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80 道试题

1 . 云南省保存有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生物类群,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生物类群分布最为集中、具有全球意义关键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1.与贵州相比,云南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主要是因为(     
A.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B.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
C.地形复杂,垂直差异显著D.开发较晚,人类干扰少
2.冬季昆明气温较贵阳高的原因主要是(     
A.太阳高度差大,太阳辐射强B.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强
C.受偏北气流影响,天气晴朗D.云量较少保温作用强
2022-02-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现象中,具有图中②环节作用的是(     )(选择填空)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C.影响我国的冬季风D.高山冰川融化
(3)按水循环原理,可以使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生明显改变的措施是(     )(选择填空)
A.拦蓄和利用雨水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D.铺设防渗膜
(4)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循环。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     )(双项选择题)。
A.使地表的水体呈现三态变化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C.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D.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3 . 山东省东营市曙光汇泰49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位于黄河三角洲渤海湾海滩,占地约1 500亩(1亩≈666.7平方米),总投资4.1亿元,计划建设工期为2015年至2016年,“渔光互补”模式光伏电站是利用丰富的鱼塘空间资源开发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上层光伏发电,下层利用遮光板为鱼塘养鱼起到遮阳作用,进行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渔光互补”。下图为光伏电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渔光互补”模式对鱼塘养殖的影响是(     
A.提高养殖技术B.利于净化水体C.增加水体饵料D.改变养殖品种
2.该地区建设“渔光互补”模式的优势是(     
A.水域、海滩面积广,地广人稀B.位于港口附近,交通便利
C.靠近大学,便于产学研结合D.工业集中,对电力需求量大
3.“渔光互补”模式光伏电站的建成,对下列产业园区投资吸引力最大的是(     
A.石油产业装备园B.电子及轻型制造园
C.纺织与服装产业园D.高新技术产业园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简图,下右图为焚风形成示意图。焚风,是指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研究发现,冬季,图中甲山脉的东坡焚风多发,且夜晚发生频次高于白天。


材料二:近年来,素有“煤都”之称的大同市聚焦“双碳”目标,在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基础上,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并推动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集群,力争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


(1)描述甲山脉的地理分界线意义。
(2)结合材料一和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石家庄冬季夜晚焚风现象显著的原因。
(3)从地形和植被角度,说明石家庄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4)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本地和京津冀地区的有利影响。
2022-08-02更新 | 47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海域南极磷虾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2022-01-18更新 | 1462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为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示意图。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土壤剖面采样调查,研究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高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图为两地的景观图片。


材料三:2021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的主题是“防止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生产力”。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了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cm的砂石层覆盖,可以防止土壤盐碱化。


(1)图中甲、乙、丙三种土壤剖面,对应干旱气候的是____;从土壤有机质积累条件考虑,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____(甲/乙/丙)土壤最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图中说明____是影响土壤发育的决定性因素;其残体为土壤提供____;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又会转化为____及简单的无机物。
(3)图中内蒙古高原的植被主要为____。与同纬度的内蒙古高原相比,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偏高,试从气候、生物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有________
(4)分析西北地区砂田能防止土壤盐碱化的原因。____
2022-01-21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下由两股空气强烈相向运动,相互摩擦形成的空气漩涡。龙卷风在美国多发于中部地区的春季,但在2021年的冬季(12月10日),下图示地区遭遇了30多场龙卷风袭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龙卷风发生频率东、西部低于中部的主要原因是(     
A.受海洋气团影响,温度低B.海拔高,温度低
C.地形限制了冷暖气团相遇D.地势起伏大,不易形成对流
2.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为(     
①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 ②平原南北延伸,利于冷暖气团交汇
③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冷暖空气交汇频繁 ④春季蒸发量大,水汽供应充足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推测本次龙卷风在冬季集中出现的原因为(     
A.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发生B.极地冷气团势力增强
C.南部暖湿气团大规模北进D.极地气团变性导致对流旺盛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8 . 长江荆江段以藕池河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上荆江属微弯分汊形河道,下荆江属高弯曲流河道,其河流两岸地貌迥然不同。在上荆江两岸分布着决口扇沉积地貌,且北岸决口扇形成时间早于南岸,下荆江北岸牛轭湖地貌明显,下图为长江荆江段河形及沉积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上荆江和下荆江河流沉积地貌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量大小B.人为因素影响
C.沿岸植被覆盖D.河道弯曲程度
2.关于上荆江两岸决口扇沉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决口扇沉积地貌只出现在上荆江凹岸
B.北侧决口扇形成前,北岸地势高于南岸
C.决口处向扇缘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
D.大堤外地形坡度缓利于形成面积较大的决口扇
3.牛轭湖沉积地貌主要分布在下荆江北岸的原因最可能是(     
A.北岸人为裁弯取直B.南岸基岩出露,难以侵蚀
C.南岸植被覆盖率低D.北岸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明显

9 . 尼亚加拉河自伊利湖流出,注入安大略湖,全长约56千米,为美国与加拿大的界河。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就位于该河上,受侵蚀作用影响,瀑布位置不断后退,并可能完全消失。2019年2月26前后,一场强大的风暴使得漂浮在尼亚加拉河口的冰块破碎溢出,涌上岸边和道路上形成近9米高的冰块墙,使得纽约州北部造成了罕见的“冰海啸”现象。结合尼亚加拉河位置图及文字信息。

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尼亚加拉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平原,流速缓慢B.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C.河流含沙量小D.主要补给水源为雨水
2.下列关于“冰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海啸就是凌汛B.其形成与飓风有很大关系
C.移动速度慢,危害大D.与五大湖的加温加湿作用有关
3.20世纪50年代,加、美两国从瀑布上游将占尼亚加拉河总水量的1/2~2/3的水引流到各自的水库,用于发电,则这些水利设施对环境的影响有
A.给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B.有效地缓解了加拿大的能源短缺
C.为当地冬小麦的生产提供灌溉水源D.减缓了瀑布的后退速度
2020-05-30更新 | 597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54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10 . 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水圈的是
A.AB.BC.CD.D
2.图中A圈层
A.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B.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
C.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D.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②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③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大气中尘埃物质的作用和影响不包括
A.影响太空中的航天器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
C.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D.促进云雨的形成
2019-10-28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洛浦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