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圈。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全过程。流水不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谷和河流地貌。

材料二下图为湄公河流域图及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图。


材料三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规模,主要取决于河流携带泥沙的数量、入海口附近地势以及海浪侵蚀速度。下图为黄河三角洲面积1976~2004年来的变化趋势。



(1)比较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出丙处地貌名称及形成过程。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90年到2003年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的主要特点。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分水岭盆地(下图)是在地质历史时期板块挤压而成的;在该盆地内发育的常流河R向东通过垭口(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注入北普特拉河;冰川期的北普特拉河源头山区冰川广布。后气候转暖,冰川大规模消融,北普特拉河径流量剧增,而R河流量却呈减少趋势并逐渐演变成季节性河流;同期,地壳运动使R河出口处的海拔逐步升至1990米,大分水岭盆地出口被封闭,由外流盆地演变为内流盆地并一直保持封闭状态(河流无法外泄)。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平均海拔约2100米,年降水量为120--300毫米,沙丘广泛发育。

(1)简析冰川消融期大分水岭盆地封闭的原因。
(2)说明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内沙丘广泛发育的原因。
(3)分析垭口处沙丘发育对阻止R河外流所起的作用
(4)大分水岭盆地自封闭以来,盆地底部地表物质中的盐类含量逐渐增加。说明这些盐类物质的富集过程。
2023-04-24更新 | 53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月考(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高止山区某地由两列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组成,河流自东向西入海。在某一条河流上共有两处与河流流向垂直的分水岭式悬崖和一段沿河流两岸发育的裂谷式悬崖(下图)。河流的溯源侵蚀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演化具有显著影响,高温多雨的气候是其背后重要的驱动力。



(1)说出图示区域高原面因流水侵蚀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2)简述气候对图示区域悬崖演变的影响。
(3)若河流侵蚀持续进行,说明分水岭式悬崖Ⅱ未来的演化趋势。
2023-03-25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流域高质量发展。下图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A.汛期径流量B.非汛期径流量C.汛期输沙量D.非汛期输沙量
2.根据1991年黄河下游汛期来水来沙量特点,推测该年汛期时黄河流域(     
A.水土流失强烈B.台风活动频繁C.植被覆盖率高D.受副高影响弱
3.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拓宽,变深B.拓宽,变浅C.缩窄,变深D.缩窄,变浅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我国某河段河谷横面示意图”,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流水侵蚀→地売下降→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地売上升→流水侵蚀D.流水侵蚀→地売上升→流水沉积
2.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B.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D.地売持续上升

8 . 受河流径流与涨潮流共同影响,长江入海通道北支入海口(图a)存在水沙交换现象。图b示意20072016年北支不同河段各个港口的水深变化。总体来看,北支的冲淤演变趋势以淤积为主,部分地区表现为冲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北支下段北岸,南岸泥沙淤积严重的自然原因是南岸(     
A.海岸地形坡度较大B.河流的流速较快
C.受涨潮流侵蚀较弱D.地壳抬升更明显
2.与2007年相比,2016年北支入海通道出现的变化是(     
A.河床总体深度保持稳定B.上段河床泥沙持续淤积
C.中段更易发生海水倒灌D.下段河床泥沙流失加剧
2024-03-05更新 | 836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广东佛山·二模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研究表明,未来图(a)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将出现缩小趋势。图(b)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
(3)结合图(b)信息,请论证图(a)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缩小的趋势
2024-04-17更新 | 1217次组卷 | 18卷引用:卷B-2024高考地理冲刺压轴卷(湖南专用)
23-24高三上·广东深圳·期末
名校

10 . 洪泽湖属浅水湖,位于淮河中游和下游的结合部,湖底高程一般在10~11m之间,承泄淮河上、中游来水未沙。如图示意1983~2016年洪泽潮年际泥沙冲淤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3-2016年洪泽湖泥沙冲淤年际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先淤积后冲刷B.泥沙冲刷为主C.先冲刷后淤积D.泥沙淤积为主
2.洪泽湖泥沙冲淤变化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A.淮河水质持续改善B.洪泽湖调蓄洪水能力增强
C.淮河洪水下泄不畅D.洪泽湖溃堤风险不断减轻
2024-01-17更新 | 288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2-13题原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