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按照河道中水流的占有率将河流划分为暂时性河流、季节性河流和常年性河流。典型的暂时性河流在一年里基本都是干涸的,偶尔形成水流,河道内水流占有率从小于50%直至接近于零;而季节性河流河道水流占有率大致在50%~100%之间。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白杨河流域气候干燥,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在白杨河冲积扇表面发育有暂时性河流和季节性河流。调查发现,季节性河道沉积物主要来自白杨河上游源区,而暂时性河道沉积物主要来自扇顶附近基岩风化形成的倒石堆、塌积扇和山地泥石流沉积。下图为白杨河冲积扇上两种类型河道的分布及其沉积过程模式。



(1)结合暂时性河流的特征,推测白杨河冲积扇表面暂时性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
(2)白杨河冲积扇上的季节性河道只占冲积扇面积的2.1%,但冲积扇主要沉积物来自季节性河流,请说明其理由。
(3)从沉积物的粒径和分选性两方面,说明白杨河冲积扇上的季节性河道相比暂时性河道沉积物的特征及其原因。
2022-05-06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约村地处青藏高原(如下图),隶属于西藏昌都市察雅县,是川藏铁路的途经区。区域内地势起伏明显,沟谷坡度大,高海拔冰川发育多,森林植被发育少。历史上,古河道和现在的河道相连,并一度演变为湖泊,随着河流的改道,目前该区已经成为聚落集聚区。调查发现,近年来该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对频发,对川藏铁路的修建带来一定的威胁。



(1)指出X高地的堆积物主要来源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对比X地和古河道堆积物颗粒大小并分析原因。
(3)推测当地修建铁路易发的地质灾害并指出防治措施。
2022-03-18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雅鲁藏布江米林段地处西藏高原的东南部,属雅鲁藏布江中游下段,河谷风沙地貌断续分布,其中在卧龙镇附近(分布最为集中,发育规模最大。平面形态上,风沙活动带呈“喇叭”状,由阶地边缘狭窄的风蚀口向沙丘堆积区逐渐变宽。如图示意米林县卧龙镇东部河谷阶地风沙活动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卧龙镇风沙活动带多分布在(     
A.河流凸岸阶地B.河流凹岸阶地C.宽谷上风向处D.窄谷下风向处
2.推测卧龙镇东部的盛行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C.偏南风D.偏北风
3.米林段风沙活动较为集中的时段为(     
A.春季午后B.冬季夜间C.夏季午后D.秋季夜间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4 . 75万年前,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图)。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古长江溯源切穿黄陵背斜、袭夺古川江,且古金沙江南流受阻,改向东流,逐渐形成现今的长江干流。距今约1万年,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云梦泽和彭蠡泽两大通江湖泊形成。距今约3O00年,云梦泽和彭蠡泽逐渐消亡,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通江湖泊随之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中,最适于佐证“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的是(     
A.背斜以东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B.背斜以东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C.背斜以西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D.背斜以西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2.距今约1万年,两大通江湖泊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①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抬升②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沉降③海平面下降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推测云梦泽和彭蠡泽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干,上游来水量减少B.地壳和海平面趋于稳定
C.泥沙淤积,湖泊沼泽化严重D.人类围湖造田活动加剧
7日内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最后一卷(湖北卷)-【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北专用)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岛屿地形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岛屿的地形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图中甲乙两处地貌类型并分别说明其分布的典型地区。
(3)根据所学知识,描述①河流沿线地形及沉积物变化特征。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佛山西樵山形成于早第三纪,由于火山形成后的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如今山上有72山峰(最高峰344米),232处泉眼,28处瀑布的地表形态。西樵山周边分布着大片三角洲平原,海拔3-4米。西樵山曾经作为采石场植被破坏严重,禁止采石后植被迅速恢复。山中有一巨石----冬菇石,又名仙笠石,横列涧中,高约8尺,是从山上崩塌下来的巨大角砾凝灰岩块,长久受外力作用,上广下锐,四檐垂下,形似冬菇,下可蔽风雨。下图为西樵山及附近地貌类型图。



(1)简述西樵山多泉水出露的原因。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测冬菇石顶部硕大较圆滑、根部较小的原因。
(3)据图描述西樵山附近冲积扇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地区水系演化是对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证据表明长江源区通 天河与澜沧江之间宽阔平坦的分水岭上,在晚第四纪发育了一条西北—东南向古河流,随后 该区域在构造运动和侵蚀基准面(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其升降会引起其上游河段的冲淤变化)变化的影响下发生水系演变。下图示意长江源地区晚第四纪水系演变过程。

(1)说明图示区域水系演变过程。
(2)研究证据表明通天河与澜沧江之间宽阔平坦的分水岭上,AB 段曾经为贯通的西北—东南向古河流。推测获取的主要研究证据。
(3)判断该区域水系演变三个阶段中B 处河流流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2024-06-01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8 . 河流下切侵蚀,使原来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上的地貌,其记录了区域地貌演化中的重要信息。下图示意贵州洛安江上游某河段的局部断面。该河段河道平直,可见级次清晰的三级河流阶地,各阶地均上覆砂泥质沉积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图示河段的流向,判断该地的地势大致为(     
A.西高东低B.东北高西南低
C.南高北低D.西北高东南低
2.推测该河段三级阶地形成期间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下蚀作用持续增强B.河流堆积作用持续增强
C.河流侧蚀作用持续增强D.河流下蚀作用间歇增强
3.研究发现T2阶地砂泥质沉积物沉积时间长、厚度大,表明该阶地形成时期(     
A.河谷变得宽而浅B.河谷变得窄而深
C.地壳抬升作用强D.地壳断裂作用强
2024-05-0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A

9 .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形成的巨大扇形地,它由多个舌状小三角洲组成。下图为黄河入海口的海岸线变化及河道变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黄河河口出现多处舌状小三角洲的原因是(     
A.海水运动变化B.黄河多次改道C.黄河径流变化D.泥沙来源变化
2.冬季,海面封冻对图示甲海域大气的影响是(     
A.海域内的气温明显升高B.大气接收海水辐射增强
C.海域上空空气湿度减小D.促使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阴山山脉南北两坡极不对称,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大部分洪积扇下层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由下而上减小。

材料二下图为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示意图及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示意图。



(1)分析阴山山脉南、北坡地形地势的差异。
(2)描述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3)根据阴山南坡洪积扇的发育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2023-03-13更新 | 1654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