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流域高质量发展。下图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A.汛期径流量B.非汛期径流量C.汛期输沙量D.非汛期输沙量
2.根据1991年黄河下游汛期来水来沙量特点,推测该年汛期时黄河流域(     
A.水土流失强烈B.台风活动频繁C.植被覆盖率高D.受副高影响弱
3.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拓宽,变深B.拓宽,变浅C.缩窄,变深D.缩窄,变浅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注入渤海以来,以宁海为顶点,以支脉沟口和徒骇河口为南北两端,在河口堆积形成陆地面积达5000km2的三角洲,其中新淤积3000km2。黄河三角洲由围绕多期河口河道发育的亚三角洲组成,如下图所示。1934年以前河口改道围绕宁海,之后围绕渔洼。现河口河道是1976年由刁口河改走清水沟后的河道,已行水40多年,其中1996年在渔洼以下49km处人工改道,河口由向东南流改向北流,至今没有明显摆动。



(1)黄河河口水道的变迁与水沙运动关系密切,请简析黄河河口易改道的原因。
(2)进入21世纪后,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明显摆动,推测其主要原因。
(3)全球变暖的形势下,加之黄河上一系列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落成,请你预测黄河河口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明你的依据。
2022-06-15更新 | 507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月考卷(八)地理试题

3 . 桫椤是侏罗纪起就存在的蕨类植物,是套球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能长到6米甚至更高,有“活化石”之称。桫椤为半荫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无完善的根系,需要靠茎上生长的像胡须一样的气生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等维持生长。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23′~28°27'N,106°03’~109°45'E)地处金沙沟及其支流河谷,谷底海拔较低,多在400-650m左右,谷底宽小于25m,谷沟两侧为坡度在500以上的陡坡,周围山脊高度多在900m以上,这一特殊的她貌形态为桫椤的生长发育及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金沙沟的地貌类型是(     
A.V形谷B.U形谷C.槽形谷D.宽谷
2.某年某时段,工作人员发现该保护区桫椤气生根迅速增加,可能预示该沟谷(     
A.太阳辐射增强B.气温下降显著C.出现干旱趋势D.土壤营养流失
3.金沙沟特殊的地貌形态为桫椤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育及繁衍条件,其特殊性主要指该沟谷的(     
A.位置偏北B.封闭性强C.朝向向阳D.垂直带多
2022-01-17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河水自东北向西南流B.从①到④岩层的颗粒逐渐变粗
C.M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D.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
2.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的趋势。原因可能是(     
A.上游拆除水电站B.上游城市化加快
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2020-08-17更新 | 506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清华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某学著以宁夏黄河下河沿至石瑞山河段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了近几十年来黄河宁夏河段不同时期、不同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吸变化趋势。下面图甲为该学者研究区域位置图,图乙为黄河干流宁夏段年均冲淤量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黄河干流宁夏冲淤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大致在(       
A.1951 年B.1985 年
C.2005 年D.2011 年
2.1969-1985年黄河干流宁夏段(       
A.整个河段为冲刷状态B.青石河段由淤积变为微冲
C.青石河段沉积作用增强D.下青河段侵蚀作用增强
3.1986-2005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冲淤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河沙采集量增加B.水利枢纽建设
C.上游植树造林D.河流补给减少
2019-07-01更新 | 215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某流域(图)地处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流域风沙入河量是指风力作用将风成沙或部分基岩风化物直接搬运至河流的风蚀物,也包括高水位时被水流带走的风蚀物和岸边风蚀物坍塌等。殿市水文站附近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槽部多片沙覆盖,片沙的结构性差,透水性强,在夏秋季节易形成深度大于宽度的“U字型沟谷。观测数据表明,风力作用对丁家沟水文站以上河段的风沙入河量贡献率最大。

(1)指出1区地表沉积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及沉积物粒径大小分布规律。
(2)说明殿市水文站附近黄土丘陵沟壑区槽部“U字型”沟谷的形成过程。
(3)分析风力作用对丁家沟水文站以上河段风沙入河量贡献率最大的原因。
2024-01-02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地理试题

7 . 河道中心滩、沙洲、沙坝等造成河床分汊,多形成辫状河道,其形态常常不稳定。下图为某河段内辫状河道的一次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河段最适宜发育辫状河道的是(     
A.长江河源区B.黄河中游C.珠江中下游D.塔里木河下游
2.图示辫状河道的演变期间,中心沙坝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和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D.风力搬运和流水侵蚀
2023-05-12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高考地理真题10-11题及变式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8 . 冰塞,是指封冻冰盖下面堆积大量冰花、冰块,阻塞部分过水断面,造成上游河段水位壅高的现象,需要冰盖前的冰流量大于冰盖下的冰流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位于南拒马河节制闸上游,全长约19km,主要采取闸前常水位的运行方式(保持节制闸前水位稳定),其冷冬年冰塞灾害严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下左图为冰塞的形成过程,下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B.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
C.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D.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
2.在水深较浅时,造成高流速对冰塞风险概率的影响呈现图示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流速增大利于蒸发,水体温度较低B.前缘冰盖厚度薄,冰碎屑物易下潜
C.流水侵蚀能力增强,冰塞体被冲垮D.冰塞体收束水流,形成碎屑物增多
3.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的冰塞现象,下列对策中最适宜采取的是(     
A.全程地下输水B.定期人工破冰C.调节供水流速D.调节供水水深
2023-05-03更新 | 1035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3·湖北武汉·二模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称为河流袭夺。袭夺发生后会改变原来水系的分布状况,重新组合成新的水系,部分河流流向也会发生变化。下图示意四川省北川湔江水系流向演化过程图。

(1)说明古都坝河部分河段的河道与北川映秀断裂带在分布上高度一致的原因。
(2)指出湔江水系演化过程中流向发生转变的河段,简述其流向发生转变的过程。
(3)分析新水系形成后对青莲地区产生的影响。
2023-03-26更新 | 1451次组卷 | 9卷引用:地理(重庆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是我国陆地地势最低(-15431m)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山麓冲积扇的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形成绿洲农业。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部,岩层以砂岩和泥岩为主。山体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图1为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图2为火焰山景观图。

(1)指出觉罗塔格与火焰山岩层的新老关系并分析判断依据。
(2)指出吐鲁番盆地的类型,分析其形成过程。
(3)分析火焰山顺坡沟壑的形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