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8 道试题
1 . 棕榈油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材料一: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其棕榈果肉可榨棕榈油,主要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等。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主产区在苏门答腊岛;棕榈油出口以原油为主,棕榈油精炼及成品加工产业还比较薄弱。自2020年起印度尼西亚只允许30%的棕榈原油出口。

材料二:苏门答腊岛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苏门答腊岛岛上居民抽干泥炭沼泽森林的水分,焚烧原始林地,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

(1)根据材料,说明印度尼西亚种植油棕榈树的优势自然条件。

1____、2____、3____4、____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对苏门答腊岛当地气候产生的影响。
(3)将原有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会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关于其成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减慢B.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
C.湿地森林面积减少,固碳作用减弱D.原始林地焚烧,碳排放量增加

(4)影响棕榈油加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根据材料,推测印度尼西亚限制棕榈原油出口的原因____
(5)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2023年下半年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并将持续到春季。据图2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导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____(增多/减少),并运用海—气相互作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

(6)卡里马塔海峡洋流受风向影响,流向季节变化明显。7月,一批棕榈油通过货轮从雅加达出发,经过卡里马塔海峡,途经南海出口到中国。该轮船航行方向与海水运动的关系为____(A顺水B逆水)。此时,爪哇海海水水温偏高,海水盐度偏____(A低B高)。
(7)中国是全球棕榈油第二大进口国,进口量已占中国植物油消费比重的1/5以上,且高度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阐述中国保障植物油供给安全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2023-12-13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壶穴是一种常见的河床微地貌,是基岩河床下切的方式之一。在雷州半岛某河的河床上,分布着众多火山凝灰岩河流壶穴(图a)及火山弹。火山凝灰岩是由火山灰及火山碎屑物质等形成的岩石,往往夹杂着火山弹。由于火山弹和火山凝灰岩的性质差异,在水流下切作用下,河床上逐渐形成深浅不一的壶穴。图b为壶穴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示意,图c为该河流部分河床的等高线地形图及壶穴空间分布示意。



(1)归纳图示区域壶穴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该区域壶穴内壁多呈层状,解释其原因。
(3)对图b所示壶穴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按照先后顺序排序,并据此推测火山弹和火山凝灰岩的岩性差异。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典的原住民有着游牧驯鹿的传统,每年在斯堪的纳维亚山高山牧场和瑞典东部的牧场之间转场,入冬时先在东部低矮的山坡放牧,然后逐渐转向山谷,并在山谷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地衣是驯鹿冬季重要的食物,包括地面地衣和树栖地衣。当积雪覆盖时,驯鹿会用蹄子刨雪觅食。由于积雪条件的差异,牧民初冬在成林下放牧,冬末在幼林下放牧。近些年,瑞典大量林业公司的林场占据了驯鹿游牧的空间,速生林的高频伐木影响了驯鹿的食物来源,伐木的残留物也随意落在地面。驯鹿冬季觅食行为也会造成幼苗损伤,林业公司和牧民的矛盾加剧。下图示意瑞典驯鹿游牧范围。

(1)分析冬季牧民放牧方向自山坡向山谷逐渐转移的原因。
(2)牧民初冬在成林下放牧,冬末在幼林下放牧,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说明驯鹿冬季觅食对幼苗的不利影响。
(4)为实现驯鹿放牧和林场经营的共赢,请从以下两个方面选择其一,对瑞典林场经营提出合理建议。
方面①:保护驯鹿的营林方式
方面②:保护幼苗的放牧方式
2023-08-0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六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4 . 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逸散层
2.过冷液滴没有凝结成冰晶的原因,可能是该区域空气中缺少(     
A.水汽B.低温环境C.凝结核D.低压环境
3.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A.距离太阳较远B.距离地面较远C.距臭氧层较远D.距电离层较远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伯特盆地位于东非大裂谷西支,截至2017年初,阿尔伯特盆地发现油气田18个。盆地下层以湖泊相夹砂岩泥页岩为主,形成于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早期,其间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水系丰富,该层具有盆地形成油气资源所需的最重要的烃源岩(指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其形成需要具备的是含有大量有机质并达到转化成油气的温度条件);盆地上层形成于上新世早期一更新世早期,由于这期间湖面升降频繁,三角洲相砂岩和湖泊相泥页岩互层形成良好的储盖匹配。下图为阿尔伯特盆地岩层垂直剖面图。



(1)分析夹砂岩泥页岩发育成阿尔伯特盆地主要烃源岩的优势条件。
(2)说明阿尔伯特盆地油气矿藏主要储存于砂岩层中的原因。
(3)推测阿尔伯特盆地油气资源富集成矿的过程。
(4)解释阿尔伯特盆地油气成藏过程中内力作用的重要性。
2022-05-09更新 | 93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四模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年降水量250-440毫米,降水季节和年际变率大,常发生旱灾和涝灾,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


材料二 沙柳形如火炬,较耐旱,喜水湿;抗风沙,耐一定盐碱,耐严寒和酷热,具有“干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涝淹不死”的“五不死”特性。加上它成活率高,适应性强,是固沙绿化的不二之选。沙柳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习性。用刀齐根砍下的沙柳,等待来年春天就能继续发芽生长,越砍越旺。如果不去砍掉长成的枝干,到不了7年,它们就会成为枯枝直至死亡。由于“生物质发电厂”这一绿色能源项目的上马,农牧民种植沙柳、绿化沙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材料三  螺旋藻是世界上光合作用能力最强的植物,只要有充足的光和二氧化碳,一个细胞可以分裂成240亿个!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察汗淖尔湖里生长着世界上最具营养价值的螺旋藻,作为平衡人体酸碱的最佳食品保健品行销全球。

材料四 “以‘治沙、新能源、螺旋藻’为核心的沙、林、电、藻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是 ‘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治沙模式,也被称为‘三碳经济’模式。”


(1)根据材料一分析毛乌素沙地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沙柳成为“固沙绿化的不二之选”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三碳经济模式”的产业链的构成及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约在1.7亿年以前,由于南美洲板块向西漂移,纳斯卡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俯冲到南美板块下方,来自地幔的岩浆大量侵入,先是形成了南美洲西部边缘的火山弧。约在6600万年前的新生代,安第斯山开始隆起并进入“疯长期”,形成高大的安第斯山系。巴塔哥尼亚位于阿根廷南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荒漠直抵东海岸。这里风力强盛,尘暴不断,素有“风土高原”之称。然而,大约在1亿年前,该地区气候潮湿,森林茂密,巨大的树木直插云霄。

材料二: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看不到一丝生机,但在沙漠中惊奇地发现大片保存完好的石化森林。沙漠中有多条通向大西洋的河流,河水清澈湍急,水生生物极少。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

材料三:南美洲南部地形与河流以及石化森林景观见下图。



(1)说明巴塔哥尼亚形成“风土高原”的原因。
(2)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3)请你对“河中生物极少”做出合理的解释。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2020-07-15更新 | 139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冲刺模拟考试(二)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里茶道是清朝时期山西商人们开辟的,万里茶道南起我国武夷山市下梅村,北到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全程约 4760 千米,其中水路 1480 千米(河口—唐河),马车运输(唐河—张家口)和驼运(张家口—恰克图)3280 千米。当时汉口是中国茶叶的最大集散地,恰克图有数百家中国茶行,位于茶道沿线的城镇也日益繁荣,清朝末期由于开辟了沿海港口到汉口的水运通道和北京至汉口的铁路,万里茶道逐渐走向衰落。

2012 年,国家文物局将中俄万里茶道沿线的文化遗存定名为万里茶道文化线,并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万里茶道也将重现辉煌。下图为万里茶道路线图。

(1)结合万里茶道沿线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采用多种运输方式的原因。
(2)解释驼队穿越蒙古到达恰克图选择冬季出发而不选择夏季的原因。
(3)简析晋商开辟万里茶道对沿线地区的积极意义。
(4)请你为万里茶道重现辉煌献计献策。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克拉玛依市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西缘,地貌多以戈壁为主。南部的独山子区分布有多座泥火山口。最近几年,泥火山上不断有水和石油涌出地表,或涌动成泉,或汇聚成沼,成为了独特的地质景观。更神奇的是,在荒山上生长着一圈圈绿植的地方,往往都能发现新的石油涌泉。下图示意克拉玛依独山子石油涌泉。



(1)说明该地地貌多以戈壁为主的原因。
(2)分析该地石油涌泉的成因。
(3)试对绿植圈与石油涌泉相伴而生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冰川是指含冰的寒冻风化岩(碎)屑或冰碛物,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沿着山谷或坡面向下缓慢蠕动的多年冻结地质体,由于其形态类似于冰川,但表面通常无裸露的冰体,因此称之为石冰川。石冰川一般分为倒石堆型、岩屑覆盖型、冰碛型、昆仑山型等,其内部含有大量冰体。下图示意冰碛型石冰川演化过程。



(1)推测石冰川主要分布地区,并简述理由。
(2)指出冰碛型石冰川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
(3)研究发现,夏冬季冰碛型石冰川向下蠕动较快,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