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尾闾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是河海交互作用的焦点区域。自然状态下,黄河尾阔河道频繁摆动、出汉、改道,每一次改道都经历由地下河到地上河决口的过程。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入黄河口的水沙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黄河尾间河道逐渐萎缩,断流频繁,泄洪能力降低。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2002年开始实施调水调沙,保证黄河不断流的同时改变了下游尾闾河道地貌。图1为黄河尾闾河道位置图,图21950—2017年黄河利津水文站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统计图。

          

(1)简述自然状态下,黄河尾闾河道发生周期性改道的原因。
(2)描述1950—1999年,黄河尾闾河段来水、来沙量变化状况及原因。
(3)指出2002—2017年利津水文站来水、来沙量的变化特征,并推测其对尾闾河道河床的影响。

2 .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橘子洲是湘江的江心洲。下图为湘江橘子洲附近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橘子洲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     
A.海水顶托作用B.泥沙沉积作用
C.侧向侵蚀作用D.地壳抬升作用
2.推测未来橘子洲(     
A.洲头不断变大B.洲尾逐渐变小
C.西岸增长较快D.东岸增长较快
3.湘江阶地在形成过程中(     
A.由早到晚依次形成Ⅰ、Ⅱ、ⅢB.地质作用过程一直比较稳定
C.河流搬运泥沙能力不断增强D.经历了间歇性的地壳抬升过程
2023-07-18更新 | 365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戈壁阿尔泰山以北的山麓,有诸多河流向北流入奥罗格盆地,在出山口发育一系列冲积扇。在冲积扇的剖面上发现了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交替存在。奥罗格湖地处奥罗格盆地腹地。近些年来,奥罗格盆地气候呈暖干化,但湖水位下降幅度较小。如图示意奥罗格盆地的位置和地形。


   
(1)推测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的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
(2)除沙源丰富以外,分析该区域冲积扇剖面中风力沉积物的形成条件。
(3)从水体补给关系角度,说明近些年来奥罗格湖水位下降幅度较小的原因。
2023-07-10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地质时期,随着大青山、蛮汉山的隆起,呼和浩特断陷盆地广泛接受湖相淤泥质黏土沉积。当山脉隆起到一定高度后,湖水外泄,淤泥质黏土层停止发育,且基本不受破坏。下图示意现代呼和浩特盆地地形地貌及淤泥质黏土层厚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湖相沉积时期湖盆的地势(     
A.东南高、西北低B.东北高、西南低C.西南高、东北低D.西北高、东南低
2.与乙地相比,甲地沉积物(     
A.颗粒大、分选性好B.颗粒大、分选性差C.颗粒小、分选性好D.颗粒小、分选性差
2024-05-29更新 | 60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克伊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图1),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千米,由众多白色新月形沙丘组成,雨季降临时沙漠上会出现成千上万个微小湖泊,形成“千湖沙漠”奇景(图2)。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干支流主要流经亚马孙平原,蜿蜒曲折,沙洲、河漫滩数量众多。亚马孙河口(图3)极为宽阔,入海水量巨大,拥有壮观的涌潮,然而却没有出现河口三角洲。

(1)在图2上方标注指向标,下方沙垄处用箭头画出风向。
(2)推测“千湖沙漠”的形成过程。
(3)说明亚马孙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2024-03-29更新 | 82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枣庄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盆地内分布了大面积的沼泽和草原。若尔盖盆地曾经是一个内流湖,周边水系如贾曲,白河、黑河等皆以古湖泊为终点。欧拉—柯生河段所处区域曾是分水岭,古黄河源头位于分水岭西北侧,欧拉—玛曲河段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古湖泊。随着构造抬升运动,古黄河源头逐渐与欧拉—玛曲河段贯通,致使古湖泊湖水外泄。古湖泊消亡后,若尔盖盆地在末次冰消期经历了多次来自上游的大洪水事件。根据野外调查,盆地内黄河河岸剖面的下层为典型的古湖相沉积层,上面覆盖的风沙层物质性质与洪水沉积物相近。左图为若尔盖盆地区域示意图,右图为若尔盖盆地黄河某河段河岸剖面示意图。

(1)分析古黄河源头与欧拉—玛曲河段贯通的原因。
(2)说明古湖泊湖水外泄后原古湖区自然环境的变化。
(3)推测黄河河岸剖面风沙层的形成过程。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7 . 海底勘探表明,非洲西北部冈比亚河和热已河入海口的大陆架上分布有较大规模的古三角洲。随着地理环境变迁,这些古三角洲上逐渐发育出多条河道,同时大量泥沙被输送至大陆坡沉积形成一系列扇形沉积体,之后海平面发生变动导致这些扇形沉积体成为深水扇(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古三角洲与深水扇(     
A.形成的外力作用相似B.构成的泥沙粒径相同
C.形成发育的时间同步D.所处的海水深度一致
2.推测古三角洲上多条古河道发育期间,图示区域(     
A.三角洲顶部沉积加速B.海底地形发生剧烈变动
C.海平面高度相对下降D.河流输送的沉积物增多
3.不考虑海水的作用,影响图示区域单个深水扇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大陆坡的坡度②古河道的数量和形状③大陆坡的宽度④古河流输送的物源量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钻探发现,在洱海湖区边缘甲地附近普遍存在距今6000年前形成的螺壳层,在乙地发现距今3500年前的湖砂沉积。洱海湖面海拔约1950m,主断裂西侧剧烈抬升,形成海拔约4000m的苍山。苍山山体主要由硬度较大的变质岩组成,山顶附近约半年时间存有积雪,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此处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图示意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推测距今6000年以来洱海湖面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2)分析洱海西岸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的原因。
2023-02-23更新 | 63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水域面积3.15万km2,是世界上深度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该湖形成于2500万年前,湖底沉积物最厚超过8千米,周围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仅有安加拉河从湖中流出。湖区地震频繁,平均每年要发生地震2000次。

材料二: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甲)和贝加尔湖构造断面示意图(图乙)。

(1)推测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厚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说明贝加尔湖蓄水量大的原因。
2023-02-1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地壳抬升及流水下切侵蚀有密切关系。下图示意贵州遵义绥阳盆地洋川河河流阶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抬升了(     
A.1次B.2次C.3次D.4次
2.T2阶地中的砾石层最可能来自(     
A.T2的河流冲积扇B.T3的山体滑坡C.上游洪水D.人工搬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