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研究表明,未来图(a)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将出现缩小趋势。图(b)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
(3)结合图(b)信息,请论证图(a)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缩小的趋势
2024-04-17更新 | 125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地理试题
2022·福建·模拟预测

2 . 纵比降是河段两端的高程差与流程之比,其变化主要取决于河床高程、河流水量等因素。黄河龙门一潼关河段(以下简称“龙潼段”)冲淤变化剧烈。三门峡水库(左图)建成后,该河段的水沙运移深受影响。1973年以来,三门峡水库调整运行方式,实现库区净排沙。右图示意1960~2000年龙潼段流量1000m3/s时的纵比降和龙门站年均流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60~1970年纵比降的变化趋势,反映出龙潼段(     
A.河道弯曲程度降低B.潼关附近河床抬升
C.雨水补给明显增多D.龙门附近侵蚀加剧
2.与1968年相比,1976年(     
A.潼关、龙门水位均较低B.潼关、龙门水位均较高
C.潼关水位较低,龙门水位较高D.潼关水位较高,龙门水位较低
3.与1976年相比,1998年龙潼段(     
A.流速较快,年输沙量较少B.流速较快,年输沙量较多
C.流速较慢,年输沙量较少D.流速较慢,年输沙量较多
2022-04-02更新 | 1818次组卷 | 16卷引用:地理(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3 . 黄土高原以连续分布的巨厚黄土地层、显著的沟壑侵蚀特征而出名。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黄土粒度是了解黄土搬运和沉积过程的重要依据。中值粒径是将颗粒按照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颗粒大小,用于表示土壤整体颗粒大小。图15为黄土高原地区部分地区黄土中值粒径的空间变化。



(1)概括黄土中值粒径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在地貌学概念中,沟谷由间歇性水流形成,当沟谷继续发育时,则可能形成稳定的水流,即发育河流。


(2)推断沟谷发育形成河流的过程。

渭河平原沃野千里,农业发达。


(3)说明河流冲积平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4-02-1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4 . 青弋江是长江下游最长的支流,野外考察发现青弋江某地段发育了海拔由高到低的两个明显的平坦面P和T。图为青弋江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地貌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流水侵蚀的主要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青弋江的发育过程为(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
2.影响青弋江发育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壳运动②降水量③人类活动④冰川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5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高程4000~5000m的高原面为冰缘地貌带,以上为冰川地貌带,以下为流水地貌带。一般认为,青藏高原面隆升到现今高度后处于地貌稳定态,高原面地貌形态和高程变化不大,而山地逐渐上升,逐渐形成高耸的冰川山地。冰缘地貌带岩层多为砂板岩等较为软弱的岩层,冰川地貌带多为石灰岩和花岗岩等,强度高,抗寒冻风化侵蚀能力强。


(1)分别判断青藏高原地区冰川地貌带、冰缘地貌带、流水地貌带主要侵蚀类型。
(2)冰缘地貌带谷地内发育有以角砾为主的巨厚“冰水”沉积物,试解释其形成过程。
(3)试解释青藏高原面隆升到冰缘地貌带高度后处于稳定状态,而山地却逐渐上升,逐渐形成高耸的冰川山地?
2024-03-03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大题预测05(北京卷)-【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23-24高二上·福建漳州·期末

6 . 黄土沟壑区由塬面、塬坡和沟谷组合而成。塬坡是位于沟沿线以上、塬边线以下的部分。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塬坡形成与发育过程及沿A-D连线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塬坡、沟谷发育,主要是由于(     
A.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
C.流水沉积和重力崩塌D.冰川侵蚀和重力崩塌
2.相比沟谷,塬坡(     
A.侵蚀强度更大B.土壤肥力较高
C.地势起伏更大D.搬运能力更强
3.随着塬坡、沟谷发育,该地(     
A.沟间地扩大B.塬面扩大C.沟谷线延长D.流域扩大
2024-02-29更新 | 619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2 选择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

7 . 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图1为湘江橘子洲附近地质剖面图,图2为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岩石种类和沉积物,数字代表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橘子洲主要形成过程对应图2中的(     
A.①→甲B.①→乙C.②→戊D.④→丁
2.湘江橘子洲河段阶地形成过程中(     
A.Ⅰ阶地形成最早B.经历了间歇性地壳抬升过程
C.地壳一直较稳定D.河流凹岸堆积凸岸侵蚀显著
2024-02-1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023·天津和平·二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自1855年其河改道进入渤海后,黄河河口河道又经历了9次大的改道,前5次改道点位于宁海附近,之后改道点下移至渔法附近。2000年位于河南的黄河干流小浪底水库建成,2002年黄河开始河水河边黄河入海泥边量从1999年以前的年为8.69亿吨下降到1.13亿吨。左图是厦门中学生动手绘制的示意黄河三角洲位置,右图示意1960-2020年黄河口利津水文站(约渔洼以上41km处)来沙年均粒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0年,黄河口利津水文站来沙年均粒径显著变大,其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蚀加剧B.水库拦截泥沙
C.上游植被破坏D.河道冲刷加剧
2.导致1855年后黄河河口河道改道点位置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黄河入海口外移B.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C.黄河含沙量大D.黄河径流量大
2023-05-31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甘洛县位于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到二级阶梯川西高原山地的过渡带上,属于深切割山区,全县山地面积约占90%左右。2019年7月28日至7月29日,四川省甘洛县持续遭受强降雨,诱发多起山体滑坡,并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下图为甘洛县前进乡某测站点(图a)2019年7月28-29日降雨数据(图b)及山洪泥石流汇入主河道形成堰塞湖示意图(图c)。



(1)读图b,指出该测站点7月28-29日的降水特征。
(2)读图c,结合材料说明河流上游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3)指出此次山洪泥石流可能对当地居民造成的危害。
(4)举例说明当地政府可采取的山洪泥石流防治措施。
2022-06-16更新 | 824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3·河北邢台·模拟预测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双河洞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对区内水系的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区域地壳抬升及流水的竖向侵(溶)蚀作用下,地下喀斯特广泛发育,当洞穴发育进而贯通两个水系时,区内两个原本独立的地表水系出现跨水系袭夺。下图示意双河洞地区喀斯特地貌演变及水系变迁。

(1)和初期阶段相比,指出枫香树水系的变化。
(2)简析图示区域干谷的形成发育过程。
(3)简述图示区域的洞穴在跨水系袭夺过程中的作用。
2023-03-10更新 | 1756次组卷 | 15卷引用:地理(北京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