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81 道试题

1 . 20243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已启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背后是大量的理论思考和对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实践的规律总结和方法论证,还会涉及法典解释,与法典相关法律修订,司法适用等一系列工作。请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生态环境法典(专家建议稿草案)》,总则编主要是以宪法确定的“美丽中国”建设国家目标和国家任务为依据,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一般性规定。对于该法典的编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的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生态环境法典》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
③《生态环境法典》的颁布将是中国环境法史上浓墨重彩的页面
④宪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全国人大代表吕忠梅表示,《生态环境法典》应该是促进绿色发展的,应以保障公众健康,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的。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①吕代表行使了表决权,积极促进该法典的立法工作
②全国人大领导立法工作的开展,促进我国法治建设不断进步
③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为立法和环保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4·重庆·中考真题
2 .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快灵”护航“大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切口立法,聚焦重点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小快灵的特点。指的是精准立法,选取小切口;是高效立法,化繁为简;是形式灵活,力求管用好用。

多年来,S市受地理区位因素影响,以暴雨为主的气象灾害频发,给该市人民群众造成较大生命财产损失。20231月,S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牵头组建立法协作工作专班,负责法规起草、调研论证和修改报批等工作。20231130日,S市所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S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规定》(以下简称《规定》)。202431日,《规定》正式施行,这是该市所属省首部聚焦暴雨灾害防御的地方性法规。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规定》共23条,通过小切口”“小快灵的立法方式,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减轻暴雨灾害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筑牢抵御暴雨灾害的防线,守护人民的幸福安康。

细微处见大治理,小法规见大民生。小切口立法,书写时代法治大文章

请结合材料,运用法律在我们身边、建设法治中国相关知识,说明“小切口”立法是如何书写时代法治“大文章”的。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3 . 某网红靠着卖惨博取网友同情,收获大批粉丝后开始直播带货。有网友质疑其售卖的产品存在与产地不符、产品质量等问题,于是向平台举报。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网红涉嫌虚假宣传,非法牟利。法院一审宣判,该网红及其所属公司负责人等被判处9个月至1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不等罚金。

针对无底线摆拍引流行为,有关部门正在行动。2024421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从严整治漠视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扰乱公共秩序,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丧失底线的自媒体。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识别违法行为。对此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①网友向平台举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②网红侵犯网友合法权益,必承担法律责任
③粉丝应提高警惕,积极防范直播间的侵权行为       
④网红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崇尚法治精神。此案例中法院(       
①依法惩处网红等人,守护社会正义
②用法治手段维护网络秩序,规范和保障人们的自由
③对网红等人的判决,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
④坚持平等,判处网红等人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罚金,同等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净化网络生态。以下对“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部分要求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导完全正确的是(       
要求
甲:对导向正确、内容优质的“自媒体”,积极给予扶持
乙:发布含有虚构、演绎等内容的,必须明确加注虚构标签
丙: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从严处置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的“自媒体”账号
丁:对疑似无底线博流量的信息,预先采取流量限制措施,并视情暂停评论、点赞等互动数据增长
影响
①帮助网民判断信息的真实性,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②平台大量虚假信息被清理,造谣传谣“自媒体”不再出现
③清除“自媒体”违法交易行为,保障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④“自媒体”考虑无底线博流量的后果,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A.甲→④   丁→③B.乙→①   丙→④
C.丙→②   乙→③D.丁→②   甲→①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2024·重庆·中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4 . 有一种浪漫叫“带父母去旅行”。暑假将至,某初三学生和几个小伙伴准备在假期带父母去旅行。他们规划路线、选择酒店等,初步拟定了一份家庭旅行攻略。之后,他们邀请父母共同商议并最终确定攻略。在出发前,几个小伙伴还为自己制定了“公约”,旅行期间早上准时起床,主动搬运家庭行李,照顾父母的感受等。行程即将开启,旅途中几个小伙伴应当注意(       
①制定的“公约”不可随意改变       
②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妥协
③做好旅行期间的分工,优势互补       
④要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友好相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5 . 城所以盛名也,民乃城之本也。一条轻轨,一个菜筐,都承载着城市管理的温度,承载着无数人的烟火日常。请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背篓地铁”引争议】

2024年3月18日,有网友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建议,公交和轨道交通早晚高峰时段不应允许乘客携带大件行李,特别是菜农的背篓应该“被拒”。由此, “早高峰,背篓是否能上车?”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菜背篓占用过多公共空间,会降低高峰时段通行效率;也有菜农直接把背篓放在座椅上占了座位,影响其他乘客乘坐,时有引发争吵。也有人认为不该禁止,只要符合法律规定,这是菜农的自由。建议禁止带背篓,说到底是禁带背篓的人,是对菜农的一种歧视。

相关链接   

《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违反第三十七条规定,在车站、列车、其他轨道交通设施及轨道交通与市政设施的连接通道内影响轨道交通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和运营秩序的,由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制止或责令整改,并可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两百元以下罚款。”

【城市管理显温情】

城市的发展既要有速度,也要有温度。据了解,被称为“背篓专线”的4号线刚开通时,有乘客带活鸡活鸭乘车,轨道交通依法进行劝阻,面对乘客的不理解,特意拍摄了“规范乘车‘礼’带物品”文明乘车视频引导乘客理解相关规定。 2024年重庆立法工作计划持续关注轨道交通发展,通过广泛征集立法建议,扎实进行调研论证,修订完善轨道交通条例。1月17日,由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 通分局参与的,重庆轨道交通矛盾纠纷联调平台正式上线,为乘客提供专业、及 时、高效的矛盾纠纷调解和法律咨询等服务,备受市民好评。重庆的发展也离 不开广大市民朋友的热情参与,他们通过网络问政平台积极的向交通管理部门 提出建议和意见,推动了重庆交通事业的发展。

(1)结合“‘背篓地铁’引争议”的网友说辞,运用相关知识,提出你的主张,并说明理由。
(2)结合“城市管理显温情”,运用“建设法治国家”的相关知识,谈谈法治重庆建设是如何处处彰显温情的。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东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某网红靠着“卖惨”博取网友同情,收获大批粉丝后开始直播带货,销售“当地”农特产品。有网友质疑其售卖的产品存在与产地不符、产品质量等问题,于是向平台举报。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网红涉嫌虚假宣传,非法牟利。法院一审宣判,该网红及其所属公司负责人等被判处9个月至1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不等罚金。

针对无底线摆拍引流行为,有关部门正在行动。2024421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对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以偏概全设置话题、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识别违法行为。本案中,该网红(       
①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
②法治观念不强,打造虚假人设,扰乱网络秩序
③被当地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惩处,承担了行政责任
④与所属公司负责人等非法牟利,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崇尚法治精神。以下对该案的相关评论正确的有(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该网红不应触碰法律红线
②打造虚假人设、欺骗公众感情,是一种非正义行为
③法院对网红等人的判决,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
④法院同等情况差别对待,对涉案网红等人进行了不同的处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B卷)
7 . 2024年3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国务院组织法》。该法落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201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法新增规定“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由此可见,《国务院组织法》的出台(     
A.坚持了科学立法、依法立法,有利于提升国务院管理与服务水平
B.旨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正义的制度,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
C.表明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表决权
D.落实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8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旗帜引领促成长】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事关国家未来,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并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谋划青少年儿童工作,用一系列举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彰显关爱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决心与担当。

多年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未成年人安全幸福成长放在首位,从立法、执法、司法、法治宣传等方面汇聚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强大法治合力。同时,各级党委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相关知识,论证党在青少年茁壮成长中发挥的作用。

【合力共撑保护伞】

20243月,发生在河北邯郸的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严惩凶手的呼声不绝于耳,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雷霆出击,并于案发第二日,将涉案的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48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其核准追诉,他们终将为自己的暴力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防止校园霸凌的悲剧再次上演?如何让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更精准、更有穿透力?以法治教育为支点,各方融合发力显得尤为必要。

在这起未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的个案中,青春因暴力行为而戛然而止,令人感到心痛和愤怒。生命的教育、法治的教育不应该是滞后的,更不应该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早在2020年底,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就已针对性强化了相应的立法保障。

2024年的两会期间,相关政协委员也提出,要依托大数字技术对学校学生欺凌开展评估,并归类整合相关数据,推动中小学建立数字化校园欺凌预警系统。另外,社会各界也应筑牢防治校园霸凌的防火墙。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行为的日常监管和教育引导;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并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社会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从而自觉远离霸凌行为,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同心同力守护孩子的灿烂笑颜。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作出下调: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探讨如何让防治校园霸凌更精准、更有穿透力。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进入初中后,在老师的帮助教育下,“小调皮”小杨努力学习,自觉帮父母做家务,经常做公益,考场上拒绝传递答案……这说明小杨(     
①坚持诚信做人,做到了“行己有耻”
②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
③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④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0 . 向阳而生,向善而行。2024年4月8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揭晓“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俞鸿儒、刘玲琍、张雨霏……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书写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震撼人心。

为了让善被看见,让爱被感知,某校开展了“向榜样学习•致敬向上的力量”主题系列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向榜样学习致敬向上的力量”主题宣传活动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二、榜样故事

社区干部孟二梅:群众需要,“二梅”就在!

榜样事迹:去年7月30日,北京强降雨致K396次列车被迫停在门头沟落坡岭站,近千名乘客被困。“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肯定有你们的”,这是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二梅给全体乘客的承诺,她想尽办法让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冻饿。

颁奖辞:安顿落难者,照顾乡亲们,一句话驱散冷雨,一握手温暖人心。是谁在偏僻的角落里,排布下如此可信赖的人?过去无缘相识,因为她平凡;危难中堪当重任,因为她不忘初心。

泳坛“蝶后”张雨霏:肩扛国家责任,只有“做”一个字

榜样事迹:2023年,张雨霏是赛场上的“劳模”,平均每四天一次比赛,如此高强度的赛程,如果为自己,可以不去,但是为祖国,她必须去。赛场上她毫不怯场,镇定自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拿下23块金牌。

颁奖辞: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香港视障女歌手毅然到贫困地区教音乐

榜样事迹:香港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3个月大时,因眼癌摘除眼球。她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一点一点学会了弹钢琴。她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20岁时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经常到贫困地区教音乐。

颁奖辞:假如给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父母;第二天,她会登上山顶,眺望维港,从日落到日出;第三天,她要走更远,去看望她歌唱过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活动参与要求

(1)根据“榜样故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活动目的及意义”板块,阐明向榜样学习的必要性;语言规范、逻辑清晰,50字左右。
(2)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向榜样学习传承榜样精神?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