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1 . 材料一   2022年11月11日,以“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 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1日落下帷幕。穿行在展区,科技感和未来感扑面而来。可用眼球打字的眼动输入仪、可辅助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云上定制的“元宇宙会议”……作为乌镇峰会每年重头戏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众多前沿科技产品如期“上新”。

材料二   网络安全更需全球携手共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各国应践行互相支持、互相信任、互惠互利的理念,摒弃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的思维模式,以《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为基础,构建一个全面的互联网治理框架。”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指出。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众多借助网络而兴前沿科技产品,让你感受到了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至少两个方面)
(2)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谈谈中学生应怎样依法参与数字生活?(至少两个方面)
2 . 国家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特此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这警示广大中学生平时要(     
A.崇法治,加强网络诈骗立法B.善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C.知警惕,坚持个人言论自由D.明是非,依法打击网络谣言
2023-01-16更新 | 330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湖北武汉一位街边卖糖水的老人摆摊卖糖水17年,坚持2元不涨价,在他的摊位买糖水,不但能无限免费续杯老人小孩还免费,因此他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糖水爷爷”。但也有网友质疑其不戴口罩、不戴手套、食材不干净,甚至有人造谣老人子孙不孝。最后,在一片恶意指责中,老人决定放弃糖水生意,不再出摊,回到老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总会出现一些不良的信息
②在网络时代,信息发布是网友的自由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④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 . 近年来,短视频异常火爆。短视频中,炫富、无底线恶搞等段子比比皆是。接触这些短视频后,一些青少年乐此不疲,有的因模仿视频中的行为发生危险,有的受视频影响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青少年的正确做法是(     
A.明辨是非抗诱惑,惩处乱象莫手软B.不良诱惑危害小,拒绝监督任我行
C.健康上网守底线,拒绝低俗与混乱D.借助媒体变网红,展示才华早成功
2022-12-14更新 | 23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下列行为符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是(     
A.利用网络随意的侮辱欺诈他人
B.未经许可,在网上公布他人的信息
C.利用网络辅助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D.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6 . 近阶段“羊了个羊”游戏异常火爆,常州严女士在玩游戏时为了获取道具观看广告。有资金需求的她刚好看到一个贷款广告,便按指引下载注册一款贷款APP,为了提现按照客服指引累计转账9万元,之后意识到被骗。严女士经历提醒我们(     
A.网络游戏有陷阱,远离网络游戏B.学会辨别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C.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D.提高媒介素养,警惕网络诈骗
7 . 以下几位网民的做法, 你赞同的是(     
A.小童同学晚上作业来不及做了,于是上网搜索答案
B.女儿参加网络评选,张先生利用朋友圈人多的“优势”,拉人点赞刷票
C.看到网上有人故意发起地域攻击,余先生回复对方,谩骂不休
D.小芳同学将自己拍摄的校园美景、同学学习生活情景发到网上与他人共享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网络世界,智慧选择】

材料一   小明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妈妈给他配了一部智能手机。小明发现利用手机不仅可以查阅资料,学习新知,广交朋友,还可以聊微信,刷抖音,玩游戏。小明感叹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材料二   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广告插件无处不在,明星八卦扑面而来,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游曳在五光十色的网海里,小明的成绩不断下滑,经常旷课,越来越不愿与人打交道,经常宅在家里,沉迷游戏,由于花销很大,最后还因为在网络上诈骗而被刑事拘留。小明再一次感叹:一机在手,毁我所有!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网络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2)网络有积极作用,也存在重大弊端,你认为青少年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9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违法犯罪典型案例,主要涉及有关人员不遵守国家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妨害疫情管理秩序、造成疫情传播或导致疫情传播的严重危险等违法犯罪行为。

▲违反防疫禁令行为时有发生。当前,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依然有极少数人执意违反防疫禁令和公告,导致病毒传播、多人感染。如曾某某接到核酸检测初筛阳性通知后,仍乘坐动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跨省回家,导致其妻子、网约车司机感染新冠肺炎。依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防范疫情人人有责。疫情就是“敌情”。大敌当前,我们应该具有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严守各项防疫规定,支持各项防疫工作。但是仍有人为了图省事不做核酸检测,还有人在网上散布疫情谣言,这种以身试法的恶劣行为给我们战“疫”添乱添堵。对此,检察机关、司法部门对有关当事人依法严惩,用法治利器构筑牢固的“防疫墙”。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____
(2)评论:从不同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2-09-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由下列漫画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完善法治体系,推动良法之治
②增强防范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③网络处处陷阱,早日远离网络
④侵权防不胜防,只能自认倒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22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