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祁连山南坡年均降水量300~400mm,作物生长季与降水季同期,适宜青稞、燕麦和油菜等农作物的生长,耕作层厚度多为20cm。图为祁连山南坡不同海拔农田土壤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耕作层土壤肥力最高的海拔高度是(     
A.2800mB.2900mC.3000mD.3100m
2.与海拔≤3000m的分布趋势不同,海拔3100m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剖面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首要因素是(     
A.光照不足B.气候干冷C.风力强劲D.冻土深厚
3.下列农业技术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是(     
A.开荒深耕B.增加载畜量C.焚烧秸秆D.农田免耕
2024-04-13更新 | 43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冬季利用农闲对耕地进行翻耕是传统的养地之道。 常年浅耕,在犁的长期挤压下形成犁底层,通透性差,肥力减弱,根系得不到充分扩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方地区冬季深耕对土壤的影响是(     
①改良土壤结构          ②犁底层更加紧实     ③增加腐殖质含量       ④减少病虫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西北绿洲灌溉农业耕作区不适合进行深耕,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强B.土层薄C.地下水位浅D.昼夜温差大
2024-03-20更新 | 498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以化肥农药、机械化为主)带来的问题,日本人福冈正信根据我国老子的无为思想,研究出了以不耕地、不施化肥、不用农药、不除草为四大法则的自然农法,其单产比现代农业高。图为同一块地自然农法水稻小麦种植示意图



(1)与“自然农法”相比,简析现代农业生产对土壤的不利影响。
(2)分析“自然农法”中在田里播种三叶草和秸秆还田的目的。
(3)与现代农业生产相比,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说出“自然农法”的优点。
2024-03-1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对植被的更新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伏牛山为秦岭东段支脉,植被种类多样。下图示意伏牛山地理位置及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1.伏牛山(     
A.海拔越低处,受人类活动影响越大,土壤有机碳含量越多
B.海拔高处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碳较丰富
C.海拔1600m附近,土壤有机碳输入量最大
D.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受气温影响,与降水关系不大
2.伏牛山相同海拔处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南坡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坡度C.水分D.海陆位置
2024-02-28更新 | 819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校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在江西井冈山开展了“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跨学科学习。挖掘土壤剖面后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孔隙度低、通透性差)。兴趣小组在实地考察基础上绘制出“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兴趣小组测得该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该土壤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成土母质B.地形地貌C.气候条件D.人类活动
2.兴趣小组发现该土壤不利于农作物高产,可采取的合理改良措施有(     
①掺入沙子②施用化肥③秸秆还田④增施熟石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结合土壤特点推测该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热带季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24-02-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6 .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四种成分构成。土壤退化是指土壤质量下降、肥力下降、生态功能减弱的现象。下图为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图中①②③④的土壤成分依次是(     
A.空气、有机质、矿物质、水B.矿物质、有机质、空气、水
C.矿物质、空气、有机质、水D.有机质、矿物质、空气、水
2.下列土壤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是(     
A.砂土B.黏土C.壤土D.盐碱土
3.我国土壤退化现象严重。下列保护土壤措施正确的是(     
A.轮作休耕B.增施化肥C.深翻土壤D.农药杀虫
2024-02-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使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河套平原(图左)是我国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的56两月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当地为了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启动了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图右)。

材料二河套平原地处荒漠草原带,年降水量130~220mm60%以上集中在78月份。当地常见植物多为盐生植物或深根植物,如碱蓬、盐爪爪、白滨藜等。这些植物根系发达,耐盐力强。

(1)结合材料,分析河套平原5、6月份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的原因。
(2)当地盐生植物、深根植物的生长繁殖,对土壤盐碱化具有加重作用。简要说明其地理过程。
(3)据图说明盐碱地改良工程采取的具体措施在降低表层土壤盐分中的作用。

8 . 我国不同区域土壤的颜色差别很大,东北地区分布有黑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南方地区分布着红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川盆地某区域的岩石与土壤均为紫色,形成这种土壤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生物B.气候C.成土母质D.地貌
2.与东北地区的黑土相比,南方地区的红壤(     
A.黏粒比重更高B.矿物质被淋溶较少C.成土速度更慢D.表层盐分含量较高
3.花生喜松软、透气性强的土壤。若在南方红壤区种植花生,宜采取的土壤改良措施是(     
A.引淡淋盐B.掺入细沙C.引水灌溉D.夯实土地

9 . 海州香薷能够吸收土壤中过多的铜元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中的铜元素主要来自(     
A.海州香薷的根、茎B.腐殖质C.淋溶作用D.成土母质
2.海州香薷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治理土壤铜金属污染B.富集铜矿资源
C.指示多种矿藏富集D.增加土壤肥力
2024-01-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重庆一中知行地理研学社同学们到野外进行土壤与植被的实地考察。左图是指导老师绘制的地形和植被示意图,右图是同学们绘制的不同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剖面示意图。


(1)结合左图推测,丙地的土壤剖面可能是右图中的____;据图文信息推测右图中,①②③降水量的大小关系____
(2)研学小组考察过程中,在丙地发现该地植被叶片宽大,夏季常绿而秋冬落叶,据此判断该植被类型可能为____阔叶林。在向乙地行进的过程中发现沿途森林茂密、生态良好,研学小组认为该地植被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等。
(3)为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请提出2条合理的土壤养护措施。
2024-01-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