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21年《开学第一课》把课堂搬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借助无线网络,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邀请天和核心舱中的三名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三位航天员现场教学,带领孩子们天地同步共打“巡天太极”,汤洪波则给大家演示在太空用筷子“喝茶”。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69亿,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39亿,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分别增长3.3%、2.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了解资讯、获取知识、娱乐交流等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看到,网站平台还存在若干问题,一定程度导致违法和不良信息禁而不绝,网络生态问题时有发生。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网民贾某连续发布三条涉及袁隆平院士的侮辱性言论,引发部分网民留言跟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目前,贾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处罚。


(1)拟题: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 . 2020628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再次作出多处重要修改,强化了家长、学校、社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政府、司法机关等保护责任,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一大亮点是草案新增的网络保护专章。网络社交平台方便信息交换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群体带来网络色情、网络诈骗、网络沉迷等方面的风险,而且社交平台存在即时性、隐蔽性和便捷性。对此,应进一步加大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特别是增加关于网络社交平台违法犯罪内容治理的专门法条,并以部门规章的形式细化社交平台内容的审核义务,解决社交平台内容治理上的法律缺位问题。

20207月,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在网络热播,紧张悬疑的剧情引人入胜。从校园欺凌问题,到敲诈勒索等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再到原生家庭教育,完善监护责任诸多剧情中呈现的未成年人犯罪与保护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投射出未成年人保护还存在“隐秘的角落”。对此,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审稿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监护责任校园欺凌等作出细化规定。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1-11-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网络上出现了一股否定英雄烈士,为汉奸卖国贼翻案的言论。这些言论打着“还原历史真实”的旗号,大肆污蔑历史上人们敬仰的英烈,歌颂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物。混淆视听,妄图动摇我国人民的精神根基。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先烈保护法》。该法明确规定,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袁隆平逝世。在全国人民深切哀悼之时,微信用户“南望山下”在微信群发布多条侮辱袁隆平院士的言论,造成恶劣影响。15时41分警方接到举报后,迅速开展工作,于当日21时许将该人查获,依法将其刑事拘留。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抓住关键,层次清晰,从不同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1-08-0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1年3月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报告剑指网络犯罪。

◆最高法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全国法院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赌博、网络黑客、网络谣言等犯罪案件3.3万件。依法审理多起特大跨境电信诈骗、买卖他人社交平台账号等案件,严惩侵犯公民财产和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对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的,一律依法惩治。严惩一批网络黑灰产业链犯罪,决不让网络空间成为法外之地。

◆在严惩网络犯罪的同时,为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最高法通过公正裁判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明晰规则,引导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法治轨道上发展。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5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开展全面排查,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要立即停止使用。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互联网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互联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

16岁的小强曾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非常喜欢上网,自从在微信上加了一个群,结识了一群电脑“高手”后,沉迷于网络,经常在网上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后来,他在微信群通过“抢红包”等方式参与赌博,受到学校的处分;他不仅没有悔改,反而经常盗窃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最后,他伙同群里的“高手”,实施网络诈骗,因为涉及数额巨大,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五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人民币。


(1)拟题: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6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数字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客观上也促进了线上学习、线上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杭州办事服务”APP第一时间上线“防控疫情”版块,让疫情公开透明,充分保障了大家疫情防控中的知情权。近年来,新余市委市政府对政务大数据项目高度重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利用信息手段和大数据应用技术,整合全市各种信息资源,加快推动数字化与养老、医疗、消费、教育、政务等领域的有机融合,为新余市民开启“数字+”生活新模式”,真正享受到信息惠民带来的数字红利。

2020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十三部门发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把支持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作为经济转型和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打破传统惯性思维。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抓住关键,层次清晰,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1-03-16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法治安徽、平安成长】

《民法典》宣传进校园活动正在安徽省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庐江县某校为切实提高师生的法治观念,邀请李警官来学校做法治教育讲座。李警官在法治讲座上列举了很多案例,其中这一案例发人深思:

材料一   16岁的小锐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极其喜欢上网,自从在微信上结识了一群电脑“高手”后,沉迷于网络游戏,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后来在微信群通过“抢红包”参与赌博,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屡教不改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他不仅没有悔改,反而经常盗窃他人财物等,因为涉及数额巨大,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五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人民币。


(1)判定罪与非罪的标准是什么?
(2)请你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角度说一说上述案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材料二   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年龄再也不是庇护犯罪的理由了,犯下重罪的“小恶魔”们也该受到应有的制裁。当然事前的预防,永远好过事后的惩治。


(3)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警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珍惜美好生活、预防犯罪?
2021-03-11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中考模拟卷二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音节其中第64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为 但健类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1)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什么增加“网络保护”章节?
(2)作为未成年人的你,是怎样合理使用网络的?
2021-03-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合理利用网络,创建良好风尚铱

材料一   随着短视频、直播等行业的兴起,吃播近来在网络上越来越火,一次性吃掉15份凉皮、20个汉堡包、7斤牛排......一些主播为赚取流量,暴饮暴食,甚至吃完就去催吐,吃泻药,然后再吃;还有一些主播通过视频剪辑手段隐藏部分内容。

材料二   



(1)请简要评析材料中“大胃王”吃播秀的做法。
(2)违法违规直播平台被依法处置、违规主播账号被封禁,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
2021-02-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乘车行为越来越受到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6730.27公里,2019年度新增运营线路968.77公里,客运量超240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但揆诸现实,从车厢内进食、音乐外放,到占座霸座、地铁堵门,再到“地铁泼面”“地铁凤爪女”等热点事件,种种不雅观现象时常见诸报端。有媒体人因此评论,“少数人乘坐地铁的意识,并没有跟上轨道延伸的速度。”

▲2020年4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在乘客行为规范方面明确了“在车站、列车内吸烟,点燃明火”等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以及“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在列车内进食”等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梳理各地的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也发现,大部分地区已经在各自的地方条例中,明确了上述内容和处罚原则。例如不得在车厢内进食,南京地铁规定,可对违规乘客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常州地铁规定,可对违规乘客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这份被称作“地铁新规”的规范性文件在中国交通运输网一发布,旋即得到网友的关注与支持,人们纷纷点赞支持。有网友在网上留言,“非常支持!希望能够有配套的宣传、引导、规范和惩罚措施。”“支持!这个规定太好了!“......网民小裴告诉记者,”这些本来就是公共场合的基本行为规范,现在又有了明文规定,相信以后乘坐地铁一定会更加舒心!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1-02-2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