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为中心视角,节气为____,日期为____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3)图中的昏线是____(AB或BC),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___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ADE三点的自转角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ADE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昼长____小时。
(5)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和乙所在经线的____(东或西)侧。
(6)当日,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乙点的日出时间____时,白昼时间为____小时。
(7)甲相对乙,位于乙的方向是____,A相对D,位于D的方向是____
(8)E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C点地方时为____时,B点地方时为____
(9)A点昼长为____小时,日出方向为____,日落方向为____
(10)此时,西宁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昼长西宁市____(大于、小于、等于)广州。
(11)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
2023-12-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下图为某黄土塬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黄土塬地貌演变的顺序是(     
A.②③①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
2.影响该黄土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

3 .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区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C.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2.下列有关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2023-02-10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一水圈、生物圈一岩石圈B.岩石圈一大气圈一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一大气圈一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一岩石圈一大气圈
2.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内地核
2023-01-01更新 | 23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2017学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
5 . 该图中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________日(节气),一般为每年的________日前后。
(2)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F点在________(晨或昏)线上。
(3)这一天,图中A、B、C、D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其白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这一天,在A、B、C、D、E五地中,有两点的白昼时间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也相等,它们是________
(5)B点在________带,D点在________带。(五带)
(6)此时的北京时间是________,伦敦________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2022-06-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的四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abdcB.bacdC.dcabD.cdba
2.图中四个地点此日正午太阳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abdcB.bacdC.dcabD.cdba
2022-08-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读某天太阳光照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地方时为12:00的点为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点;
(3)图中A、B、C三点中。太阳高度角为0的点是________;(填字母)
(4)该日,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角速度关系________
(5)该日,A、B、C三点昼长由长至短的顺序为________
2022-06-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下图中N、S分别表示北极点和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自转线速度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甲<乙<丙<丁
C.甲<乙<丁<丙D.甲=乙=丙=丁
2.图中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甲<乙<丙<丁
C.甲<乙<丁<丙D.甲=乙=丙=丁

9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的地质历史顺序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C.丙、丁、乙、甲D.丁、乙、丙、甲
2.若丁岩石与丙岩石之间产生一种新的岩石,则该岩石为(     
A.大理岩B.片麻岩C.石英岩D.板岩
3.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析,该地经历过几次整体的地壳抬升运动(     
A.2次B.3次C.4次D.5次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乙两图分别为两个地区的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安徽省某山(118°E,31°N附近)是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境内海拔多在50米到450米之间,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丙图为“该山景观图”。丁图为“该山喀斯特地貌成因过程图”(顺序已被打乱)。

(1)甲图表示的是在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地貌。
(2)乙图是_____,多形成于我国_____地区。
(3)根据材料二判断,该山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丁图)的先后排序是____,图中钟乳石是在____作用下形成的,石林的形成受____作用影响。
(4)结合材料二,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山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过程。
(5)简析丙图所示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2020-10-12更新 | 958次组卷 | 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