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材料一   2021年7月22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教育部和全国妇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图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3日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据此某校在年级开展了“优良家风我传承”的主题活动。以下是该校七(1)班精心准备的两张图画,请你参与。



(1)这两幅画分别体现了哪些“好家风”?
(2)这些“好家风”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哪些积极影响?
(3)请你列举有关良好家风的典故、故事。
(4)“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提成绩,鸡飞狗跳”,是目前相当部分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直实写照。为了改变这种不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请写出你的妙招。
2 . 理解孝亲敬长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1)除材料外,请你再写出一部与孝亲敬长有关系的法律。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材料二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的春运可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被称为春运中国“结”。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归程多么煎熬,什么都挡不住家的诱惑。家,是一个温馨的词汇。虽然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但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3)依据所学思考,“家的诱惑”为什么如此之大?
(4)结合实际,谈谈怎样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感恩之情?
2021-08-04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感悟家风   传承家训】

【感悟】“母亲” 这个词简单而又伟大,她包含着希望、爱戴以及人类心灵中所能包容的一切温柔、甘美和甜蜜。母亲,她就是生活中的一切。



(1)如图漫画中孩子的做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一传统美德?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体验】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庭文化,古人认为“家和万事兴”,能“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有远见者都希望建立良好的家风并能保持长久。著名的家训有三国时诸葛亮的《诫子书》,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代吕坤的“家训”碑刻,清代朱用纯的《朱子治家格言》等。


(2)你的家庭(或家族)中,有什么良好的家训和传统?

【探究】初中生李思思喜欢通过写信的方式与人交往,下面是她的一封短信:“爸爸妈妈,你们赋予我血肉之躯,养育我长大,让我成为对世界、对人类有用的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记下了生活中感觉幸福的一点一滴,感觉得到你们那无尽的关爱,感觉得到你们为了我默默的奉献尤其是你们无私的爱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


(3)李思思同学在家里可能经历了哪些事情,触动她给父母写这封信?构建和谐家庭需要我们怎样做?

【践行】亮亮清晨三部曲:妈妈叫我起床,帮我整理被褥;妈妈为我整理洗漱用具和早餐;妈妈为我整理书包,送我上学。


(4)针对亮亮的上述行为,开出你的“诊治处方”。
2021-04-0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文化,是以“家”为单位出发的文化,纵观中国的发展历史,“家”始终是中国人磨灭不掉的印记,它承载着所有人对生活的最终梦想和归属,家文化将中国的政治、传统宗教、礼俗与文化生活融为一体。


(1)你是怎样看待中国传统“家”文化的?

材料二 2016年12月12日,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广大家庭要重言教、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作为未成年子女,我们能为文明家庭建设做些什么?(至少3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12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以下是小明在班级家庭美德教育中收集到的两幅漫画。

(1)请分别说出上面两幅漫画各自传达的家庭美德是什么?
(2)任选两幅图片中的一幅,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一家庭美德的认识。
6 . 【学会交往】
材料一:家是我们情感栖息地,家是我们发展的大本营,家中有父母,家中有亲情,父母是我们最应感恩的人。家和睦了,社会才会和谐。
材料二:走出国门,我们不仅代表我们个体,更代表中国人,巴黎街头“请勿喧哗”的中文标语,纽约地铁内的“请勿插队”的中文劝导牌,提示我们必须提高素养。
材料三: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看到这些现象:为一件小事互不礼让,出言不逊甚至大打出手;言而无信,不守时,在竞争中弄虚作假:等等,严重影响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1)和睦家庭是和谐社会的缩影,你会为建设和睦的家庭做哪些努力?
(2)在各种交往中,我们青少年要具备哪些良好品德?
(3)在国际交往中,我们更应提升自己的哪些素养?
(4)材料三反映人们哪些道德的缺失?在这些方面你打算怎么做?(任选一个方面回答)
2016-11-1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襄阳樊城区初三中考适应考试思品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