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的影响而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而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下图示意常见的沙波变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水流方向是(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
2.沙波移动方向为(     
A.向南移动B.向北移动C.向东移动D.向西移动
2024-03-1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2 . 读图A和B所示的两种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1.图A所示地貌名称为(     
A.河口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溶洞
2.图A中的地貌主要分布于(     
A.河流入海口附近B.溶洞集中分布地区
C.河流出山口附近D.干旱沙漠广布地区
3.图B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

3 . 洪积扇是暂时性洪水作用下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当一处洪积扇形成后,地层持续抬升,早期形成的洪积扇下方可能会发育新的洪积扇,形成串珠状洪积扇。如图为我国祁连山北麓某串珠状洪积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洪积扇(     
A.地处气候湿润区B.发育于河流出山口位置
C.从扇顶至扇缘土壤逐渐变干D.从扇顶至扇缘植被由密到疏
2.M、N两处洪积扇中,沉积物颗粒最粗的是(     
A.M洪积扇扇缘处B.M洪积扇扇顶处
C.N洪积扇扇缘处D.N洪积扇扇顶处
3.下列地貌与洪积扇形成作用相似的是(     
A.河流阶地B.风蚀蘑菇C.角峰D.石笋
2024-03-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祁连山位于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之间,山顶有终年积雪,发育了众多的雪山和冰川,在祁连山北麓冲积扇附近的泉水广泛分布,发育了一条条河流,形成多处绿洲,是哺育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

材料二:祁连山绿洲分布图


(1)据所学的知识,试从海拔、沉积物、地下水方面比较冲积扇扇顶到扇缘的差别。
(2)祁连山西南侧是青藏高原,东北侧是绿洲广泛分布的河西走廊,分析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数量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024-02-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镇扬河段地处长江河口区,其北岸为冲积平原,南岸为基岩低山。16世纪中后期,淮河南下汇入镇扬河段,成为长江一支流,而在此之前,这里原有一些小沙洲。淮河入江后,沙洲面积快速增加,形成南、北汊流,后来沙洲向北并岸,现今已发育为长江北岸(下图)。几百年来,镇扬河段演变剧烈,给沿岸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1)说明镇扬河段淮河入口外沙洲演变为长江北岸的地质作用过程。
(2)与北岸相比,分析镇扬河段南岸江岸线变化较小的自然原因。
(3)简述镇扬河段演变对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4-02-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地处黄河晋陕蒙大峡谷的核心地段,位于山西省和内蒙古交界处,老牛湾河谷两岸壁立万仞,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景观,被称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黄河在这一段之前和之后都是浑浊奔涌的,但这一段河水却是平静清澈的。下图示意老牛湾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老牛湾附近地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河谷剖面呈“V”形
B.河谷沿岸泥沙主要来自冰川堆积
C.地下溶洞广泛发育
D.流水溶蚀作用使沿岸河道多弯曲
2.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泥沙沉积区,最符合老牛湾附近甲、乙两侧河谷剖面的是(     
A.B.
C.D.
3.老牛湾处河水较为清澈,主要原因是(     
A.沿岸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B.峡谷地区的水流速度快,泥沙携带至下游
C.河水流速平缓,泥沙在该段沉积作用明显
D.景区人为清理,保持旅游地观赏性

7 . 下图示意某平原地区一个河段的演变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段演变的动力来自(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海浪作用D.洋流作用
2.该河段演变过程中甲乙两处地貌变化的原因是(     
①阶段I→阶段Ⅱ甲处受到侵蚀作用②阶段I→阶段Ⅱ甲处受到堆积作用
③阶段Ⅱ→阶段Ⅲ乙处受到侵蚀作用④阶段Ⅱ→阶段Ⅲ乙处受到堆积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西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山麓地带山谷出口处常发育有冲积扇,根据其形成环境条件的差异,可以分为“湿扇”和“旱扇”(如下图),“湿扇”多分布在湿润山前地区,“旱扇”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山前地区。与“湿扇”相比,“旱扇”沉积物分选性差、磨圆度较低。我国天山北麓“旱扇”较多,在天山抬升过程中,其北麓“旱扇”面积不断变大。


(1)描述“湿扇”的形成过程。
(2)分析“旱扇”扇缘地区往往成为种植业集中生产区的自然原因。
2024-02-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广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在长江中下游江流两岸,常见基岩山体矗立江边,峭壁悬崖,突出江中,三面临水,形如半岛,这就是矶头。有矶头控制的河道江窄水深,河槽稳定;上、下矶头之间的河道江面变宽,并常出现江心洲,直到演变至河分汊。下图为顺直分汊河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有矶头控制的河段,其表现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以下切侵蚀为主B.侧蚀强、沉积弱C.河道窄、流速快D.河道稳定少变
2.上下矶头间常出现江心洲的原因(     
A.矶头岩壁易崩塌,为下游的江心洲提供沙源B.过矶头后河水流速由快变慢,沉积作用明显
C.矶头处河段基岩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出露河面D.矶头处下切侵蚀明显,河道加深,河床出露形成
2024-01-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10 . 台湾岛东部纵谷南北长约180公里,东西宽约27公里,两侧地势陡峭,纵谷西侧山麓多冲积扇,平原面积小,土壤颗粒大、土层薄,地势起伏大。下图示意台湾岛东部纵谷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从成因上讲,台东纵谷属于(     
A.断裂谷B.背斜谷C.冰川谷D.向斜谷
2.纵谷西侧山麓多冲积扇的理由是(     
A.地势陡峭B.降水量大C.植被茂密D.河流众多
3.纵谷平原土壤颗粒大、土层薄的原因是(     
A.纵谷狭长,流水堆积作用强B.降水集中,河流搬运能力弱
C.河流流速快,携带物颗粒大D.地势较平坦,沉积物分选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