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2024·重庆·中考真题
1 .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快灵”护航“大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切口立法,聚焦重点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小快灵的特点。指的是精准立法,选取小切口;是高效立法,化繁为简;是形式灵活,力求管用好用。

多年来,S市受地理区位因素影响,以暴雨为主的气象灾害频发,给该市人民群众造成较大生命财产损失。20231月,S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牵头组建立法协作工作专班,负责法规起草、调研论证和修改报批等工作。20231130日,S市所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S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规定》(以下简称《规定》)。202431日,《规定》正式施行,这是该市所属省首部聚焦暴雨灾害防御的地方性法规。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规定》共23条,通过小切口”“小快灵的立法方式,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减轻暴雨灾害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筑牢抵御暴雨灾害的防线,守护人民的幸福安康。

细微处见大治理,小法规见大民生。小切口立法,书写时代法治大文章

请结合材料,运用法律在我们身边、建设法治中国相关知识,说明“小切口”立法是如何书写时代法治“大文章”的。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2024·重庆·中考真题
2 . 一部春秋时期的《道德经》,寥寥五千字,其精神世界却浩瀚无穷。它全面论述了老子的修身、治国、用兵、养生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道德经》经典名句,如“治大国若烹小鲜”“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等,用以阐述治国理政、大国外交智慧。时至今日,老子的道家思想在全球学术界都引发着广泛关注和共鸣,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①全面继承传统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②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
③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和智慧,要坚定文化自信
④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2024·重庆·中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3 . 朱鹮是一种美丽的大鸟,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但后来从无到有、从个到群,种群加速形成。面临退化的种群又得到了恢复,一个重要原因是某地充分利用优良的生态资源,引进人才,成立专门的鸟类科研机构,建立朱鹮人工技术平台等。在该地的努力下,鸟类也由20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300多种,形成了特色“观鸟经济”,这让当地群众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该地(       
①用创新带动创收,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②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引进人才助力鸟类种群恢复
③多措并举,打造特色“观鸟经济”,实现了共同富裕
◎立足生态实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高质量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2024·重庆·中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4 . 一座城市的街巷地名如同记录过往的密码,蕴藏着深厚历史渊源。漫步台北街头,看见熟悉的道路名称,如南京东路、重庆北路、汉口街、仁爱路……似曾相识感扑面而来。这些地名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寄托着台湾同胞无尽的牵挂,成为印刻在他们记忆里的乡愁。这些地名(       
①承载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期盼       ②体现了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联结
③印证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       ④表明了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伟大复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5 . 重庆某区检察院在对区人大代表提出的全部建议进行梳理研判时,发现Y村存在线缆垂落、电线杆倾斜等飞线安全隐患。对此,区检察院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邀请区人大代表等加入工作组全程参与案件调查。接着,区检察院组织现场办公会,邀请人大代表、Y材村委会工作人员等共同展开现场调查。在大家共同商讨下,整改方案逐渐清晰。之后,区检察院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开展诉前磋商,督促其对问题进行整治。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开展整治行动。整改完成后,区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村委会代表、当地村民对该案开展回头看。经实地查看,大家对Y村飞线安全隐患整治纷纷表示认可。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检察院(       
A.重视区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对人大代表负责、受人大代表监督
B.主动作为,履行处置职责,督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整治行动
C.发现Y村存在安全隐患,积极促进整改,尊重和保障了村民权益
D.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领导区人大代表等,共同解决了Y村问题
2.在Y村飞线安全隐患整治行动中(       
①区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案件调查,努力为人民服务
②区检察院组织大家进行民主协商,让整改方案逐渐清晰
③Y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管理
④法无授权不可为,该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检察院授权下开展整治工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6 . 某网红靠着卖惨博取网友同情,收获大批粉丝后开始直播带货。有网友质疑其售卖的产品存在与产地不符、产品质量等问题,于是向平台举报。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网红涉嫌虚假宣传,非法牟利。法院一审宣判,该网红及其所属公司负责人等被判处9个月至1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不等罚金。

针对无底线摆拍引流行为,有关部门正在行动。2024421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从严整治漠视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扰乱公共秩序,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丧失底线的自媒体。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识别违法行为。对此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①网友向平台举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②网红侵犯网友合法权益,必承担法律责任
③粉丝应提高警惕,积极防范直播间的侵权行为       
④网红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崇尚法治精神。此案例中法院(       
①依法惩处网红等人,守护社会正义
②用法治手段维护网络秩序,规范和保障人们的自由
③对网红等人的判决,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
④坚持平等,判处网红等人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罚金,同等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净化网络生态。以下对“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部分要求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导完全正确的是(       
要求
甲:对导向正确、内容优质的“自媒体”,积极给予扶持
乙:发布含有虚构、演绎等内容的,必须明确加注虚构标签
丙: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从严处置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的“自媒体”账号
丁:对疑似无底线博流量的信息,预先采取流量限制措施,并视情暂停评论、点赞等互动数据增长
影响
①帮助网民判断信息的真实性,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②平台大量虚假信息被清理,造谣传谣“自媒体”不再出现
③清除“自媒体”违法交易行为,保障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④“自媒体”考虑无底线博流量的后果,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A.甲→④   丁→③B.乙→①   丙→④
C.丙→②   乙→③D.丁→②   甲→①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2024·重庆·中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7 . 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激励我们追求更好的生活,也可能使我们陷入困境。学会管理情绪,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下列情景中,我的情绪管理合理的是(     
①几个活动的时间冲突了,我很抓狂,选择去散散步、缓一缓
②朋友总是抱怨,让我也很不开心,我拒绝再当他的“情绪垃圾桶”
③上课迟到被老师批评,我惴惴不安,主动找到老师说明原因并承诺改正
④排了很久的队,有人突然挤了进来,我冲过去把他揪出来狠狠地吼了一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2024·重庆·中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有一种浪漫叫“带父母去旅行”。暑假将至,某初三学生和几个小伙伴准备在假期带父母去旅行。他们规划路线、选择酒店等,初步拟定了一份家庭旅行攻略。之后,他们邀请父母共同商议并最终确定攻略。在出发前,几个小伙伴还为自己制定了“公约”,旅行期间早上准时起床,主动搬运家庭行李,照顾父母的感受等。行程即将开启,旅途中几个小伙伴应当注意(       
①制定的“公约”不可随意改变       
②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妥协
③做好旅行期间的分工,优势互补       
④要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友好相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9 . 某网红靠着“卖惨”博取网友同情,收获大批粉丝后开始直播带货,销售“当地”农特产品。有网友质疑其售卖的产品存在与产地不符、产品质量等问题,于是向平台举报。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网红涉嫌虚假宣传,非法牟利。法院一审宣判,该网红及其所属公司负责人等被判处9个月至1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不等罚金。

针对无底线摆拍引流行为,有关部门正在行动。2024421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对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以偏概全设置话题、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识别违法行为。本案中,该网红(       
①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
②法治观念不强,打造虚假人设,扰乱网络秩序
③被当地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惩处,承担了行政责任
④与所属公司负责人等非法牟利,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崇尚法治精神。以下对该案的相关评论正确的有(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该网红不应触碰法律红线
②打造虚假人设、欺骗公众感情,是一种非正义行为
③法院对网红等人的判决,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
④法院同等情况差别对待,对涉案网红等人进行了不同的处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B卷)
10 .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需要全世界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同书写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了一些领先优势。一些人因此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焦虑感上升。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频频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给以电动汽车等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产能过剩”标签。

针对一些西方国家频频指责中国“产能过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这种炒作毫无道理,中方坚决反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产能是推动绿色发展急需的先进产能,而不是过剩产能。中国的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应了各国缓解能源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将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中国新能源产品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主要是因为相关产业布局较早,通过长期研发投入形成了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依托国内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等,形成了综合性的竞争优势。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只是为保护主义提供借口,限制中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的出口,只会造成多输的局面。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愿与各方一道坚持公平竞争,实现互利共赢。希望有关国家秉持开放心态,切实遵守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我们共同的世界、维护国家利益相关知识,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
①体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写出提纲。观点鲜明、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语言规范、简洁明了。

材料二   如何实现生活质量提升与碳排放量增长的脱钩?对于社会大众而言,我们可以选择绿色低碳生活。让生活更低碳,可以怎么做?以下主要是某中学生家长一天工作、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部分情况,请你沿着他的轨迹来探寻。

注:1.图中碳排放量单位为千克;

2.图中相关数字含义示例:“1棵中等大小植物:吸收6(每年)”指每年1棵中等大小植物可以吸收约6千克二氧化碳;“1盒牛奶:0.55”指1盒牛奶原材料的生产、运输、分销、使用到废弃等过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约为0.55千克;“【驾驶小汽车(中耗油)】10公里车程:3”指小汽车(中耗油)行驶10公里使用化石能源产生约3千克二氧化碳。

(2)请你结合材料二,运用建设美丽中国相关知识,为该中学生家长的工作、生活更低碳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2024-06-14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