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糜棱岩是地下岩石受到强烈的挤压、碾磨成细小颗粒后再胶结而成的松散变质岩。四川甘孜州墨石石林是全国唯一糜棱岩石林,石林呈墨灰色,有柱状、尖棱状等多种形态,整体呈带状分布。石林周边植被茂密,但石林上几乎无植被着生。图左为墨石石林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墨石石林景观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从内外力角度,简述墨石石林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糜棱岩石林多分布在河谷附近的原因。
(3)分析糜棱岩石林几乎无植被着生的原因。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拉望岛地处菲律宾群岛和马来群岛之间,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峰海拔2086米,山麓植被以热带雨林、季雨林为主,面积1.1785万平方千米,人口31.1548万,仍处于原始的自然生态,被称为"海上的乌托邦"。中更新世时期(距今63万~44万年)为盛冰期,巴拉望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的巴拉望陆桥出露海面,加里曼丹岛的哺乳动物进入巴拉望岛。44万年以来,陆桥逐渐被淹没,进入巴拉望岛的多数哺乳动物也陆续灭绝。下图为巴拉望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推测中更新世时期巴拉望岛山麓的植被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中更新世时期巴拉望陆桥出露海面的过程。
(3)分析进入巴拉望岛的多数哺乳动物灭绝的原因。
2022-12-26更新 | 493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测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指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一般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的多年冻结层;多年冻结层中常含有冰楔(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冰楔融化后地表土壤失去支撑而塌陷形成洼地,洼地集水成湖,称为热融湖。近年来,青藏高原的热融湖不断增多。下面左图示意冰楔对热融湖形成的作用,右图示意热融湖的扩张及其对碳元素迁移的影响。



(1)指出多年冻土层中冰楔形成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冰楔的形成过程。
(2)分析近年来青藏高原热融湖数量增多的原因。
(3)热融湖不断增多和扩张会加剧全球变暖,试用地理原理进行解释。
2022-12-07更新 | 760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左图示意四川省理县二古溪边坡,斜坡覆盖植被较为茂盛,这些树木的生长状态除了受到日照、气温、降水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斜坡变形的影响。其中华山松主要分布在中部2750~2950m间,出现树干弯曲,形成马刀的状态,被称为马刀树。图中交通线为著名的317国道,实线为原线路,虚线为2017年10月改线完工后的线路。下右图为马刀树形态示意图。



(1)依据K值写出马刀树弯曲度的分布特征。
(2)分析马刀树形态特征形成的过程。
(3)从地形、地质的角度,分析图示区域公路由沿江附近改线建设两隧一桥的原因。

5 . 顶级群落是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发展成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群落。这是一种稳定的、自我维持的、成熟的生物群落。人类不同程度的干扰会对群落演替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在正向干扰或小强度范围内的逆向干扰下可以保持进展演替,一旦逆向干扰强度超过阈值,演替就会停滞,甚至出现逆行演替的情形。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山地植物群落在人类不同干扰程度下的演替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研究区的顶级群落是(     
A.灌草群落B.蒙古栎林群落C.白桦林群落D.阔叶红松林群落
2.不同的地形条件会导致水分条件的差异,旱生系列、中生系列、湿生系列分别出现的地形是(     
A.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
B.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山地中下部和缓坡
C.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
D.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地势较高的岗脊
3.类型三植被与类型二植被相比(     
A.更耐贫瘠B.更耐干旱C.更喜光照D.更喜湿润
2023-02-09更新 | 893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质检地理试题

6 . 线形沙丘是所有沙丘类型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线形沙丘的长度远远大于宽度,沙丘脊部尖锐或者圆钝,沙丘笔直或者弯曲,且相互平行,可连绵伸展数十千米。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沙漠地区线形沙丘演化发育的四个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线形沙丘演化发育的过程为(     
A.丙乙甲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乙甲丁丙
2.对线形沙丘演化发育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①风向②植被③海拔④光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读下列三幅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甲代表的植被类型,并说明理由。
(2)根据上述三幅图分析地形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3)指出图中地形及植被的演变过程体现的自然环境的特征。

8 . 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广泛分布的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在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冻土作为不透水层或者弱透水层,能够从性质上改变土壤水热运移规律。下图为据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青海海北站季节冻土的水热监测数据绘制的土壤冻结深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段土壤冻融过程(     
A.冻结速度快于融化速度B.冻结方向为自下而上发展
C.3月份冻结深度较稳定D.表层融化速度比深层慢
2.在整个冻融过程中土壤含水量(未冻水含量)变化较大,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在非冻结时期,深层含水量变化大B.在冻结过程中,各层含水量均增加
C.在消融过程中,表层土蓄水量增加D.在整个过程中,水分运动方向相同
2023-01-10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候鸟(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越冬地。近年来,受长江上游水库群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鄱阳湖水文情势发生变化,使得候鸟越冬环境更加复杂,且形成了“丰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景观。2020年夏季,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多轮强降雨,其中江西省遭遇了持续性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连续性暴雨天气。造成鄱阳湖面积涨水期从北向南扩张,而在退水期从南向北萎缩。图甲示意鄱阳湖水系,图乙示意2019和2020年鄱阳湖丰水期月平均水位及枯水期不同水位持续时间。


   
(1)简述鄱阳湖“丰水一片,枯水一线”景观形成的原因。
(2)研究表明,2020年鄱阳湖越冬水鸟多样性减少,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鄱阳湖水域面积涨水期从北向南扩张,退水期从南向北萎缩的过程。
10 . 多年冻土作为冰冻圈要素之一,因其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重要的反馈作用而倍受关注。图为50°N以北地区冻土分布图,图为热融湖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冻土分布的影响因素。

热融湖是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多年冻土层局部融化,地表塌陷形成凹坑,集水形成的湖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冻土区热融湖迅速增加。


(2)运用温室效应原理,说明图中b阶段热融湖增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各个圈层之间的循环过程。


(3)比较图中b、c阶段碳循环过程的差异。
2023-01-07更新 | 79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考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