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流域内广泛发育着地质历史时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和现代风沙沉积。沉积物颗粒以机械搬运和物理风化为主,其化学成分与附近地表堆积物联系密切。下图为学者研究提出的该地沉积地貌发育概念模型图。



(1)结合图a,从分选性角度分析坡面上冰碛物与洪(冲)积扇颗粒物的沉积特点。
(2)结合图b,指出沙丘的沙源和沙丘增长最快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推测坡面上黄土的形成过程。
2024-03-27更新 | 41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暑假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进行游学,下图是学生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四种地貌类型中在云贵高原广泛分布的是____,在新疆典型分布的是____(填序号)。
(2)乙地位于河流出海口,其地貌名称是____,与甲相比,乙地沉积物颗粒一般较(粗/细)。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丁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双项选择)
A.植被B.土壤C.岩石D.水文

(4)若甲图为祁连山山麓,这里是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
2024-03-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暑期,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来到太行山研学考察。研学小组发现太行山东麓分布着众多冲积扇。下图为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的分布示意图。



(1)简述冲积扇的形成条件。
(2)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大小不一,试从径流流量和地形因素对此加以分析。
(3)该区域城市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分析冲积平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2024-03-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准噶尔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北部,介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是中国第二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部沙漠广布,植被很难存活。下图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地沉积模式图。



(1)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指出图示区域水循环的类型并说出该类型的主要环节。
(2)分析准噶尔盆地中部植被很难存活的自然原因。
(3)描述图中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
2024-03-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会对其流经的河谷不断进行侵蚀和堆积,使河谷形态发生变化。河流在不同阶段所形成的地貌亦不相同。下左图为河流地貌景观图,下右图为河流地貌模拟图。



(1)左图所示景观主要分布在右图①②中的哪个区域?说出该区域河流的主要作用力及形成的河流地貌特征。
(2)阐述甲地貌的名称及特征。
(3)说出乙地貌的名称及形成位置。
2024-03-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河三角洲主要由辽河、大辽河以及大凌河等多条入海河流冲积而成。地质历史时期,辽河流域森林茂盛,水草葱茏;清朝以后,河源地区植被残缺,加之区域内风沙大,每遇暴雨,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造成河流下游严重淤积。近年来当地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植被覆盖率有所回升。下图示意辽河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1)指出清朝前后辽河三角洲的演变情况。
(2)推测目前辽河三角洲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说明辽河三角洲泥沙堆积量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其原因。
2024-03-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从内力作用及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
2024-03-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本州岛中南部的飞弹山脉,由一系列海拔超过3000米(最高峰海拔3190米,为日本第三高峰。日本第一高峰为富士山,海拔约3770米)的群山组成,山势崎岖多断层、陡崖,是纵贯本州岛的有“日本的脊梁”之称的“日本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木曾川、长良川、揖斐川3条河流源于飞弹山脉,呈扇形从北向南流下,下游流经平原。木曾川下游河道中多心滩。下图示意三河下游水系。



(1)说明“日本阿尔卑斯山”被称为“日本的脊梁”的原因。
(2)说出心滩P在河道中移动方向及自上游至下游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并从流水作用角度分析成因。
(3)高山林线一般是指高山森林分布的上限。推测日本飞弹山脉林线更高的坡向,并说明理由。
2024-03-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五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C卷)

9 . 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枯水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洪水动力越强,洪水挟带至河漫滩上的沉积物颗粒越粗;洪水动力越弱,洪水挟带的沉积物颗粒越细。图示意广东省韶关市横石水河下游一处河漫滩上三个粒级组分颗粒物(即粗粒、中粒和细粒)体积分数从河漫滩顶部到水岸交界处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注:黑点表示粒级体积分数值,黑线表示粒级含量变化的平滑线。

1.各组分颗粒物粒径从小到大依次是(     
A.组分1、组分2、组分3B.组分1、组分3、组分2
C.组分2、组分1、组分3D.组分3、组分2、组分1
2.根据组分3沉积物的峰值位置可以判断(     
A.洪水期流速B.洪水期水温
C.洪水水位D.洪水时长
2024-02-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图为不同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图中由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3.②地貌类型是(     
A.丹霞地貌B.雅丹地貌C.喀斯特地貌D.峡谷地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