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某同学利用暑期到新疆塔里木盆地开展研学旅行。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区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对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地貌进行研究,制作了学习卡片。将下列选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风蚀地貌   B.新月形   C.扇形

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了解到丁地典型植被的特征是:叶子为细刺状,地表植株矮小,根系发达。该植被所属的植被类型是______(热带雨林/温带荒漠/极地苔原),反映当地显著的气候特征为______
(3)丁地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有(     )(双项选择)
A.植被稀少有机质来源不足B.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低
C.气温低使有机质分解较快D.水土流失使有机质增多
(4)描述图示区域城镇的分布特点。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德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研学小组暑假到广西某山区开展考察活动。发现该山区村落具有“山—林—宅—水—田”的空间格局(见右图),山腰处有水塘拦截水源,利用水渠灌溉梯田,田里水稻土肥沃,水稻一片翠绿。在野外考察时,调查小组发现沿途沟溪众多,流水潺潺;林木个体高大,绿意浓浓,樟科、山茶科等是这里的优势树种。

(1)调查小组在野外考察时沿途发现的主要地形是____(填“冲积扇”或“V形谷”或“U形谷”),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
(2)该区山林主要天然植被类型是____;其对该区的主要环境效益是____(填“防风固沙,减轻灾害”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影响该地区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____(填“气候”或“成土母质”或“人类活动”),推测图中水稻土形成过程中____(单选)。
A.地形坡度影响其土层厚度     B.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C.母岩是其有机质主要来源     D.生物决定水稻土的理化性质
(4)简述在山腰处修建水塘对该区水稻种植的主要积极作用。
2024-05-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专家版五)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地区是全球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近百年来,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以及风蚀和水蚀影响,黑土不断退化,对黑土进行保护刻不容缓。留茬耕作能够有效保护黑土地(留茬指的是在收割完庄稼后,不将田地彻底翻耕,而是留下一部分秸秆和根系)。下图示意东北地区黑土区分布。

(1)与热带雨林地区的砖红壤相比,东北地区黑土肥沃的主导因素是____(填“气温”或“水”),从微生物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
(2)明清时期,由于东北地区____(填“地广人稀”或“人多地少”),人口以____(填“迁入”或“迁出”)为主;当前受____(填“自然环境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人口以____(填“迁入”或“迁出”)为主。
(3)简要说明留茬耕作对黑土地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4)请为东北平原黑土保护和改良提供对策。(至少两点)
2024-02-29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平江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专家卷五)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是生物参与的结果,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


材料二道县柑橘栽培史已有1300多年,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道县大致位于25.5°N,地处南岭北麓,四周高山环绕,中部丘岗起伏,呈盆状结构,境内降雨丰富,水系发达,水质优良,土壤以第四纪红壤为主。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出“橙红鲜美、香甜多汁”的道州脐橙。


(1)说明植物在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红壤质地黏重且有机质含量少,请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3)为实现道县脐橙高产稳产,需要改良红壤,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2-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对黑土的大规模开垦及农业生产中频繁翻耕,东北平原黑土退化严重。

材料二:尖峰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在尖峰岭滨海山麓地带分布有燥红土(燥红土是在热带稀树草原环境下形成的),而砖红壤是发育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下的。左图为尖峰岭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海南省部分地区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东北平原黑土退化严重的人为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尖峰岭滨海山麓地带分布有燥红土的原因。
(3)海南岛当地农民将降水较多河流下游平原的砖红壤改造为水稻土,推测其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
2024-02-06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木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包括有机质和水分),使得灌木丛下方土壤肥力高于灌木丛周边空旷地带的现象,其强度与灌木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木丛的植株、冠面越大,生长耗水量越多。如图为肥岛效应示意图。



(1)从土壤有机质和水分角度,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肥岛效应产生的机制。
(2)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肥岛效应强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____(填“降低”或“上升”)。
(3)调查发现,当灌木丛生长到一定宽度和高度后,其肥岛效应强度有降低趋势,试分析原因。
7 . 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其形成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热带(季)雨林多发育砖红壤,干热区往往发育燥红土。下列两幅图分别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图(左图)和海南岛地形及降水量分布图(右图)。


(1)读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图,分布面积最大的是____(砖红壤/赤红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____部和东部;黄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____(填低山丘陵或中部山地);燥红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西南____(填沿海或内陆)地区。
(2)从纬度和气候的角度分析燥红土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南部的原因。
2024-01-2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萨河位于西藏中南部,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南麓,在拉萨南部汇入雅鲁藏布江,是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其生态环境的退化影响着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拉萨河谷天然植被多数为灌丛草甸;从河谷向山坡依次出现灌丛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寒漠土带;与河谷南坡相比,河谷北坡同一类型土壤分布位置较高。

(1)简析拉萨河谷天然植被多数为灌丛草甸的主要原因。
(2)说出影响拉萨河谷南北两坡土壤类型分布高程范围的主要因素。
(3)影响山坡上的土壤形成垂直带状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
2024-01-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州质检地理试卷
9 .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容量既与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数量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量有关。下图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区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我国土壤类型分布。



(1)比较甲、乙两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并分别说明原因。
(2)丙地与乙地纬度相近,但丙地土壤发育程度低,分析其土壤发育程度低原因。
(3)指出甲地土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土壤改良和养护的措施。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25日为世界土壤日,2021年、2022年主题分别是“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土壤:食物之源”。

材料一:图为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


(1)不同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决定土壤质地最主要的形成因素是____________;上图中理想土壤组成物质中,其中①为__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_

材料二: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下图分别是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土壤剖面示意图和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示意图。



(2)图中甲、乙、丙土壤剖面中,对应湿润气候的是__________
(3)图中土壤剖面①②③和植被对应正确的是(     
A.①—草原②—荒漠③—森林B.①—荒漠②—森林③—草原
C.①—草原②—森林③—荒漠D.①—荒漠②—草原③—森林
(4)上图说明___________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其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又会转化为_________ 及简单的无机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