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是描述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的重要指数,其指数为正值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维持,导致全球变暖;负值会形成拉尼娜现象,导致全球变冷。相关专家整理得到我国梅雨长期趋势与北太平洋多年代际变化指数的逐年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正常的梅雨天气期间往往呈现(     
A.冷湿多雨B.高湿闷热C.干湿交替D.狂风暴雨
2.图示后期的PDO指数为正值期间,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我国气候向冷冬热夏演变B.热带气旋对我国影响增多
C.赤道太平洋海水西暖东冷D.赤道太平洋东部海面偏高
3.PDO从负值向正值转折后全球变暖显著,而长江梅雨减少趋势仍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副热带地区大气收缩B.陆地空气中水汽减少
C.副热带高压脊北移D.大气饱和湿度下降

2 . 日照时数倾向率反映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下图示意1976-2018年中国某地区各月日照时数(h)及日照时数倾向率(h/1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6--2018年,该地区日照时数倾向率的变化(     
A.总体波动上升B.春季小于夏季
C.1-3月份增速最快D.季节差异不明显
2.与7月份相比,该地5月份日照时数更长主要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大B.白昼时间长
C.阴雨天气较少D.空气湿度大
3.该地最可能位于(     
A.广东省B.浙江省C.山西省D.青海省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西坡,由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上游河谷降水丰富,森林、草原、雪山相互辉映。下游流经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由于河床浅,河流时常改道,形成面积较大的入湖三角洲(如图)。伊犁河下游胡杨林沿河岸伸展,远离河道的地区植被稀疏,沙丘活化,成为东亚冬春季节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图为哈萨克斯坦东部区域图。



(1)说出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2)分析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之间的水循环过程。
(3)简述伊犁河三角洲面积广大的原因。
2023-11-08更新 | 62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4 . 熟化是通过耕种、定向培育,将自然土壤转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且肥沃的土壤的过程。我国东北的黑土、南方的红壤经熟化都可成为水稻土。下图左为自然土壤与水稻土结构示意图,下图右为黑土、红壤和水稻土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自然土壤相比,水稻土(     
A.枯枝落叶层增厚B.不含腐殖质C.肥力水平上升D.结构更简单
2.经过熟化,水稻土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发生的变化表现为(     
A.表土层紧实,提供农作物扎根立足条件
B.母岩层变薄,阻断有机界与无机界联系
C.耕作层浅薄,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D.犁底层紧实,提高保水保肥的能力

5 . 图1为“我国西北地区蔬菜大棚的景观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的塑料薄膜可以(     
A.增强①,对大气保温B.阻挡②进入蔬菜大棚
C.阻挡③,减少降温幅度D.减少④,保持水分
2.图2中(     
A.④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B.③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②的大部分被大气直接吸收
D.①在多云的白天作用更明显

6 . 红宝石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岩浆侵入大理石(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内部,经过长时间复杂置换作用而成的。下图是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示火山灰状态为常年扩散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最可能位于(     
A.亚洲东部B.北美洲西部C.欧洲西部D.大洋洲东部
2.红宝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置换作用
C.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D.置换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沉积作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塔哥尼亚山脉又称“巴塔哥尼亚安第斯山脉”,属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北自35°S起,南至火地岛。山体切割破碎,多山间洼地和冰成湖泊,冰川侵蚀地貌发育。山脉东部为中央大高地,逐级下降到海拔l000米,以陡峭的悬崖急剧地落入大西洋中。高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高大的林木几乎难以成活,只生长矮小的灌木,且都几乎倾向一侧。高地地区多以外流河为主,河流清澈,水生生物很少。下图为巴塔哥尼亚山脉地理位置及东部中央大高地河流分布示意图。


(1)简述巴塔哥尼亚山脉冰蚀湖发育的过程。
(2)从河流水文特征角度,分析中央大高地地区河流水生生物很少的原因。
(3)推测中央大高地地区只生长矮小灌木的原因,并指出灌木“倾向一侧”的方向及原因。
2024-03-01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北部某村地下水丰富且埋藏较浅,土壤中水分过多,影响农业生产。在古代,当地百姓独创出“合瓦地”。人们在“合瓦地”上种植品质上乘的早熟特色产品———济渎红蒜。红蒜一般在10月初播种,次年5月中下旬收获。近几十年来,由于“合瓦地”年久失修、暗渠逐渐干涸,红蒜品质下降,部分蒜农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下图示意“合瓦地”建造过程与结构。

          

(1)“合瓦地”缓解了当地土壤水分过多和干旱对红蒜生长产生的威胁。请说明其原因。
(2)指出红蒜越冬时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并从“合瓦地”改善土壤温度角度分析红蒜早熟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当地部分蒜农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的行为?请表明态度并说出两点理由。
2023-06-21更新 | 3699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新高三7月)摸底月考地理试题
9 . 麦兹巴赫湖是典型的冰川堰塞湖。2022年6月,湖泊不断接纳上游冰川融水,并于7月中旬发生溃决。6-7月期间,能反映湖泊冰水沉积物总量变化过程的曲线是(     
A.   B.   C.   D.   
2023-06-19更新 | 4831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新高三7月)摸底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岳冰川常发育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带。冻结在冰川内的各种碎屑物随着冰川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冰川谷缓慢地向下移动。在宽阔的冰川谷地中,冰川体消融的前端常形成由众多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冰碛垄并发育出辫状水系。下图为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



(1)指出冰碛垄堆积物的特点。
(2)说明图中冰碛垄的形成过程。
2022-10-22更新 | 4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两江育才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