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5 道试题
1 . 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分两个大组到我国各地研学旅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大组把考察我国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是第一大组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1)某同学归来展示了黄土地貌景观照片①,该照片是在图1中____地拍摄的,形成该地貌主要的外力作用是____。该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请从气候、土质、地形角度解释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____
(2)孙同学考察了“魔鬼城”之称的雅丹地貌,突遇沙尘暴。你认为孙同学拍摄的照片中最可能有图____(填数字),图示该地貌景观主要是____作用形成。
(3)图1中,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赵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图____(填数字),该照片是在图1中____地拍摄。该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均有表现,在地表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常形成____等景观,往往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材料二:第二大组主要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


(4)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写出对应的植被类型。
   
甲:____乙:____丙;____
丁: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5)从甲→乙→丁的景观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____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____其中,甲地和乙地相比,景观季节变化更明显的是____地。
(6)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丁地“黑土”(颜色呈暗黑色)广布,土壤肥力较高。试从生物和气候角度推测该土壤的主要成因。
2 .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左图)示意图。



(1)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由于某些原因,环节②增加,则环节①_________________(增加、减少)
(2)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____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林。
(3)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_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因为该坡属于_____________(阳坡、阴坡)
3 .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而来自太阳的辐射是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过程的能量来源。大气层作为太阳辐射到近地面的必经之路,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保温的同时实现自身受热。根据下列材料,问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如左图,甲、乙纬度相同海拔不同。

材料二   如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材料三   2021年10月31日白天,陕西省陕北地区阴天,关中和陕南地区多云转阴天,大部分地方有小雨:夜晚,陕北地区晴天,部分地方有霜冻,关中地区阴天,陕南大部分地区有小雨。霜冻是指在晚秋或初春时节,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或近地面辐射,使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导致农作物受害的一种气象灾害。而人们常常采用在农田里灌水、夜间嘴烟雾等方法预防霜冻。


(1)根据材料一,图示辐射量的大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读“中纬度大陆东岸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若此图表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则此时(     
A.甲处气压较乙处高B.乙处气温较甲处低
C.此时正值白昼D.甲乙之间吹海风
(3)2022年1月汤加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喷发,火山灰遮天蔽日,根据材料二,当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空中时,会导致该地区的(     
A.A增加B.B减少C.C增加D.E增加
(4)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说明陕北部分地区31日夜晚有霜冻的原因。
(5)请从农田灌水和夜间喷烟雾两种方法中任选其一,解释其防霜冻的原理。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海湾及同一海湾的不同位置,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差异,海冰面积及其变化有一定差异,辽东湾在渤海中冰情最重,冰期最长。渤海海冰因盐度较低,是海水淡化和利用的良好材料,但成本较高,下图为2017-2018年渤海海冰面积变化示意图,其中初冰期为2017年12月末,融冰期为2018年2月末。



(1)分析说明与渤海湾和莱州湾相比,辽东湾冬季海冰冰情最重的原因。
(2)据图指出辽东湾海冰融冰最晚的地区,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有人建议,可以尝试用海冰覆盖渤海沿岸盐碱地,从而改造良田。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2021-12-08更新 | 52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面积为2.57万km²,人口约有527万。岛上东北部的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活火山,2007年以来已喷发20余次。岛上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较好,但时常受森林火灾的困扰。下图为西西里岛地形图。



(1)简述该岛屿的地形特征。
(2)分析火山灰导致周边地区昼夜温差减小的原因。
(3)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试对此成因作出解释。

6 . 由于精确农业优点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下图为“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主要反映出:
A.工业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B.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C.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D.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2.下列目的,借助精确农业系统不能实现的是
A.合理施肥B.农产品品质鉴定C.作物估产D.土壤状况调查
3.根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借助的重要手段是:
A.GPSB.GISC.RSD.数字地球

7 . 下图示意威海某中学研学小组在某时刻拍摄的海滨风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示意图能解释图中现象成因的是(     
A.B.C.D.
2.海陆风对沿海城市的影响是(     
A.带来特大暴雨B.带来风暴潮C.调节气温D.加剧潮汐
2023-04-08更新 | 4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选择题变式题

8 .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①和③工程的运输方式,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水陆联运C.高压输电D.航空运输
2.④工程可能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成因是沿途(     
①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上升   ②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冬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3.②工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风寒效应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风寒效应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该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2016-10-2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省五市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10 . 由于流水作用而形成的河流拐弯地貌成为蛇曲。一般情况下,蛇曲形成的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落差小;地面物质软硬、松散适度。下图示意蛇曲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蛇曲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蛇曲地貌处的流水作用为(        
A.凹岸和凸岸都侵蚀
B.凹岸和凸岸都堆积
C.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D.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3.蛇曲地貌是由于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下列湖泊成因与牛轭湖相同的是(        
A.火山湖
B.断陷湖
C.堰塞湖
D.构造湖
2017-02-23更新 | 5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山西省孝义市高三上期末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