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1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3-07-27更新 | 142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墨石公园位于我国四川省甘孜州境内,该公园里有一处形态奇特的变质岩石林—“糜棱岩石林”。该石林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带的空间分布一致,周围都是坚硬的砂板岩,只有组成石林的糜棱岩呈现粉末泥状。这里的石林有柱状、尖棱状等多种形态,不同形态的石林代表着不同发育阶段。下图为墨石公园位置示意图及糜棱岩石林景观图。



(1)简述墨石公园糜棱岩的形成条件。
(2)推测糜棱岩石林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
(3)依据外部形态特征,推测构成柱状和尖棱状石林的糜棱岩遭受侵蚀程度的差异以及糜棱岩石林未来的演化趋势。

3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城市化过程,图中排序依次是(     
A.a-d-b-cB.a-c-d-bC.d-b-c-aD.c-d-b-a
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对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生物和环境演变有着重要的作用。树木保存为化石的条件极为苛刻,树木成为化石的几率非常小。新疆木化石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以中晚侏罗纪沉积地层为主。新疆奇台县将军戈壁的石树沟木化石群储量最大,为世界第二大木化石群。现在新疆大面积的森林早已不复存在。左图为奇台县硅化木景区,右图为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地区景观。



(1)根据木化石证据可推断中晚侏罗纪奇台县石树沟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说明当时环境特征:______
(2)现代古尔班通古特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其植物形态和结构能适应长期___的环境特点,叶片___,以减少蒸发;根系___,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3)从侏罗纪到现代,植被类型的变化说明了当地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___。根据植被演变的过程,可以推测当地曾经有段时间出现过大面积的___(植被类型)。

5 . 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注入咸海。下图是按旬统计得到的阿姆河产流区(产生径流的区域)1951-2005年的降雨和降雪量以及融雪、融冰产水量的年内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降雨产生的径流集中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融雪产流期较长的最主原因是该产流区(     
A.降雪量较大B.相对高度大C.气温回升慢D.冰川数量多
3.近年来气候变暖,阿姆河产流区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其原因是(     
①蒸发加强②下渗增多③融冰减少④降雪减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03-09更新 | 7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和干燥的西风对湖泊水位波动影响显著。此外,植被覆盖、径流以及冻土也对青海湖水位变化产生一定影响。图1示意1979~2015年青海湖水位变化,图2a、b分别示意1979~2015年青海湖流域内夏季风指数和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1)描述1979~2015年青海湖的水位变化特征。
(2)据图2,分析1999~2015年青海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指出1999~2015年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及其依据。
2023-12-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面图1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1中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分别形成的地质年代。
(2)下列关于甲处化石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描述符合的是____(填序号)。
①可能是鱼类化石②被子植物繁盛③可能是鸟类化石④阿尔卑斯山脉形成⑤是重要的成煤期
(3)结合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指出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4)指出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
(5)甲处若有煤层,推测其形成时当地的古地理环境。
2023-12-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第二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指土壤有机物质中的碳元素的含量,是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流域。研究发现,区域耕地土壤以粉壤土、壤土和砂壤土为主,不同海拔的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受降水影响小。左图示意一江两河耕地土壤有机碳采样点分布,右图示意耕地土壤有机碳随经度(图a)、纬度(图b)和海拔(图c)变化趋势。

(1)指出该区域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趋势。
(2)分析该区域海拔对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与粒径较大的砂土相比,分析粉壤土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有利影响。
2024-06-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年楚河流域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支干流(下图),农业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西藏粮仓”之美誉,1977年曾创下我国冬小麦亩产985公斤的最高记录。2019年暑假,西藏藏南谷地地理研学团在日喀则,发现日当地农村地区一大怪“牛粪饼是宝墙上晒”(下图)。查阅资料发现:当地农村藏民有捡拾散碎的耕牛粪便与小麦、青稞等干秸秆调和后制作牛粪饼作燃料的传统习俗,牛粪饼在生火做饭、冬季取暖、烧制特色传统美食、婚庆、藏医、祭祀等当地藏民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更承载着人丁兴旺、勤劳富裕、百年好合、吉祥圆满等传统文化的象征。但调查走访发现:近年来,日喀则地区农村藏民们墙上晒的牛粪越来越少,这一传统习俗和文化有逐渐消亡的趋势。



(1)与华北平原相比,日喀则年楚河流域冬小麦单产更高,分析其成因。
(2)分析当地藏民选择牛粪饼充当燃料,并晒上墙这一奇怪传统习俗的原因。
(3)藏民制作牛粪饼传统习俗已延续上千年,而今却正呈逐渐消亡趋势,分析其成因。
(4)评价当地藏民制作牛粪饼日趋减少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2023-08-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2022年10月13日我国在太原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5卫星,标志着中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首次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监测能力,成为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的新利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利用“环境减灾二号”05星能够(     
A.监测灾害变化B.分析灾害成因C.预测灾害趋势D.控制灾害发生
2.“环境减灾二号”05星可为灾害监测预警、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评估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若需对灾情调查评估,还应借助何种地理信息技术(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
2023-02-08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