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某校地理教师多年来一直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太阳观测,下图为该教师在2022年9月11日11时利用天文望远镜拍摄的太阳照片(危险警示:望远镜观测太阳需加巴德膜滤光),对比过往照片,发现太阳活动有明显增强趋势,预计2025年太阳活动将达高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显示的是太阳结构中的(     
A.日冕层B.光球层C.色球层D.核心层
2.以下关于2025年的预测可能性最大的是(     
A.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增收B.有线电视信号屡屡中断
C.对流层大气电磁扰动强烈D.全球极端天气现象增加

2 . 下图为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B.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C.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D.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B.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C.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D.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3.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是流动人口主要聚集地,人口迁入给这些城市带来的影响有(     
①减少了当地居民收入②增加了公共设施负担③降低了老年人口比重④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24-04-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   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下表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纬度

3~5月

6~8月

9~11月

12~2月

总计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0°~30°N

0

0

0

0

0

0

0

1

0

1

30°~40°N

5

24

25

21

0

1

3

12

33

58

40°~50°N

132

151

10

12

1

5

27

49

170

217

50°~60°N

34

22

3

5

0

0

3

7

40

34

60°~70°N

16

1

0

6

1

0

0

1

17

8

1.下列地区中,融雪洪水灾害多发的是(     
A.尼罗河流域B.中南半岛C.北冰洋沿岸D.亚洲中部
2.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①春季地表积雪较多 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 ③秋季气温低于春季 ④ 秋季雨水少于春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
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2023-06-13更新 | 6725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中国目前耕地非粮化率约为27%,呈现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西南地区耕地非粮化率高达46%。近年来,四川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以省会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地区,各项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问题突出,且耕地非粮化种植行为凸显。下图示意2000—2019年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时序演变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演变可反映出(     
A.耕地非粮化面积增长幅度较耕地非粮化率大B.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变化趋势相反
C.耕地安全保障逐渐提高D.粮食安全保障压力增大
2.影响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作物替代传统粮食作物
②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复种指数下降
③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行业
④耕地利用强度过大,土壤肥力下降显著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3-15更新 | 967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构造运动D.风沙作用
2.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土壤温度D.土壤水分
3.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2023-06-10更新 | 14080次组卷 | 34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6 . 南极辐合带南界起于南极大陆边缘,北界变动于50°S-60°S之间,是围绕南极的稳定环形锋面带。离开南极地区向北流动的南极表层冷水与向南流动的温暖的大洋水在这里相遇,构成了世界各大洋中最重要的界线之-南极辐合带。下面两幅图分别为南极辐合带示意图(图甲)和4000年以来南极辐合带的摆动趋势示意图(图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气压带中,与南极辐合带的形成原因类似的是(     
A.副极地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2.下列因素与南极辐合带的位置无关的是(     
A.全球气候变化B.南极海冰分布C.太阳直射纬度D.大气降水量
3.南极辐合带表层海水流动方向及主要原因是(     
A.呈顺时针,受盛行西风影响B.呈顺时针,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C.呈逆时针,受盛行西风影响D.呈逆时针,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流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重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市外外来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规模“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净流出人口规模保持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得以改善。

材料二:下表示意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年龄段18岁及以下19-20岁30-59岁60岁及以上
长期占比%6.929.348.415.4
短期占比%3.631.954.210.3

材料三:下图表示2018年重庆全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的占比。

(1)读材料二,指出重庆市流入人口的总体年龄特征。
(2)据材料三,简述重庆市人口外出目的地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大量外来人口对重庆产生的影响。

8 . 唐代诗人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有“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诗句。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下面小题。



1.“人迹板桥霜”景象最可能形成在(     
A.多云微风的子夜B.晴朗微风的凌晨C.晴朗微风的子夜D.多云微风的凌晨
2.出现“人迹板桥霜”景象时(     
A.①强③弱B.②强④弱C.③弱④强D.②强④强
9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时间短,降水少,年降水量在150mm600mm之间,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

材料二: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周围地区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

材料三:下图为黄河径流量图、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和法国示意图。


(1)黄土高原的黄土层自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逐渐____(变粗/变细),理由____
(2)读宁夏平原的“地质构造剖面图”,判断其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___,其形成具体过程为____
(3)下列区域,地质构造与宁夏平原所在区域类似的是(     )。
A.华山B.珠江三角洲平原C.华北平原D.渭河平原
(4)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其引用黄河水进行灌溉,是重要的农业区。根据径流量图,判断黄河的汛期和对应的补给来源:____汛、____补给;____汛、____补给。
(5)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与法国西部地区相比,分析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的气候优势。
2023-11-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零食很忙是一家专注线下的零食连锁品牌,总部位于湖南长沙,主打零售量贩连锁主张好吃不贵,服务于普通百姓消费群体,现已成为零食行业的领军者。下图示意零食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完成下列小题。

1.2019年11月零食很忙门店标准化推行的主要目的(     
①提升品牌形象 ②限制门店规模 ③创新营销方式 ④规范管理流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零食很忙零食好吃不贵的关键原因是(     
①薄利多销 ②厂商直供 ③种类多样 ④品牌溢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