了,凌晨2点睡觉和凌晨5点起床没啥区别了。只有那个“哈”,让你很清晰地意识到,又要干活了。

⑫一个社畜崩溃的时候,没有一个“哈”是无辜的。

(选文有删改)

1.作者认为句尾加上“哈”暗喻了一种新型社交心理,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可拉近与职场老手沟通的心灵距离。B.可同时传达自己尊敬与谦卑的品质。
C.可以消解与人对话的严肃感。D.是对对方在一种尺度上的试探。
2.人们在聊天时句尾加“哈”的社会原因,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现代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人们逐渐失去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B.社交聊天需要耗费精力,人们需要用句尾加“哈”的聊天方式提高社交效率。
C.句尾加个“哈”是了不起的发明,既概括了社交诚意,也敷衍了社交规矩。
D.是脸谱化进程的阶段性成果,线上的社交文字表意指向为量化的、精准的情绪画像。
3.结合全文内容,句尾加“哈”揭示了网络时代人们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024-01-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下面是作家贾平凹的发言稿(节选)。请认真阅读,完成各题。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①几年前,我听到这样一句话:翻译就是世界文学。这话让我吃惊,可冷静一想,事情确实是这样的,没有翻译,从何谈世界文学呢?正是一批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出去,尤其是被翻译出去的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使世界才了解了和正在了解着中国文学。翻译的功德巨大啊!现在,中国的政府、中国的文学组织机构,中国作家对翻译的热情很高,这次大会的主题是“解读中国故事”,其希望和目的要让中国作家的作品更多地翻译出去,翻译得更好更准确更丰满。有幸参加这个大会,对于如何解读中国故事的话题上,我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②解读中国故事,就是让人知道这是中国的故事,并从故事中能读到当今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能读出中国的气派、味道和意义。而当下的中国,作家是极其多,作品也是极其多,据有关资料报道,仅长篇小说,每年就印刷出版三千余部,在这些庞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里,怎么去识别哪些是有价值的作品,哪些是意义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译出去,哪些作品是需要下工夫做的重点翻译?别说翻译家,就是中国的文学专业人员也难以做到那么好。虽然对于一部作品的优劣高低鉴别那是自有一种标准和感觉的,好的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它会口口相传,产生出影响,但是当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读过,或无法从整体上来把握时,具体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读。

③我的意思是能多读些作品尽量去多读些作品,从而能从中国文学的整体上去把握和掌控,当把豆子平放在一个大盘里,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就自然都发现了。要了解孔子,不仅是读孔子,还有必要读老子,读荀子,读韩非子等等,这样更能了解孔子。在这种能整体把握当下中国文学的基础上,就可以求辩解: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它的文学与西方文学有什么不同?与东方别的国家的文学有什么不同?它传达了当今中国什么样的生活?传达了当今中国什么样的精神和气质?这些生活这些精神这些气质,在世界文学的格局里呈现了什么样的意义?

④这样,就可能遴选出一大批作品来,这些作品因作家的经历和个性不同,思想和审美不同,他们的故事和叙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态上,色彩上,声响上,味道上各异。如何进一步解读,途径之一就是了解中国的文化。

⑤说到了解中国的文化。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包括艺术作品中,是有着相当多的中国文化的表现,但那都是明清以后的东西,而明清是中国社会的衰败期,不是中国社会的鼎盛和强劲期,那些拳、灯笼、舞狮、吃饺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是浅薄的零碎的表面的东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国文化一定要寻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比如中国文化中关于太阳历和阴阳五行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对生命的看法,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它的哲学观念的。比如中国的宗教有儒、释、道三种,道是讲天人合一,释是讲心的转化,儒是讲自身的修养和处世的中庸,这三教如何在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构成和运行的。比如,除了儒释道外,中国民间又同时认为万物有灵,对王的敬畏,对自然界的阴阳的分辨。中国文化中这些元典的东西,核心根本的东西,才是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和性格,它重整体,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关系,重秩序。能深入了解了这些,中国的社会也才能看得懂,社会上发生的许多事情也才能搞明白。有了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性格、宗教和哲学,进而又影响和左右着中国人的审美,形成了它的不同于西方的特点。

——节选自《美文》,有改动


(1)阅读上面文字,填写表格空缺处内容。
发言场合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
(在京医行)
发言者身份嘉宾
听众身份来自16个国家的30位汉学家、翻译家
讲话的核心话题“解读中国故事”即翻译家能较为理想地鉴别出中国作品的优劣高低。
发言思路①解读中国故事的目的:A______________
②如何解读中国故中B________C_______
(2)有同学说,以上讲话内容专业性强,但发言者把一些抽象的说法或术语解释得通俗易懂。你认为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至少答两点)
(3)文章开头看似平常,实则有一定的设计用意。请说说你自己的理解。
2023-11-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课文“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回答问题。
(1)选文第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下面句子的深刻含意。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理所当然的,而雨果身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品格和胸怀?
2023-09-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不被大风吹倒


亲爱的年轻朋友:

①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     )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     )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苦难,甚至是艰难时刻。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②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③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的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总之,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④一个人,是我爷爷。

⑤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⑥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

⑦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⑧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⑨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莫言

二零二二年五・四前夕

1.请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爷爷”的形象特点。
3.读完全文,你觉得“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请谈谈你的理解。
4.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本“书”,珍视并参透它,汲取力量,实现人生逆袭。莫言公众号推出“对我产生积极影响的书”这一热点话题,请你从下边选项中任选一本,就此话题留言并简述理由。
A.《朝花夕拾》   B.《海底两万里》   C.《昆虫记》   D.《简·爱》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陆游《游山西村》充满哲思的一联诗。
2023-05-07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柯桥宝藏“家底”,大公开!

①最近,柯桥区又公布了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坛镇青坛村的曹素民故居、安昌街道的寺桥和广济桥、稽东镇裘村村的镇东桥。

②近年来,柯桥区把繁荣振兴文物事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任在肩的使命,而随着文物保护的观念日益普及,文物事业正走出神秘的“象牙塔”,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照亮未来的一束束光。

家底增厚

168处文物“珍宝”赓续历史

③在浩浩汤汤的大运河畔,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置身美轮美奂的舜王庙,感受博大精深的虞舜文化;踏上古老沧桑的古纤道,追寻白玉长堤的历史印记……柯桥大地上,历史遗珍、遗迹、遗物无声胜有声,深情讲述着柯桥故事,永续着千年文脉。

④为进一步丰富文化遗产保护内涵,拓展我区文物保护的广度和深度,近日,我区又新增王坛镇青坛村曹素民故居、安昌街道寺桥和广济桥、稽东镇裘村村镇东桥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⑤记者从柯桥区文广旅游局获悉,目前,全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16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点各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区级文保点89处。

⑥记者发现,我区文物“家底”门类众多。像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羊山造像及摩崖石刻等越中名胜,构成了绍兴古代采石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独特景观;太平桥、融光桥、得胜桥等现存古桥,A_____________________;印山越国王陵、兰若寺南宋荣王陵、王阳明墓等高等级墓葬,B_________________……

⑦“这些珍贵的文物史迹见证了古越文明的发展,是柯桥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也是柯桥人的情感依托。”区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富多彩的文物遗迹凝聚着先民勤劳智慧的伟大创造,是全社会共同的宝贵财富。

妥善守护

“技防+人防”探索“护宝”新路径

⑧珍惜定格的历史,爱护不朽的文明。近年来,柯桥区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对现有的文博“宝贝”从升级技防能力、壮大人防力量等方面入手,探索“护宝”新路径。

⑨视频监控、实时对讲、侦测预警……这是近日记者在绍兴越国贵族墓数字监控点位上看到的一幕。据介绍,有200余只“天眼”24小时“盯着”这个国家级文保单位,为文物安全罩上一张“数据大网”。

⑩绍兴越国贵族墓群位于平水镇和漓渚镇,共11座,是越国时期遗存至今体量最大、数量最多的实体建筑。我区全面开展文物数字化建设,在原有视频监控的基础上,纳入公安监控平台和镇街“四平台”监控,同时,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为基础,打造严密的综合防范系统。

⑪据悉,近年来,柯桥区积极推动文物和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在浙江省内率先建立文物监控管理平台,共有42处文物保护单位纳入数字化监控系统,实现国保、省保单位监控全覆盖。对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实行“认养式”专人管理,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点)实现“一对一”专人专管全覆盖。

⑫从古至今,于文物保护而言,民间力量不可忽视。“我有义务扛起守护家门口宝贝、守护老祖先根脉的担子,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这是49名柯桥区文物“护宝”志愿者成员的共识。他们踏访田间地头,巡查一处处文物的保护状况,呵护160余处散落在柯桥各地的文物明珠,也让文保观念在更多人心底扎根。

文物变“活”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滋润精神家园

⑬“寻宝、护宝”,最终是要做好“传宝”,让文物资源“活”起来,把历史智慧告诉更多人。为此,我区深化文旅融合,深入挖掘全区文化遗产内涵,融入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浙东唐诗之路建设中。“让文物讲述历史,我们就要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鉴古知今、观史启智、考古研学、传承文化,用心、用情讲好柯桥故事。”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⑭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近年来,柯桥区博物馆不断创新展陈方式,让“逛博物馆”成为社会新时尚:依托宋韵文化,承办“稽山物语——绍兴宋韵文化遗迹遗物展”;依托浙东唐诗之路资源,举办“盛世风雅——浙东唐诗之路越州段出土文物精品展”;依托红色馆藏文物和红色遗存,推出“红色百年 柯桥印记——柯桥区党史回眸”……;此外,还开发出红色基地研学游线路、乡村振兴研学游线路,组织红色巡回展览走进社区、学校等。

⑮文物不仅见证着历史变迁的沧海桑田,更是文化自信的基石。区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搭建展示载体、拓宽共享路径,挖掘千年古城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文物、文化、文旅融合贯通,真正让文物“活起来”“会说话”,不断厚植“老绍兴·金柯桥”的文化底蕴、人文情怀。

(“柯桥发布”公众号2023年2月26日发文)

1.联系前后文,在AB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句意完整。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谈谈柯桥区致力于文物保护的意义。
3.近年来,各地研学游异常火爆,但许多研学游存在线路规划太随意、重旅行轻研学、形式主义等问题,请结合本文与个人体验,设计一条柯桥研学游的线路。要求:有明确的研学主题,具体的研学目标等。
2023-03-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魏巍

①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②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③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进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④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那玉堂、井玉琢、王文英、能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⑤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上文出自小说《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中的战斗场面可谓惊心动魄,令人肃敬、动容。
B.“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句中“谦逊”一词可以理解为“谦和、逊色”。
C.上文描述的是松骨峰战斗,作者以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战场的惨战士们的英勇。
D.“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这是双重否定句。从语义上可以换成“我难道能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这样的反问句式。
2.有人说,选文第③段中“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等句子有显示敌人英勇顽强的嫌疑,应该删除。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3.请根据选文的内容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4.新时代,社会赋予了“最可爱的人”更为丰富的内涵,你觉得新时代还有哪些人也可以称作“最可爱的人”?试说说你的理由。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子书

陈年喜


凯歌:

①你好!

②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了?

③记得最近一次分别时,天气异常炎热。我和你妈妈给老家地里的连翘树除草,这些连翘树是开春时栽下的,草长得比树还高,完全湮没树顶了。

④那些天,你一个人在县城,白天去学校上课,晚上回租住屋做饭、睡觉。你妈妈老是叨叨:不知道今天吃饭了没有?是不是又睡过头没赶上去上课了?我就训她:你总不能一辈子不放手吧?其实我心里也急,急着把草除干净了好去忙别的事情,急着去看一看你的成绩单,翻翻你的作业本。但树草同性,又不能喷除草剂,三亩地,整整干了五天。

⑤从过完春节正月初六出门,整整一年时间里,我就回了两次家。3月那次回去时间太紧,连老家都没回,惹得你奶奶很不开心。你爷爷走了,奶奶一个人住在山里,非常孤独。我们每天生活在拥挤的人群里也还是孤独的。

⑥我知道,你那次也伤透了心,是不是现在还有恨我的气,我把你的手机砸碎了。我知道,这部手机是你初中三年省吃俭用,利用学校餐补费的剩余钱买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家庭、对于你,它都奢侈到近于天物。我也知道,那个早晨,一颗少年的心,碎落了一地。问题是你不该天天泡在游戏里。

⑦那天早晨,你妈妈去商洛医院复查身体,你的班主任给她打电话,让到学校去一下。问什么事儿,老师也不说。接到你妈妈的电话,我头一下子就大了。

⑧说真的,我一辈子失败,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我一辈子怕看人脸色,所以很多年来我怕开家长会。当时我一下沮丧到早饭也不愿再做了。正在气头上,你放学回来了,手里手机里还在呜呜哇哇大战着游戏。

⑨我曾无数次地问过你,为什么要沉迷于这样一款叫“天天酷跑”的游戏?(1)你总是回答,你不懂。有一次被问急了,你说,这个玩成功了,也能挣钱,有人就挣到钱了。对这方面,我也许真的不懂。我也曾问过你对自己命运前途的设想,你总是说,没有设想,想也白想,走一步,看一步。这也是我得到的你同龄人的多数回答。

⑩看着你一天天长大、走远,向着我看不见的远方,我常常感到无能为力。(2)我养育了你的身体,尽力满足你的物质需要,而在心灵的对换上,竟从来不是父亲。我不是,很多人都不是。

⑪从你一岁半开始,我出门到处打工,到过新疆、青海、内蒙古、东北以及南边的云贵和广东,双脚走遍了不毛之地。除了一身伤病和满心沧桑,也没落下多少钱,这也是爸爸这一代大部分人的生活和命运。我也无法猜测,到了你们这一代,会是怎么的情状。

⑫或许,物质上将会富足,而内心和精神会更奔突和动荡。物质和心灵永远不能合一,这是两者的宿命,也是人的宿命。

⑬对于将来,我多希望你有多一点儿准备。现在,你能多读一些书、多一些思考。

⑭你可能并不知道,一年来,我一直在北京西郊一个叫“工友之家”的地方工作。这是一个由外来打工者组织的公益机构。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跟随负责旧物资回收的工友去北京各个地方接收人们捐赠的衣物。

⑮有时也帮忙分拣、消毒,分批发往更加需要的西部和非洲。说不定老家收到的救济衣物,就有我亲手的劳动。

⑯机构有十几家爱心超市,分布在工厂密集的地方,每件衣服只卖十元八元,目的是帮助那些工友。我买了一大纸箱,足够我们一家人穿十年有余。过年的时候,我就带回去。这份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愿意做。

⑰每个星期天都有北京各高校的大学生和其他爱心志愿者来帮助工作,大家在一块,感到融洽又温暖。有人做了十几年,从学生时期一直做到成家立业还在乐此不疲。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胸怀。有他们,这个世界虽不美好,但并不绝望。

⑱在当当网上,我购买了一些书,因为这里不好收,我附了县城的地址,你把它们先放在靠墙那个桌斗里。我过年回家了读它们。我还是习惯读纸质文字,那种进入感,那种交融、碰撞、思维在纸上的流淌铺展感,是屏幕不能比的。我几乎读完了你从初中到现在的全部语文课本。

⑲和我那个年代的内容比,它的丰富性、宽敞度、经典性提高了不知多少倍。单从这一点,真是羡慕你们。

⑳爸爸不是好父亲,但希望你是一个好儿子。你不仅是我的,也是生活以及未来将面对的纷繁世界的男儿!

爸爸

2017.2.15

(选自矿工诗人陈年喜的散文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有删节。)

1.作者在信中回忆了与儿子的一次冲突,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2.阅读文中画线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你总是回答,你不懂……你总是说,没有设想,想也白想,走一步,看一步。(加点词“总是”写出了怎样的父子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养育了你的身体,尽力满足你的物质需要,而在心灵的对换上,竟从来不是父亲。(为什么作者说自己“竟从来不是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年喜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书信内容,从“儿子”和“男儿”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4.陈年喜用家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假如你是陈年喜的儿子,你喜欢这种亲子沟通的方式吗?结合阅读感受和生活实际说说。
2022-12-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三门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