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黄河三角洲由河流与海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陆地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黄河入海口的大致位置为(     
A.甲B.乙C.丙D.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黄河入海口泥沙淤积增加,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B.综合性C.整体性D.差异性
2024-03-1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末地理试题(01)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面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局部分布图,商丘古城即坐落于此。右图为左图中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图。



简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024-01-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侨港澳台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卷(四)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上游到下游,河水在流动过程中,随着流速的变化,有时会表现出侵蚀,有时会表现出堆积,从而塑造出不同的地形和地貌。下列左图示意河流的不同河段,右图示意河流常见地貌。


   
(1)①地貌的河谷名称是____,最可能分布在左图中的____(填字母)处。
(2)②地貌多出现在河流中下游河段,如左图中的D、E处,一般D岸表现为____,E岸表现为____,随着时间推移河流弯曲程度逐渐加强。
(3)比较①②地貌区河流流速的快慢,并分别说明其河流主要的外力表现形式。
2024-02-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金太阳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叶尔羌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北边缘,流域内发育有丰富的冰川。以喀群为界,叶尔羌河分为上、下游:上游河段山高谷深,河谷物质结构疏松;下游河段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流向东北,注入塔里木河,地势相对平坦。下图为叶尔羌河部分河段的分布图。


(1)推测叶尔羌河上游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点。
(2)说出莎车所在位置的地貌名称,并说明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叶尔羌河上游含沙量有增大的趋势。试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暖的角度分析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巴西地形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里约热内卢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较大
B.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为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广
D.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2.亚马孙河流量远大于长江,但河口地区并没像长江那样形成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原因是(     
①河口临近板块消亡边界,多深海沟
②流域内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
③河流流经广阔的平原地区,泥沙大多中途沉积
④喇叭形河口地带潮汐作用强,海浪侵蚀作用强
⑤河口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泥沙不易沉积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
6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图(填字母)。
(2)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应该数我最辛苦了。”学生丙绘制的图应该是____图、____图(填字母),它们的地貌名称分别是________,分别由________(外力作用)形成。
(3)在E图中画出当地盛行风向。
(4)学生丁绘制的是河流入海口的景观,应是____(填字母)图。
(5)简述D图中地貌形成过程。
2023-12-2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高一上期末 鲁教01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通关卷
7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地貌是在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
(2)B图是____地貌(地貌名称),往往形成于我国____地区。
(3)C图所示①②③④是____地貌(地貌名称)演化过程。
(4)简要分析说明C图所示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2023·四川自贡·一模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拦门沙是河口区口门附近泥沙堆积体的总称。常形成于干支流交汇处或水库支流河口附近,它包括河口心滩、水下浅滩、河口沙坝及水下沙坝等微地貌形态。

材料二:三峡水库建成后,常年回水区左右两岸共有55条支流入库,在各支流河口附近泥沙淤积量均大幅度增加,形成了形态、大小各异的拦门沙地貌。据实地考察,泥沙淤积主要分布在口门附近10km范围内,最大淤积厚度可达20m

材料三:表为三峡库区河口段淤积强度与支流入汇角度统计,图为支流汇入三峡水库的入汇角度示意图。

入汇岸别淤积计算总河长
(km)
入汇角度(°)淤积总量
(万m³)
淤积强度
(万m³/km)
左岸195.7>90880045.0
220.6<9015206.89
右岸58.6>90242041.3
152.6<9011107.27

(1)根据图文信息分析拦门沙的形成过程。
(2)指出淤积强度与入汇角度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3)指出三峡库区左右两岸淤积总量的差异,并推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023-12-19更新 | 871次组卷 | 10卷引用:华侨港澳台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模拟卷三
9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图乙是_______,二者都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
(2)若图甲、乙中两地貌在图丙中都有分布,则图甲地貌在图丙中的分布地区是_______(填字母)处,图乙地貌在图丙中的分布地区是_______(填字母)处。
(3)暂时性河流在出山口处所形成的A地貌,称为_______,多分布于_______(写干湿状况)地区。
(4)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据此原理推断,图甲所示地貌类型中,沿B→A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
(5)甲地貌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

10 . 地面长期经过剥蚀、堆积等外力作用,形成近似平坦的陆地平面称为夷平面。随着地壳变动,夷平面受到切割破坏,残留在山顶或山坡上,又称古夷平面(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不易形成夷平面(或者形成时间较长)的河段是(     
A.河口三角洲B.下游河床C.中游冲积平原D.上游河谷
2.在每次进行大规模夷平作用的时期,该地区(     
①以内力作用为主②以外力作用为主③地壳相对活跃④地壳相对稳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太行山地区有多级古夷平面的存在,表明该地区地壳经历了(     
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下降D.持续性下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