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受大气干湿状况的影响。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调查某山峰时发现,在该山峰的部分地区,由于水汽凝结放出潜热,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会发生变化(下图)。


(1)确定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变化的坡向和部位,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分析与迎风坡相比,同一海拔背风坡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3)如果该山为西北干旱地区某山脉,从图中①②③处选出植被更茂盛的一处,并说明理由。
2018-09-29更新 | 40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生态脆弱。辽、金时期塞罕坝水草丰沛、林木茂密,兽禽繁集,被称作“千里松林”,树曾是这里最平常的东西,樟子松便是这里的典型树种。公元1681午,康熙在此覆立“木兰围场”。清末,由于国力衰微,围场被开围放垦。到解放初期,这里的树已经变成最稀罕的东西。新中国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为了恢复这里的往日生机,塞罕坝三代人花55年时间筑就了这里百万亩人工林海,使塞罕坝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使其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活标本。现如今,塞竿坝葱郁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下图示意塞罕坝机械林场位置,表为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前后对比表。




(1)说明塞罕坝区域自然环境过渡性特征的主要表现。
(2)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区域生态功能。
(3)塞罕坝林区典型原生树种是樟子松,试推测其生长习性。
2018-05-13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高三五月训练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雪岭云杉为多年生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气候,我国新疆天山的南北坡,昆仑山西部、准噶尔西部山地均有分布,主要在海拔1400米到3800米的山区与河谷,树高达50-60米,树冠狭长,主干粗壮笔直。其中甲地雪岭云杉成活率高,分布面积最大,很多树木在五百年以上。当地人都把云杉林奉为“神树圣林”。
材料二     中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对云杉林进行持续长达20年跟踪研究发现,云杉的年轮在变宽,生长速度在加快。
材料三     下图我国云杉林甲地区示意图。

(1)分析甲地云杉林生长快、成活率高的原因。
(2)从生态功能和当地人生产活动的角度分析当地人把云杉林奉为“神树圣林”原因。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测近年来云杉的生长速度有所提高的原因。
2017-12-2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文综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山地为(  )
A.秦岭B.南岭
C.长白山D.台湾山脉
2.该山地1 800 m以上的岳桦林是一种匍匐状生长的森林,以下不属于其生长习性的是(  )
A.耐旱B.耐寒
C.抗风D.耐贫瘠

5 .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读下图“非洲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肯尼亚山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A.750米B.2700米
C.2200米D.5000米
2.①处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6 . 竹子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生长快,生物量大,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竹子在中国更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着悠久的种竹、用竹、吃竹、咏竹的历史,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竹子有如此浓重的情愫。
材料一 亚太竹区分布图

材料二 世界主要产竹国竹类种数对比图(图1)及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对比图(图2)

材料三、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还能“攻城略地”。
(1)读亚太竹区分布图,判定出竹子主要的生长习性。
(2)根据材料二,说出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并分析原因。
(3)江西宜丰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竹产业发达,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说出其担忧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森林生物量最丰富(只考虑纬度因素)的是
A.大兴安岭B.太行山C.西双版纳D.长白山

8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双版纳位于100°16′E—101°50′E和21°10′N—22°24′N之间,这里地形复杂,有大片原始热带雨林,享有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材料二   橡胶林——绿色沙漠。西双版纳全州植胶总面积从1988 年的116万亩增加到了615万亩。胶林具有独占性,为了保证橡胶林的产量,需要控制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尽量扩大间距。橡胶种植过程:砍伐烧尽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种幼苗——除去再次生长的植物(往往使用光谱性除草剂)以保证橡胶树健康生长——5-6年后开割橡胶。

材料三   下图为西双版纳气温和降水量图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西双版纳成为“植物王国”的主要自然原因。
(2)结合二则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发展橡胶种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结合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种植橡胶前后气候的变化。
9 .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水库和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890mB.1030m
C.1210mD.1300m
2.该地区山地阳坡植被稀疏,原因是( )
A.气温低B.风速大
C.土壤贫瘠D.水分条件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