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1 道试题
1 .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问政已成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这样有利于(       
①丰富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使人民能够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③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④进行“网络投诉”,能解决所有民生的问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 . 互联网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说明互联网推动了经济进步。(      )
2023-08-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南京市竹山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电子邮件、微博等渠道加强与民众互动;民众通过网络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政治生活。这表明(       
A.网络是公民建言献策的唯一途径B.网络可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进步
C.公民在网上可自由发表各种言论D.公民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的知识

4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我们的生活方式因网络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为了帮助同学们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你校八年级(1)班学生准备组织一次主题为“做网络生活的主人”的班会,你作为班级的一员,请参与此次活动。


(1)据所学知识,谈谈材料说明了什么?

八年级学生小勇经常通过网上公开课,APP等进行辅助学习。课下从不浏览无关信息,更不会在社交平台上传播谣言或者宣泄负面情绪。有时,他还会利用网络为班级建设和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2)为了更好的达成本次班会的目的,班长找来小勇的例子请大家探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勇的行为进行评析。
(3)在班会结束时,请你代表班级全体,谈谈合理利用网络的策略。
2023-08-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过好网络生活

围绕“网络生活面面观”这一主题,小秦所在的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资料,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资料一   202291日新学年开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树人课堂”专题正式上线,2022年“开学第一课”节目在该专题同步直播。

资料二   仅需6元就可买1000个赞,7元即可屏蔽1000条评论,9元就可获取1000的转发量……在上网冲浪的同时,不少人“苦网络水军久矣”;在直播平台买到了假冒伪劣的商品,却遭遇退货难……


(1)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资料三   八年级(3)班的小铭同学最近很是苦恼。

苦恼一

小铭最迷上了某网站的小视频,晚上一吃完饭就拿着手机刷个不停,好几次都忘记了写作业,妈妈批评他,他也知道自己不对,可就是忍不住。

苦恼二

小寒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组恶搞小铭头像的表情包,引起了同学们对小铭的嘲讽。小铭要求小寒删除,小寒却说“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动态,想发什么就发什么,这是我的自由。”

(2)针对苦恼一,请你给小铭同学支两招。
(3)你赞同小寒所说的“自由”吗?并请说明理由。
2023-08-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某教育平台将语文教材中的10部名著改编的电影整理出来,以此方便大家点击观看。例如关于勇敢的电影《老人与海》,关于爱感恩和救赎的电影《悲惨的世界》,关于母爱的电影《鬼妈妈》等等,一些学生表示教育平台的做法既让他们轻松看了名著,又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非常好。原因是(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
C.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D.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网络是把双刃剑,请结合图1、图2分析其利弊。

新闻链接   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于8月在天津举办,主题为“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网络文明”,提出“像爱护绿水青山一样爱护网络生态,像净化空气环境一样净化网络生态,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也正因如此,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


(2)结合新闻链接“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你准备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2023-08-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材料一   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有时我们是子女,有时我们是学生,有时我们是消费者,有时我们是邻里,在父母、老师的抚养牧有下,在社会的关爱与引导下,我们逐步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1)上述材料说明了“我与社会”哪两个道理?

材料二   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以“网络改变世界”为主题的活动,搜集到了以下三则新闻

新闻一   常熟青年农民薛飞以新型的“互联阿+众筹”的模式,通过“寻田记”软件查看农田的种养动态,突破了传统的种养管理,打造了一条全新的农业生产链。

新闻二   苏州智慧使康服务平台上线。市民通过该微信公众号,注册并完成线上实名认证,开通医院的预约挂号、线上支付、检查报告查询等服务。

新闻三   疫情期间众多学生停课不停学,在家上网课,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引发在线教育爆发式增长。

(2)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网络如何改变世界的?

材料三   为营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苏州某校同学们发出了《网络文明,人人有责》的倡议书,部分倡议内容如下

倡议

启示

理由

要有文明的网络素养和守法的行为习惯,遵守规则

要有适度的分寸意识和清醒的智慧头脑,善于学习,远离“网瘾”

要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新媒体运用能力


(3)请你对倡议内容写出相应的教材启示和理由。

9 .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回答下列小题。

1.在移动图书馆,读者可以借助无线网络,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图书馆网站,享受查询、下载阅读图书馆数字资源等服务。可见网络(     
①提高文化传播速度 ②打破人际交往的新时空
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④拓宽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
2.自2014年起,中国政府网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的栏目,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这一栏目的实施(     
①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③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保障了公民政治权利都能实现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3-08-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据统计,2022年2月11日至3月8日,2022年“青声@全国两会”网络建言征集活动累计有11万名青少年参与活动,提交有效建议5040份,最终经梳理合并,提炼出10个青年热点话题。这说明(       
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拓宽了青少年参与民主政治的渠道
B.青少年是参与民主政治的主体,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网络建言,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
D.网络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让我们随意表达自己的意愿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