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图甲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8

6.5

7.5

8.5

9.4

9.6

10.2

9.9

8.7

7.6

6.3

5.8

8.1

8.7

9.6

10.5

10.7

11.2

10.2

9.5

8.9

8.8

8.1

8.0

(1)简述图甲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
(2)分析图甲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差异的原因。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2023-04-09更新 | 623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B.湿润C.寒冷D.炎热
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2023-02-22更新 | 874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卷

4 .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2.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
2023-01-22更新 | 332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有“海底森林”“海岸卫士”的美誉,生态价值巨大。淤泥沉积的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砂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红树林植物往往从枝干上长出众多树根,盘根错节,扎入泥滩里。图a所示区域沿海有大面积的红树林分布,近年来破坏严重。图b为红树林根系图片。



(1)分析该地沿海适宜红树林生长的自然条件。
(2)分析红树林根系形态形成的原因。
(3)简述当地为保护红树林可以采取的措施。
2023-01-1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文)

6 . 塞罕坝(下图)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10~1939.9米,是滦河的发源地。该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自1949年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其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罕坝造林异常艰难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气温低②土壤酸性强,肥力差
③距冬季风源地近,风沙大④气候干旱,易发生森林火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塞罕坝林区对京津地区的影响是(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涵养水源D.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3.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A.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迫于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经济活动D.干旱的气候特征

7 .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2.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
3.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
2022-10-02更新 | 650次组卷 | 40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8 .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
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09-08更新 | 309次组卷 | 27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林隙是指群落中1株以上林冠层(主林层)树木死亡而形成的将由新个体占据与更新的空间。下图示意广西弄岗(106°42′~107°04'E,22°13′~22°39N)等高线地形和林隙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弄岗的主要地形特征是(     
A.地势中部高,水系呈放射状B.地势低洼,石灰岩峰丛广布
C.低矮高原,地势平坦D.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
2.导致图示地区东南部多分布较大林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壤层浅,树木易倒伏B.阴雨天多,光照条件差
C.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D.位于山脊,地质灾害多
2022-02-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19-20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从世界植被分布上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都是热带雨林B.北回归线经过地区都是荒漠
C.地中海周围多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澳大利亚森林植被面积最大
2022-02-15更新 | 195次组卷 | 6卷引用: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1)(中图2019版必修一)-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