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图甲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8

6.5

7.5

8.5

9.4

9.6

10.2

9.9

8.7

7.6

6.3

5.8

8.1

8.7

9.6

10.5

10.7

11.2

10.2

9.5

8.9

8.8

8.1

8.0

(1)简述图甲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
(2)分析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差异的原因。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2023-04-09更新 | 623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2.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
2023-01-22更新 | 332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针C.针阔叶混交林D.针叶林
2.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
2022-12-31更新 | 66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安仁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带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
(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3)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2-10-17更新 | 557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黄冈市2018春期末调考试卷高一地理试题

6 .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2.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
3.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
2022-10-02更新 | 650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育英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
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09-08更新 | 309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新高三起点考试地理试卷
8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多瑙河流域简图。


材料二:多瑙河是欧洲第2大河,也是欧洲极为重要的一条国际河道,流经10个中欧及东欧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全长2857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有大小300多条支流,平均流量为6500立方米/秒。

材料三:芦苇,禾本科。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多瑙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芦苇产区,该区域的罗马尼亚的芦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


(1)简述多瑙河上游甲地河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分析多瑙河三角洲芦苇广布的原因。
(3)多瑙河年通货量巨大,高达上亿吨,请解释其原因。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属于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流域面积为38平方千米,长约14千米,年降水量575.9毫米,年均水面蒸发量1732.9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使得土壤水分成为限制该流域植被生长的重要条件。该流域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分为平稳期、波动期、积累期和消退期4个时段,其中7—8月为土壤水分积累期。该流域植被主要为刺槐、油松、侧柏等乔木,以及丁香、连翘、胡枝子等灌木。考察中发现,丁香林地9月份0~130厘米土壤平均含水量整体较刺槐和油松林地高。下图示意蔡家川流域位置与范围。下表示意刺槐、油松和丁香林地的基本情况。




(1)简述该流域的地貌特征。
(2)分析该流域7—8月为土壤水分积累期的气候原因。
(3)与刺槐和油松林地相比,分析丁香林地土壤平均含水量整体较高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45°N—70°N的寒温带地区,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指出北方针叶林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的原因。
(2)解释林火过后15年内土壤造成植被生产力升高的原因。
(3)说明林火过后初期林内气候环境的变化。
(4)推测林火过后林内苔藓、喜阴及喜阳植被的演替顺序及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