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6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河南黄泛平原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周边地带。这里曾经生态环境脆弱,多盐碱、风沙。灌溉采用地下滴灌(水通过地埋毛管上的滴水器缓慢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扩散到整个作物根层的灌溉方式),将不同时令作物间种,取得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人们发现每年在7-8月份该地植树成活率高于春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采用地下滴灌技术,滴水器出口处(     
A.水分和盐分含量均增加B.水分和盐分含量均下降
C.水分含量上升,盐分含量下降D.水分含量下降,盐分含量上升
2.不同时令作物间作的生态意义是(     
A.延长地表植被覆盖时间,减轻风沙危害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减少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D.抑制杂草,利于作物生长
3.7-8月份植树成活率高于春季的原因(     
A.光照强B.降水多C.风力小D.病虫害少
2021-03-12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热点185 农业种植—间作-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人工生态浮岛是通过在轻质漂浮材料上种植高等水生植物或喜水性陆生植物,为野生生物提供生境的漂浮岛。2019年以来,湖北省襄阳市对流经市区的大李沟等河流进行生态化治理,通过安装曝气装置、生态浮岛等设施,将茭白、芦苇等20多种水生植物植入浮床,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钾等元素,不仅降低了治污成本,而且形成了新的景观。下图为2019年9月5日拍摄的大李沟望城岗段的生态浮岛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建设生态浮岛的好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投资少、见效快、经济实用   ②改善生物栖息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③消波护岸,保护水利设施   ④美化水域环境,为市场提供部分蔬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关于生态浮岛在污染水体净化、生境改善和生态修复中具有的多种功能和作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浮岛上的植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溶解性氮、磷等物质,便于集中处理
②植物根系能吸附有害物质,对水体有净化作用
③浮岛能够有效遮蔽阳光,控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
④可有效拦截水面漂浮物,便于打捞清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为加快生态工程建设,提升大李沟水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加快上游生态补水工程建设B.加强河道清淤除杂管理
C.关闭沿线对水体有污染的所有企业D.建设城市雨污分流工程
2021-07-28更新 | 27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高考复习 第十三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扶持宁夏发展,精准扶贫,福建以当地闽宁镇(图1)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图2)。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巨菌草原产于北非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温带地区栽培多不抽穗结籽,种籽发芽率仅千分之二;低于0 ℃时需采取保护措施;栽种一年,可连续收割10年以上。



(1)与福建相比,分析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2)传统菌(菇)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杂木屑用作栽培原料。从成本角度分析闽宁镇利用干草屑代替杂木屑生产菌(菇)的好处。
(3)说明在闽宁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中巨菌草产生的有益作用。
(4)有观点认为在闽宁镇推广巨菌草会造成生物入侵危害,请从自然条件角度说出反驳的理由。
2018-03-14更新 | 540次组卷 | 8卷引用:考点34 中国地理【技能专题与核心素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0年暑假小明随团队到墨西哥研学旅行,主要研究城市和文化,在研学中发现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带"大草帽",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别宽,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下图为墨西哥地图及大草帽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墨西哥城市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西部、气候B.东部、土壤C.北部、河流D.南部、地形
2.大草帽成为墨西哥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必备用品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处热带,太阳辐射强,大草帽可以防晒②位于东北信风带,大风天气多,大草帽防风
③气候凉爽,大草帽保温作用强,防寒④雨季降水丰富,大草帽便于避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北段,中下游经常出现“连底冻”现象,导致河流断流。该河每年11月封河,次年4月上旬自上游到下游依次开河,开河时“武开河”现象(河冰在表层和底层流水共同切割作用下快速破裂并顺流而下)频发,有时大量冰块在窄弯或浅滩河段阻塞形成冰坝,会酿成决溢灾害。2009年,当地政府在伊敏河上游修建水库缓解“武开河”现象带来的危害。下图示意伊敏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伊敏河中下游地区冬季常出现“连底冻”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B.河道宽而浅,河流径流量小
C.深居内陆地区,受陆地影响大D.流经平原区,水流缓慢易结冰
2.伊敏河上游水库缓解“武开河”现象的独特运行方式是(     
A.封河之前,增加水库存水量B.封河期间,禁止水库水下泄
C.封河期间,保持冰下水畅流D.开河期间,增加水库下泄量
2021-11-18更新 | 1415次组卷 | 18卷引用:一轮巩固卷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山东专用)

6 . 崩岸是指河湖沿岸土体或岩体受水流冲刷,在重力作用下稳定性降低,从而发生滑坡、崩塌和崩落的地质现象。长江中下游河段属典型的大型冲积平原河流,河岸崩塌现象曾十分普遍。建国以来,经过多年的护岸工程建设,长江中下游大规模崩岸现象已较为少见。三峡水库蓄水后,局部河段冲淤不平衡,崩岸现象有所加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水库蓄水后,局部区域崩岸现象加剧的原因是(     
A.流量增加B.流速降低C.含沙量减少D.水位变化大
2.长江中下游河段崩岸现象的危害有(     
①增加洪水风险②影响航道稳定③减少耕地面积④影响库区安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2-01-01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微考点58 自然灾害- 2022年高考地理高频微考点天天练

7 . 中黄河曾于1194~1855年由江苏北部入海,在江苏沿海发育了宽阔的泥质潮滩及大量的潮沟系统(下图)。潮沟是在沙泥质潮滩上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潮沟的横向运动和溯源侵蚀形成复杂多变的潮滩形态,并对海岸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潮沟发育较为典型,主要由于该地(     
A.植被覆盖密B.地形坡度大C.泥沙淤积多D.河流侵蚀强
2.潮沟的发育会(     
A.破坏海堤B.加重滨海地区的涝灾
C.利于围垦D.阻碍渔船停泊和出海
2023-01-25更新 | 143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07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2年高三毕业班地理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8 .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区域内张掖地区季节冻土路基的稳定性对亚欧大陆运输通道有重要影响,在这些地段进行路基修筑时,路基下部的水分会在毛细作用下向路基上部迁移,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造成路基周期性的冻胀,修建路基合理高度,有利于减少冻胀危害,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路基合理高度升降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下水B.土层厚度C.年均温D.土壤类型
2.一年中路基合理高度最低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9 . 城市植被覆盖度与不透水面覆盖度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表为2017年南京市夏季不同植被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降温速率与不同不透水面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增温速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覆盖度(%)0~2525~5050~7575~100
植被降温速率(%)3.75.35.57.5
不透水面增温速率(%)8.25.45.12.4
1.研究表明,南京市冬季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降温效应,合理的解释是冬季(     
①太阳高度小,楼房遮阳作用强②利于降雪积蓄,反射率高③昼短夜长且昼夜长短相差大④不透水面夜晚降温幅度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只考虑植被与不透水面两类地表覆盖物的情况下,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佳的植被覆盖度(a)和不透水面覆盖度(b)组合方案是(     
A.a:0~25%,b:75%~100%B.a:25%~50%,b:50%~75%
C.a:50%~75%,b:25%~50%D.a:75%~100%,b:0~25%
2022-04-22更新 | 1114次组卷 | 5卷引用:02 行星地球-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两年真题一年模拟分项汇编(广东专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10 . 结合海——气相互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海洋通过_____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水温越高,_____越旺盛,空气湿度也越大。
海洋通过_____等作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海水_____大,增温、冷却都比陆地慢,对大气温度有着调节作用
(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大气以盛行风、信风等影响_____
大气通过降水等水循环环节影响_____
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_____

(3)意义是维持全球_____
2022-11-1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讲+练】5.4海——气相互作用-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