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地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植被类型为(     
A.温带草原B.热带草原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
2.图中树干粗大,主要是适应了当地(     
A.四季分明环境B.干湿季交替环境
C.终年炎热干燥环境D.全年温和多雨环境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mm(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材料二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mm,年均温约21℃。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3)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合适的季节(当地)并分析原因。
(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1-29更新 | 711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8届高三零诊文综-地理试题

3 .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
2.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023-11-11更新 | 1073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黄土高原荒山顶部植树,最初几年生长良好,随后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后调整为山腰平缓地带植树,获得成功。荒地造林后地表温度有明显变化,森林的反照率和蒸散发(蒸腾和土壤蒸发)是影响地表温度的主要因素。图a示意黄土高原造林后地表温度的变化,图b示意黄土高原造林后在不同季节反照率和蒸散发的变化。


   
1.黄土高原造林后,地表温度(     
A.总体上升 白天升温幅度大B.总体上升 夜间升温幅度大
C.总体下降 白天降温幅度大D.总体下降 夜间降温幅度大
2.黄土高原造林后,白天地表温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地表吸收热量增加B.蒸散发吸热量增加C.植物反照率减少D.土壤储水量减少
3.黄土高原山丘顶部所植树木后期出现了大量死亡,主要是因山丘顶部(     
A.年降水量减少B.土壤肥力下降C.地下水位降低D.太阳辐射增强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B.湿润C.寒冷D.炎热
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2023-02-22更新 | 874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下图)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为主。每年4~6月该地沙漠风沙活动强盛,冬季冻土发育广泛。沙垄间的暗色是被藻类、苔藓、地衣等植物固定的沙面。这些植物中有一类是当地特有的“短命”草本植物,它们分布广泛,每到春季的后两个,短命植物迅速萌发开花,沙漠里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冬季的雪景、春季的鲜花、夏季的绿灌各有特色。




(1)指出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共同的降水特点,并简析准噶尔盆地降水较多的原因。
(2)分析沙漠里的短命植物能迅速萌发开花并完成生长发育过程的条件。
(3)有几位旅行者拟在5月份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进行科学考察。他们准备了GPS、墨镜、面罩、防寒衣物等物品。请阐述旅行者准备墨镜和面罩的理由。
2023-01-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针C.针阔叶混交林D.针叶林
2.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
2022-12-31更新 | 66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安仁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9 .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2.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
3.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
2022-10-02更新 | 650次组卷 | 40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
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09-08更新 | 309次组卷 | 27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