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0 道试题

1 . 随着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迅猛发展。一些炫富拜金、卖惨审丑、猎奇恶搞等低俗、恶俗的直播和短视频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触碰法律底线。2023年3月。国新办整治互联网短视频“清朗”行动全面启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清朗”行动有利于(     
①净化社会风气,传播社会正能量②未成年人自觉抵制网络,消除隐患
③远离网络陷阱,提高网民整体素质④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面对不良导向的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青少年要(       
A.练就慧眼识诱惑,惩处乱象莫手软B.借助网络变网红,不择手段能成名
C.展示才华讲文明,随意转发不好奇D.健康上网守底线,拒绝低俗守法律
2 . 聚焦社会热点

材料一   某校法治小讲堂讲述了16岁中学生小伟的故事,引发热议。请阅读故事内容,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中有雷区

16岁中学生小伟日常生活中沉迷游戏,无心学习,常常旷课、私自出校门打游戏,多次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但仍然放纵自己。某天晚上,他再次翻出学校围墙,用暴力胁迫8岁的男孩西西,抢劫其80元现金和一部手机。不久以后小伟被公安机关抓捕,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应对违法犯罪】

小美在案发当晚,就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并提供了案发时悄悄拍摄的录像作为证据,为公安机关抓捕犯罪人小伟提供了可靠线索。小美将这段经历写成法治小故事,用案例分享的方式感染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鼓励更多的小英雄站出来。


(1)案件中,小伟的行径属于____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2)作为法治社会的合格中学生,我们应从小伟的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
(3)结合小美的行为,谈谈公民如何正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材料二   202335日是全国第60学习雷锋纪念日,某地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涉及孝老爱亲扶老助老活动,开设食品安全、金融安全、预防诈骗等知识宣传摊位等,共吸引全市95个中小学的249支队伍,近1800多名志愿服务者参与。


(4)从亲社会的角度,谈谈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的收获。

材料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课堂搬上了云端。从教室到云端,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大家纷纷对云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乐:网上学习太棒了!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不用大清早起床赶公交,还可以随时找老师请教问题。

小天:唉,有什么好的!我每次拿到手机,就先刷短视频,常常错过了老师直播上课的时间,昨天还点到中奖的假消息,被骗了100元。


(5)小乐的感受说明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6)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小天在“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3 . 2023年9月25日,“两高一部”出台意见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指出在网络上针对个人肆意发布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信息的网络暴力行为,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致使网络空间戾气横行,对此,要坚决予以打击。为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公民应该(     
①亲近社会,自觉远离网络空间②恪守道德,不恶意攻击中伤他人
③遵守法律,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④顺其自然,对网络暴力现象听之任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以下运用网络的说法或行为中可取的是(     
①要文明上网②网络有利在弊,要合理利用网络,拒绝诱惑
③发现有微博传播谣言,举报该微博④把同学的照片做丑化处理后发到网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12-2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漫画中的学生应该(     

①理解学校要求的合理性②遵规守纪,远离网络,拒绝手机
③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④认识网络是把双刃剑,要用其利避其弊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12-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网络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网络(     
①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传播网络正能量
③获取新知④把同学的个人信息卖给他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12-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这是您孩子的成绩单,请点击查询”“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点击该网址,尽快修复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马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中的网址,就会造成病毒入侵,账户失窃,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这警示我们(     
A.手机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
B.正确行使权力,传播网络正能量
C.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
D.在网络交往时要提高警惕,注意自我保护
2023-12-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22-23七年级上·新疆喀什·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网络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们应该(     
①为了避免伤害,拒绝上网②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诱惑
③正确认识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④遵守网络规则,文明上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12-27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讯、促进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一些困扰。例如,手机使用某应用程序时,会有广告弹出,有的广告你必须耐着性子看完,有的广告甚至频繁出现。有报告显示,应用程序广告“关不掉”问题非常严重。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材料二   “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有视额不一定有真相”,这折射出当下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征。调查显示:短视频已成为谣言传播的新渠道,传播方式在革新,传谣手段在升级。20191月,国家网信办启动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促进网络生态空间更加清朗。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材料三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要,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3)有人说,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是对学生自由的限制。结合材料三,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10 .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但在网络交往中,信息良莠不齐,充满了许许多多的陷阱。这就需要青少年(     
A.在网络交往中,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B.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享受网上交友的快乐
C.把网上认识的朋友全都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
D.增强自我保护,依法加大对网络骗局的打击
2023-12-2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