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乙为两条河流。读图,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雪线较低B.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美国南部遭受暴雪灾害D.非洲草原动物向北迁徙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沿线山地众多,气候类型多样,天气多变,广泛分布有永久性积雪、稳定积雪和不稳定积雪。青藏铁路穿越30余个县级行政单元,均为青藏高原雪灾高发县域,近40年铁路沿线雪灾发生频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下表示意青藏铁路沿线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系数。

因子层副因子层(权重)指标层(权重)
致险性
积雪雪灾致险性(0.3)雪灾频率(0.5),雪灾强度(0.5),最大年积雪日数(0.5),最大年积雪深度(0.5)
雪崩雪灾致险性(0.2)雪崩频率(0.5),雪崩强度(0.5),地形坡度(0.5),最大年积雪深度(0.5)
风吹雪雪灾致险性(0.5)最大年积雪深度(0.3),地表粗糙度(0.4),年平均风速(0.3)
脆弱性
物理暴露(0.7)路基和轨道(0.2),桥梁和涵洞(0.15),铁路隧道(0.15),沿线车站(0.2),列车密度(0.3)
灾能力(0.3)基础应灾能力(0.4)沿线安置能力(0.15),通讯能力(0.2),车站及等级(0.15),人口密度(0.15),每千人医生人数(0.2),每千人病床数(0.15)
专项应灾能力(0.3)抗灾减灾工程措施(0.5),自然灾害监测和预报功能(0.5)
救灾环境条件(0.3)铁路与公路的距离(0.2),沿线海拔高度(0.5),与主要城镇的距离(0.3)
(1)从地形角度分析青藏铁路沿线多雪灾的原因。
(2)简述雪灾对青藏铁路的危害。
(3)从脆弱性角度说明青藏铁路沿线雪灾应对能力差的原因。
2022-06-0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2-06-03更新 | 57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东南部,地处西秦岭北支东段,古丝绸之路的南线,长安通往河西走廊的必经之路。其北侧有一条呈东西向横贯我国中部的断裂带,历史上沿断裂带曾发生过多次强震。麦积山因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这座赤红色山体垂直高度达142米,山体由砂砾岩构成。每年春夏之际,麦积山周围经常云雾升腾,烟雨弥漫。麦积山的众多窟龛开凿于北魏、西魏、北周三朝,经历1600余年的风雨磨砺,大部分泥塑保存至今。下图为天水市东南部区域图及麦积山景观图。



(1)说明麦积山吸引古人前来开山造窟的原因。
(2)说明麦积山麦垛形孤峰的形成过程。
(3)分析每年春夏之际麦积山周围经常云雾升腾的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2月20日~22日青海地区经历来自北疆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产生影响。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股,一股是经南疆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的“西路冷空气”;另一股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的“东路冷空气”。这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G锋。下图示意21日20时青海湖G锋位置。



(1)判断此时“西路冷空气”和“东路冷空气”势力强弱的差异,并说出判断依据。
(2)从地形角度,分析造成此时两股冷空气势力差异的原因。
(3)有人认为,此次青海湖G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的危害较大,有人认为危害较小。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06-02更新 | 58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6 . 常见的垂直地带性是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灌木——草甸,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在横断山区,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的植被是地区代表性植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横断山区的代表性植被是(     
A.干旱小叶灌丛B.半湿润针叶林C.寒温带暗针叶林D.高寒灌丛草甸
2.横断山区出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的部位是(     
A.谷底B.3100m以下部位C.3100m以上部位D.谷顶
3.影响横断山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①夏季风②局地环流③山地坡度④土壤肥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苜蓿根部长有100大量根瘤,根系发达,有直根和很多须根,根入土较深,根系周围能分泌酸性物质。首蓿耐干旱,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被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下图示意美洲地区不同地带土壤中首蓿碎屑损失率(枯落物损失率是指枯枝落叶经过一定时间分解后,其损失重量占初始量的百分比)。



(1)苜蓿能改良土壤,请说明理由。
(2)分析图示巴西热带雨林首蓿碎屑损失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3)内华达山地苜蓿碎屑损失率比波哥大草原低,请给出合理解释。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横断山脉中段的四川省乡城县(下左图)河谷两岸,分布着6000多座外墙均为白色的方形碉房,故称“白藏房”(右图)。白藏房完全使用黏土夯筑,属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室内木柱密架。白藏房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其建筑时间一般在晚秋和早春时节。



(1)说明当地居民选择晚秋和早春时节建造白藏房的理由。
(2)分析在河谷建造白藏房的优势条件。
(3)根据白藏房的建筑外貌特点推断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9 . 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鄱阳湖水位与面积变化的关系鄱阳湖水系图

1.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是(     
A.5月B.6月C.7月D.8月
2.据图推断鄱阳湖的湖盆地形特征(     
①中心低、四周高②湖盆整体较浅且坡度较小③湖岸陡峭④湖盆中有深切的河道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2-04-2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近年来,环渤海的滨海低海拔盐碱化地区在积极探索“滨海草带”的建设。“滨海草带”是指通过在滨海盐碱地上培育优质适宜的牧草和生态草,在改善土壤的同时亦为养殖业提供饲草料的一种创新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合环渤海“滨海草带”的草类除具有耐盐碱的特点外,还应重点考虑(     
A.耐旱B.耐涝C.耐高温D.耐寒
2.环渤海“滨海草带”在改善盐碱化土壤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地下水位②增加土壤肥力③减少盐分表聚④增加水分蒸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气候趋向暖湿B.土地资源丰富C.市场需求变化D.科技水平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