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8 道试题

1 .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D.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2.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飞机在平流层底部飞行的主要原因是(     
A.对流强烈,热量充足 B.氧气含量高,便于呼吸
C.大气稳定,云雨少见D.反射无线电波,利于通信
4.我们生活中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发生在(     
A.对流层B.中间层C.平流层D.热层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河南黄泛平原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周边地带。这里曾经生态环境脆弱,多盐碱、风沙。灌溉采用地下滴灌(水通过地埋毛管上的滴水器缓慢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扩散到整个作物根层的灌溉方式),将不同时令作物间种,取得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人们发现每年在7-8月份该地植树成活率高于春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采用地下滴灌技术,滴水器出口处(     
A.水分和盐分含量均增加B.水分和盐分含量均下降
C.水分含量上升,盐分含量下降D.水分含量下降,盐分含量上升
2.不同时令作物间作的生态意义是(     
A.延长地表植被覆盖时间,减轻风沙危害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减少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D.抑制杂草,利于作物生长
3.7-8月份植树成活率高于春季的原因(     
A.光照强B.降水多C.风力小D.病虫害少
2021-03-12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第五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1)图中水循环的各环节中,C是____,I是____(填环节名称)。
(2)图中包含的水循环的类型中,参与水循环水量最大的是____循环,对陆地水体更新作用最大的是____循环。
(3)图中能代表我国夏季风的是____环节(用字母表示)。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图中水循环的____环节施加了影响(用字母表示),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____
2022-02-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臭氧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________
(2)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单项选择题)。
A.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B.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


(3)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层中________层(填名称)。
(4)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_____层(填名称),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   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酸雨危害人类健康     B.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D.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减少
(5)平流层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原因是该层大气以________运动为主。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________ ,原因是该层的________
5 . 完成以下内容。
(1)大气是由干洁空气、________等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有____ 78 %)和____ 21 %),其次是________、甲烷和____等。
氮气: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元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很多复杂化学物质的组成部分。
氧气:大气中含量仅次于氮气的气体,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2)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种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过多会导致”____“。
(3)臭氧:位于____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____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其伤害,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一些列危害。
(4)水汽:影响____变化的重要因素,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023-10-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第二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导学案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20年暑假小明随团队到墨西哥研学旅行,主要研究城市和文化,在研学中发现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带"大草帽",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别宽,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下图为墨西哥地图及大草帽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墨西哥城市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西部、气候B.东部、土壤C.北部、河流D.南部、地形
2.大草帽成为墨西哥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必备用品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处热带,太阳辐射强,大草帽可以防晒②位于东北信风带,大风天气多,大草帽防风
③气候凉爽,大草帽保温作用强,防寒④雨季降水丰富,大草帽便于避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2020年8月25日凌晨3时55分,芒市镇下东村委会硝塘村民小组、干沟田村民小组突发山洪滑坡泥石流,致1人受伤、2人失联(其中1人获救1人遇难),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1.滑坡、泥石流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可能产生的危害有( )
①冲毁、掩埋房屋②造成地表塌陷③威胁交通安全④堵塞河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当滑坡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向滑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B.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C.向滑坡体的下方迅速逃离D.往最近的沟谷处逃离
3.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关于该区域“天坑”等地貌的形成过程,推断可能最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
B.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C.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D.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
2022-02-0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中黄河曾于1194~1855年由江苏北部入海,在江苏沿海发育了宽阔的泥质潮滩及大量的潮沟系统(下图)。潮沟是在沙泥质潮滩上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潮沟的横向运动和溯源侵蚀形成复杂多变的潮滩形态,并对海岸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潮沟发育较为典型,主要由于该地(     
A.植被覆盖密B.地形坡度大C.泥沙淤积多D.河流侵蚀强
2.潮沟的发育会(     
A.破坏海堤B.加重滨海地区的涝灾
C.利于围垦D.阻碍渔船停泊和出海
2023-01-25更新 | 143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1

9 .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市2019年酸雨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的酸雨(     
A.春季频率最高,秋季最低
B.夏季强度最大,危害最强
C.冬季频率最小,危害最弱
D.酸雨强度与降水呈正相关
2.夏季酸雨pH值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燃煤需求减少
B.水汽丰沛,起到稀释作用
C.盛行东南风,利于酸性气体扩散
D.空气湿度大,起到沉降作用
2020-10-09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10 .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区域内张掖地区季节冻土路基的稳定性对亚欧大陆运输通道有重要影响,在这些地段进行路基修筑时,路基下部的水分会在毛细作用下向路基上部迁移,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造成路基周期性的冻胀,修建路基合理高度,有利于减少冻胀危害,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路基合理高度升降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下水B.土层厚度C.年均温D.土壤类型
2.一年中路基合理高度最低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1-05-12更新 | 48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专项训练】-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