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一些网络谣言给群众生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抵制网络谣言,我们应以透明的信息驱散网络谣言的迷雾,以理性的思维求解网络谣言的真相,以科学的态度揭穿网络谣言的伪装,以法律的利刃铲除网络谣言的毒瘤,使谣言止于
A.智者B.公开C.科学D.法治
2019-02-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九江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当下,部分同学遇到不会做的题就上网搜索答案应付了事;最近又出现了~种风靡校园的手机应用软件—一“解题神器”,只要将作业题“扫”一下上传,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用这些方式完成作业的同学太多是不求甚解、抄抄答案而已。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网络和科技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
B.课业负担过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C.抄袭答案是对学习不负责任的表现
D.未成年人无法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

3 . 一则“孩子偷用母亲手机打赏网红25万元”的新闻,再一次让“网红”(网络红人)现象成为公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丰富的网络应用成为许多未成年人休闲娱乐、交流学习的重要手段。而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为了出名不惜炒作、快速消费自己的所谓“网红”,在引发社会争议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1)这则新闻对我们合理利用网络有哪些启示?
(2)某校决定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青少年理性看待“网红”现象,请你列举几种活动形式。

4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7年8月25日公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个《规定》旨在促进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网络跟帖实名制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网络跟帖未实名的时候,任何一个热点事件,跟帖评论都良莠不齐、五花八门,甚至出现污语辱骂的现象。一个平常的讨论可能剑走偏锋,成了互相攻击的“角斗场”。既不能明辨真理,又不能澄清谬误。一些有着自己真知灼见的人士看到这个场面后,也就敬而远之,不敢靠近。因为,跟帖评论已经丧失了原本应有的功能,丧失了对等交流沟通的根基。

对此有人评价:跟帖不实名的众多不靠谱之后迎来了跟帖实名,也是一种必然,是网络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规律使然。无序必然走向有序,不对等必然趋向对等。跟帖实名有利于实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1)怎样理解“跟帖实名有利于实现网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2)你对网络跟帖中的不良现象是如何认识的?
(3)假如你网上跟帖,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5 . 当今社会,网络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利用网络散布小道消息,揭露他人隐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对此面对网络谣言,中学生应该
A.抵制不良诱惑,辨别是非真假B.作为个人谈资,可以私下传播
C.行使公民权利,向有关部门举报D.履行公民义务,不信谣不传谣
2018-06-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2018八年级下·江西九江·课时练习
6 . 语文课上,王林在手机上看微信被老师发现,与老师发生激烈争执。据悉,生活中智能手机已成为许多学生的必备品,但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部分同学因忍不住在课堂上聊QQ、玩微信二导致无法专心听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应尊敬老师、礼貌待师、遵守课堂纪律,用努力学习的态度回报老师
B.上课玩手机是对自己、对父母、对老师不负责任的行为
C.我们要明辨是非,增强自制力,任何时候都不用手机
D.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学习上的钻研精神来淡化手机的影响
2018-03-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中考思想品德复习阶段测试卷
7 .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的两个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分析。
情境一   小明:爸爸,星期天老师要带我们去社区清扫垃圾,搞环保宣传。
爸爸:别去了,没有什么意义!
小明:那怎么行呢?老师说,这也是一种学习。
爸爸:能学什么啊?还不如在家里多做几道题。
(1)请评价一下小明爸爸的观点。
情境二   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WIFI,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与实惠,却不知这里有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
(2)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8 . 人物档案:小刚初新生,下面是他的交友的历程。

历程一:刚人学,小刚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他认为“我和他们又不熟悉,没有必要和别人交往,自己挺好的!”

历程二:后来,小刚看到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感觉自己没有朋友很孤单,但又不知道怎样融入他们。

历程三:随后,小刚在微信、陌陌米聊上以匿名的身份开始结交网友,沉溺于网络。甚至有网友约他见面.....


(1)指点迷津:小刚认为“没必要和别人交往”,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2)出谋划策:小刚希望自己能融人到同学之中去假如小刚是你的同学,请你为小刚建立和维护真正的友谊支招。
(3)温馨提示:小刚在网络交往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2017-12-05更新 | 519次组卷 | 15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道德与法治测试卷
9 . 王某在微博上持续公开发布不良信息,有关部门依法关闭了他的账号,这警示我们应
A.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B.重视网络管理,禁止表达观点
C.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D.拒绝不良诱惑,彻底远离网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