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海陆间水循环包括的环节____(填字母)。
(2)环节b表示____,下列地理现象中具有环节b作用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青藏高原冰雪融水B.长江水奔流入海
C.我国夏季风的东南风D.热带雨林植物蒸腾作用
(3)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水循环环节____(填字母),实现东到海。要使d环节容易,则地表起伏____(大/小),植被覆盖率____(高/低)。
(4)中央电视台热播剧《红旗渠》,表示从山西漳河引水到河南林县,历经十年修建的调水工程,红旗渠对水循环最主要影响是____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____(单项选择题)。
A.使地表的水体呈现气、液、固三态变化B.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
C.塑造地表形态D.促进太阳辐射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6)请同学为北京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

2 . “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优势,下雨时“海绵城市”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海绵城市”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示意“海绵城市”原理。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海绵城市”各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表述正确的是(     
A.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B.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C.河流、湖泊改变降水量的季节差异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2.“海绵城市”的环境效益表现为(     
①显著增加城市供水②利于区域蓄洪防旱③改变当地气候类型④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扩大绿地面积②地面铺设透水砖③禁止开采地下水④治理水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下图是已建成的雄安新区雨水街坊示范区,它成为雄安新区打造海绵城市的标志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雨水街坊示范区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增加植物蒸腾B.减少大气降水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地表径流
2.雄安新区某校学生为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城市湖泊铺设不透水地膜B.公园建设下凹式草坪
C.城市增加路面硬化面积D.城市建设增加地下水管道
2023-01-05更新 | 215次组卷 | 5卷引用:模拟测试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北京专用)

4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
2.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扩大绿地面积②治理水污染③减少开采地下水④地面铺设透水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对“海绵城市”的主要贡献是(       
A.涵养水源B.净化空气C.美化环境D.吸烟滞尘
2.“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雨水下渗B.增加地下径流
C.减少地表蒸发D.加快径流速度
3.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①增强城市供水能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减少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6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016年10月,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首都海绵城市解读,未来北京市将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有(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
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①增强城市供水能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减少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2018-03-0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7 .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有学者提出应选择流域作为建设管理的基本单元某校中学生赴秦淮河流域进行考察。图左为秦淮河流域示意图,图右为秦淮河流域降水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考察流域地理特征

(1)描述秦淮河流域的地势特征和降水特点。

任务二研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不透水面指以沥青、水泥路面为代表的陆地表面。不透水面占比是体现区域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表流域内不同行政区不透水面面积占比的年均变化率

时间段全流域(%)南京(%)江宁(%)溧水(%)句容(%)
1988—2001年5.719.097.604.361.09
2001—2015年6.453.507.018.886.15
(2)依据表1绘制统计图_____,并概括秦淮河流域不透水面占比变化特征____

任务三提出流域治理措施

不透水面替代了透水性较好的自然地表,改变了区域水循环过程,增加了流域内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

(3)从流域内部协作的角度,为南京防治洪涝灾害提出建议。

8 . 2019年5月初,强大的“印度台风”——气旋风暴“法尼(Fani)”在北印度洋孟加拉湾上形成,一度达到了中央气象台标准的17级超强台风程度,为今年北印度洋地区出现的最强热带气旋,其在登陆时每小时风速超过200千米,成为自1999年以来袭击该国最严重的风暴之一。下图是气旋风暴“法尼”的影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获得此图像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数字电视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下列台风造成影响的描述,正确的(       
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大雾天气B.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遭受冻害
C.巨浪摧毁海岸设备、掀翻渔船D.大海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
3.当地防御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合理的有(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③出行建议乘坐飞机④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⑤农田夜间防御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⑤
2020-04-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