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山夜雨”的谚语,其实是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尤其因为四川盆地多夜雨而得名。如四川盆地西部的峨眉山,平均一年中夜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7%。夜雨的成因与独特地形的热力差异引起的山谷风环流有关。下图为峨眉山山谷景观。



(1)在下图山谷近地面绘制“巴山夜雨”现象发生时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并用“→”画出气象站一侧的山谷风风向。

(2)分析峨眉山区夏季多夜雨的成因。
(3)说明峨眉山谷地不适合建设有严重大气污染工厂的原因。
2023-12-0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B)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为研究植被覆盖状况对青海湖湖陆风的影响,研究人员于2022年8月15日14时(可忽略大气扰动影响)利用气象观测站提供的气温、湿度、风速及风向等相关信息,分别试验模拟了湖泊四周无植被覆盖(裸地)和植被覆盖率为30%时的湖陆风。数据表明,植被覆盖率为30%时,湖泊上方气流下沉速度与无植被覆盖时有明显差异。


(1)[作图题]绘制模拟试验的青海湖与周围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并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示意。

(2)根据第(1)问示意图,推测模拟试验时气象站观测的实际风向,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回答,植被覆盖率为30%时,湖泊上方气流下沉速度与无植被覆盖的差异,并简述该模拟试验湖区植被影响湖泊上方气流下沉速度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的博斯腾湖(如图)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2020年测得水域面积1646km2,湖面海拔1048m,平均深度9m,最深处达17m。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



(1)绘制午后14时陆地和湖泊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

(2)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试说出此举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023-11-1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既是方法,又是重要内容。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___偏,纸片B向____偏。(填左或右)
(2)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地面热量差异→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大气____→热力环流。
(3)若该实验模拟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表示城市的是____,在下图画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图,并绘制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____
2023-11-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1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湖区周围风力较大且季节变化明显,湖陆风冬季明显弱于夏季。在潮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a气象站检测该地雨季多夜雨(如图2所示),同时年内平均气温日变化随季节变化明显(如图3)。



(1)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对纳木错冬季湖陆风弱的原因进行分析,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形成过程先后顺序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②湖陆风弱③湖陆温差减小
④冬季湖面封冻、湖泊周围陆地被冰雪覆盖

(2)在图4中绘制a气象站与纳木错之间夏季夜间的热力环流图,并画出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
(3)说出a气象站夏季白天、夜间的近地面风向分别为____(偏东风或偏西风)和____(偏东风或偏西风)。
(4)结合图3比较a气象观测站8月与1月平均气温日变化(日较差)大小,结合图2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其原因。
2024-01-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左图表示北半球某地面的气压分布图,右图表示东亚地区某季节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甲乙两地中,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
(2)在左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并绘制出高空的等压面。
(3)假若左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地。
(4)右图中甲地为压中心______(高或低),此时我国华北吹_____(海、陆)风,西安的风向应为_____,与东京相比,北京的风力较______(大或小)。
2020-01-1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读材料,完成下题。

江苏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同学对于“晚上到海边吹风,吹的风是海风还是陆风”产生了争执,为了证明各自的结论,在只考虑热力因素的情况下,他们用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开展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探究活动下图是探究活动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该实验结果,回答下列各题。

   

(1)由探究活动结果推断:夜晚,陆地降温较________(填“快”或“慢”),近地面气压较
________(填“低”或“高”);因此,夜晚吹的是________(填“海风”或“陆风”)。
(2)绘制该地海洋和陆地之间夜间的热力环流图并画出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

(3)假设同学们在海陆风研究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放大。进一步探究了太平洋与亚欧大陆之间的季风环流,从而推测出:夏季海边吹________,冬季海边吹________(填“海风”或“陆风”)。
2023-06-27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海滨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该城市东部临海,不同时间海陆风势力有明显变化。下图示意某日该城市近地面风向、风级变化。



(1)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图中绘制15时该城市和所临海洋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在图上标注近地面的气压状况并画出等压面。

(2)比较该日海风和陆风势力的强弱,并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对当日海陆风势力的影响。
(3)说明海风对该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我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洱海、点苍山间的白族传统民居有“三坊—照壁”(“三坊”是指坐西朝东的正房和分立两侧的厢房,“一照壁”是指正房对面高大的墙壁,往往涂成白色)的特点。下图示意洱海、点苍山、白族传统民居位置以及民居结构和当地风频玫瑰。



(1)在图中画出夜晚点苍山、白族传统民居和洱海之间的风向,并说明绘制的原因。
(2)白族传统民居的选址和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体现了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特点。试说明理由。
10 . 某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实验开始前,学生观察到木盒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摆动,如图甲所示。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如图乙所示。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过程绘制与乙一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标出近地面气压的高低状况。

(2)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引起热力环流,其中首先出现气流的_____(垂直或水平)运动。
(3)为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
(4)原理迁移: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热力环流现象有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