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____环节(填序号)。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____环节(填序号)关系最密切。
(2)下图两种地貌中,图一地貌名称为____,多出现在河流的____处(填甲,乙,丙,丁);图二地貌名称为____,多出现在河流的____处(填甲,乙,丙,丁)。二者形成的外力作用相同,都是流水____作用。

(3)地面坡度____(填“大”或“小”),植被覆盖率____(填“高”或“低”),能够使下渗水量增大。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A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____(填“增大”或“减小”)城市地面硬化导致当地年蒸发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
(4)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则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夏季比冬季____(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请描述夏季该海域盐度等值线的水平分布特点____
(5)若河流某处为嘉陵江青居曲流,某学生观察曲流时发现:①曲流颈处的烟山壁立七八丈,雄险天成,山上林木葱蔚,烟雾不散;②烟山尾峰东岩左侧石壁上,唐、宋、明、清原题刻颇多;③此处丘陵环抱,切穿川东平行峡谷,蜿蜒曲折,绵延千里,形成了359°“Ω”字形曲流。该景观正确的观察顺序应为____(填序号)。
2022-12-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牛轭湖形成的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
2.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牛轭湖在山区较多B.牛轭湖湖水较深C.与流水侵蚀无关D.水质一般较差
2022-06-17更新 | 2275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3 . 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与冲积扇从上到下粒径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泥石流扇恰恰相反,在扇体最下端往往有较大的砾石块,肩顶部则是细小的沙砾和黏土。读泥石流扇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河流冲积扇相比,泥石流扇的沉积物(     
A.分选性更好B.透水性更强C.磨圆度更好D.孔隙度更小
2.造成冲积扇和泥石流扇的粒径顺序截然相反的根本原因是(     
A.流体的性质不同B.地形的陡峭程度不同
C.植被覆盖度不同D.暴雨激发的程度不同
2021-11-05更新 | 55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写出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的范围。
(2)写出河流剖面图甲、乙、丙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并解释原因。

(3)简析河流在入海口附近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4)写出图中河流属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回答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5 . 将同样比例的碎石、粗砂和黏土完全混合,放入一只透明塑料瓶中(不超过容量的一半)。将塑料瓶用水注满,盖上瓶盖,剧烈振荡,然后让瓶子平放,使瓶中物质自然沉淀。完成下列小题。

1.半小时后,可观察到瓶中沉淀成分从下到上的排列顺序是(     
A.碎石粗砂黏土B.黏土粗砂碎石C.粗砂碎石黏土D.碎石黏土粗砂
2.下列地理事物中沉积物从细到粗分布的是(     
A.一般河流从上游到下游B.洪积扇从扇顶到扇缘
C.黄土高原从东南向西北D.江心洲从洲头到洲尾
6 . 下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处土层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是
A.甲、丙、乙B.乙、甲、丙C.甲、乙、丙D.丙、乙、甲
2.与b时段三角洲快速发展无关的因素为
A.水下坡度平缓B.海水顶托
C.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见效D.渤海湾潮流作用弱
3.造成c图中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作用B.冰川作用C.风力作用D.海水作用
2019-01-2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7 . 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甲为____,乙为____;从地貌类型看,戊为____,丁为____
(2)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____作用形成,丙、丁处由____作用形成。
(3)甲、戊中,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处,寻找油、气应在____处。
(4)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____处,请说明理由____
(5)解释甲处地貌形成原因是____
(6)简要描述丙处地貌形成过程。
2023-06-0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A卷)试题
8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图甲为某条自西向东流的河流示意图,图乙中的三幅小图为该河流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1)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填①或②或③)。该河段主要的侵蚀作用是_____
(2)该河流位于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
(3)分别描述①②两处河谷的成因。
(4)若在该河干流建水电站,比较合理的位置是_____ (填①或②或③)处。试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
(5)③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②河段处于高原地区,则该区域聚落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湄公河在河口三角洲共有九个河口入海,形成“九龙入海”的水系特征。科研人员认为,如果没有人为干预(如海岸防护工程),未来湄公河三角洲的体积、面积将大幅度缩小。下图示意现今湄公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的海岸线。在距今1.2~0.85万年前,湄公河流域的地壳、降水相对稳定。



(1)简析湄公河河口段形成“九龙入海”的自然原因。
(2)判断湄公河流域距令1.2~0.85万年全球气温的整体变化趋势,并说明判断依据。
(3)简析未来湄公河三角洲体积、面积大幅度缩小的前提条件。
2022-01-11更新 | 913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



(1)分别指出图中字母A、C和D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入海的河水可通过图中______________(填字母),实现西归。
(3)简述水循环D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开垦为耕地,分析该地水循环环节将发生哪些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