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紫阳县地处秦岭以南、汉江之滨,板岩资源丰富。板岩硬度适中、分层结构,导热性和透水性差。当地人用石块垒墙,用树木檩橡制成屋架,然后再用山坡上开采的不规则的薄石板,错落有致地搭放在橡子上做房瓦,被称为“石板房”。石板房结实耐用,冬暖夏凉,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如今,百年石板房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现代建筑迅速增多。

左图为当地石板房景观,右图示意夏季晴天石板房民居卧室南墙内表面温度与室外气温差值随时间变化。

(1)简析当地建造石板房民居主要以石材为主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夏季石板房南石墙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3)针对石板房现状,当地政府可采取哪些措施对石板房民居进行保护性开发。

2 .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产物。下图为我国某地的特色民居素描图和实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地民居朝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流向B.光照C.个人喜好D.主导风向
2.地坑院顶部周围通常会修建矮墙,其主要目的是(     
A.防风沙掩埋B.为遮阴纳凉C.防雨水灌院D.为节省建材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地名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与保留。沅江流域是黔东南、湘西地区通往长江的重要通道,主要交通线有沅江干支流航道、湘黔古道、湘川古道,其地名见证了流域演变的历史。下图示意沅江区域地名用字类型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交通运输线路①为(     
A.沅江干流航道B.沅江支流航道C.湘川古道D.湘黔古道
2.与乙处相比,甲处(     
A.地势崎岖B.降水丰富C.河流交汇D.土壤贫瘠
3.研究发现甲处聚落地名稳定性强,这主要是因为(     
A.区位条件好,经济波动较小B.地形闭塞,受外界影响小
C.运输需求大,交通线路密集D.人口稠密,地方意识薄弱
2024-04-20更新 | 63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地理试题

4 . 道宁盆地是湖南省西南部永州市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位于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有近500个古村落分布于此。先辈们在道宁盆地建造住宅时,选择“靠山而处,择水而居”,民居呈现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特征。图1为道宁盆地位置图,图2为上甘棠村古宅天井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道宁盆地民居呈现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特征,主要是为了(     
A.适应当地气候B.方便居民蓄水C.方便粮食储存D.增加民居功能
2.古宅建设天井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古宅稳定性B.增强古宅美观度
C.减少建筑用材量D.调节院内小气候
3.道宁盆地古村落保存完整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达,粮食供给丰富B.受水系阻隔,村落互不相通
C.受山地阻隔,与外部联系少D.人口稀少,建设用地充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江南水乡位于江南地区岗身与太湖之间的低洼地带,水网分布密集。同里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特色水乡建筑空间风貌,其文脉积淀和空间塑造是江南水乡古镇的精华所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里古镇的空间形态最可能是(     
A.带状B.团状C.环状D.网状
2.同里古镇部分传统民居底部以木柱或石柱作为支撑,院墙上开漏窗,房屋前后开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A.稳固地基,便于瞭望B.保暖御寒,便于出行
C.增加光照,减少湿度D.通风散热,拓展空间
3.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江南先民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江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文化,下列属于水乡文化的是(     
A.乌篷船B.臊子面C.竹楼D.苗绣
2024-04-08更新 | 3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01

6 . “稻麦共存”是对南宋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稻作与麦作关系的描述,南方原居民主要种植水稻,靖康之难后南迁的北人主要种植小麦。“稻麦共存”农业景观的南界大致位于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北界。图示意南宋及“稻麦共存”农业景观的地理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宋“稻麦共存”农业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生产习惯②饮食习惯③气候变化④劳动力数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影响南宋“稻麦共存”农业景观南界位置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B.热量C.光照D.土壤
2024-03-05更新 | 64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蘑菇房(如图)是哈尼族人所居住的特色房屋,房屋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房屋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用泥土覆盖。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劳山垂直差异明显,降雨量较大(一般超过1200mm),雾多,日照少。完成下面小题。

1.火塘的主要作用是(     
①照明②驱湿③保存火种④驱虫杀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蘑菇房采用厚重的土基墙,主要原因是(     
A.抗强风的侵袭B.抗震能力强C.室内冬暖夏凉D.房间隔音效果好
3.顶层用泥土覆盖,主要功能是(     
A.防火B.防潮C.防雷D.防虫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鸭绿江(如图1)发源于中国与朝鲜交界的长白山天池,源头与河口落差达到2440米,流域内年降水量约870毫米;夏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60%,支流众多,流域多属山区。

材料二:长津湖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如图2),湖泊周围崇山林立,平均海拔约1300米,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偶有几处村落。长津湖地区一般从10月下旬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风雪交加,气候严寒。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中以敢打硬仗、善打恶仗著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的直接较量。这次战役,志愿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地处朝鲜半岛的朝鲜族,其传统建筑为泥草房,泥草房使用随手可得的稻草作为屋顶,泥土作墙,其遮挡风雨的效果、保暖性、舒适性极好,为广大垦民所欢迎。图3为朝鲜族的传统泥草房景观图。


(1)结合材料一,描述鸭绿江干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对应水文特征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作战所面临的困难。
(3)结合材料三,分析朝鲜传统泥草房呈现的特征与当地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023-12-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9 . 晋东南山地与丘陵占该区域总面积的70%以上,地下岩石层较厚。这里有众多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由于区域独特的地形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季节性缺水严重,当地传统村落多使用涝池供水。涝池系统主要由集流面与“引—净—蓄一排一取”五部分设施构成,且雨季需加弘维护。该系统影响着聚落的选址和空间布局,形成了独特的“人一水一村”生态系统,当地现有传统涝池村落共计800余个,下图是其中之一的梨园村涝池系统与村落布局。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聚落选址总体上决定了涝池系统可获取的最大水量,秉承顺应自然的思维,下列做法与先民进行村落选址关系最小的是(     
A.择凹地集水B.依山体引水
C.居山坡避涝D.傍河滩取水
2.梨园村将公共古建筑紧邻涝池修建的好处是(     
A.保障公共古建筑地基不受雨水侵蚀
B.便于加强对涝池设施的日常维护
C.避免引水设施公共用地被侵占
D.提供传统文化的展示空间

10 . 安徽省西部山区某地靠山临河,村庄布局在山前台地,农田分布在河谷两侧,后山缓坡开辟梯田种茶,山上分布森林,过去(30多年前)河流上临时架设季节性木桥,并泊有渡船,夏季河堤上经常可以见到水车(下图),这些景观体现了人们的生存智慧(现水车、木桥、渡船均为仿制展示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季节性拆除木桥是为了(     
A.防洪排涝B.方便行船C.减少损失D.灌溉农田
2.当地水车使用率较高的时段(     
A.悉尼高温多雨B.纽约炎热干燥C.马赛温和多雨D.武汉高温少雨
3.当地船运开始繁忙时节(     
A.华北地区春旱B.江南地区少雨C.东北地区多风D.西南地区干燥
2023-11-17更新 | 44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