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在横断山脉中段的四川省乡城县河谷两岸,分布着6000多座外墙均为白色的方形碉房,故称“白藏房”。白藏房完全使用黏土夯筑,墙体较厚,属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室内木柱密架。白藏房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其建筑时间一般在晚秋和早春时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浇淋白色一浆时日多选在晚秋主要是为(     
A.避开雨季,利于土浆干燥固化B.避开农忙,充分利用农闲时间
C.避开夏季,减少土浆水分蒸发D.避开冬季,避免土浆连结膨胀
2.白藏房多建于河谷地带,其原因是(     
①土料湿度适中方便取土②地震等地质灾害较少③森林资源丰富就地取材④河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
3.根据白藏房的建筑特点推断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可能是(     
A.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小B.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C.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D.地势较低,风力较小

2 . 下图为我国某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结构图,该地的石堰梯田具有“叠石(石灰岩)相次,包土成田”的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石堰梯田可能位于(     
A.太行山区B.东南丘陵C.天山山脉D.云贵高原
2.关于该遗产景观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上的森林和灌丛,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B.田埂上的经济树种,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
C.民居多以石为建材,主要原因是坚固防风
D.景观所在地的河流,主要补给是冰雪融水
2023-06-14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

3 . 土林是一种特殊地貌景观,西藏阿里地区的土林发育最为典型。该地土林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物质组成。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石风化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河湖沉积
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寒冷,暴雨多
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
2023-06-10更新 | 730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氢能是能效很高的清洁能源,利用氢气加工制取。根据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程度分为灰氢(通过化石燃料制氢,技术最为成熟)、绿氩(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工序生产氢气,经济成本高)。甘肃省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人口2492.42万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下图)。玉门素有“世界风口”之称,近年来,当地政府在传统氩能源产业链基础之上,在新能源制氩、储氯、运输、加注、应用、氢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延链补链、大力引进下游项目,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2022年7月,中石油玉门油田建造的甘肃省首条中长距离输氩管道主线路全线贯通,并入我国西东送能源运输通道。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简述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说明玉门氢能源产业由“灰氢”向“绿氢”转变的主要原因。
(3)简述西氢东送工程如何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5 . 冰斗是形成在雪线附近的由冰川侵蚀作用而成的三面环山、后壁陡峭的半圆形洼地。根据冰斗底部海拔可以概略估算古雪线位置进而推测古气候条件。下表示意第四纪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某山地东西坡冰斗底部海拔及冰斗面积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时间(千年)东坡西坡
海拔范围(m)平均面积(km2)海拔范围(m)平均面积(km2)
上层冰斗32~174055~41201.94270~44500.86
中层冰斗73~583942~39533996~4057
下层冰斗150~1373703~37103875~3895

1.第四纪以来该地区(     
A.雪线下降,气候转暖B.雪线下降,气候转冷
C.雪线上升,气候转冷D.雪线上升,气候转暖
2.与东坡比较,该山地西坡冰斗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B.地处南北断裂带,地壳抬升明显
C.位于山地的向阳地带,气温较高D.组成岩石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2023-05-18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6 . 无定河流域地处我国湿润和干旱过渡区,是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毛乌素沙地位于该流域西北部。MN河段河道破坏了风沙的输移方式,形成风沙—黄土的分界线,分界线的西北侧以沙丘为主,风沙活动频繁,东南侧以黄土为主。左图示意无定河流域,右图示意不同颗粒的风沙活动三种输移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MN段河道,被破坏的主要风沙输移方式是(     
A.悬移、跃移B.悬移、蠕移C.跃移、蠕移D.全都被破坏
2.通过上题风沙输移方式,沙粒在年内的空间输移过程(     
A.冬半年大颗粒风沙沉降河道B.夏半年小颗粒风沙沉降河道
C.冬半年通过河流输送到下游D.夏半年通过风力输送到下游
3.相比MN段河道,AB段没有成为风沙—黄土分界线的主要原因是(     
A.周边沙地生态恢复好B.河流径流量较小、河道窄
C.区域风力搬运作用弱D.河流蒸发量太小、作用弱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表水在工农业生产、气候调节和生态系统维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表水域面积的时空格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面图1示意黄河流域2000~2019年地表水域面积变化,图2示意各因素对黄河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水城面积变化趋势的影响量与相对影响率,其中温度因素对黄河流域不同河段水域面积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相关性。



(1)分析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域面积变化对区域安全产生的积极影响。
(2)说明叶面积指数对黄河流域水域面积的影响原理。
(3)从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解释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等“其他因素”与水域面积的相关性。
(4)推测温度因素与黄河水域面积呈正相关的主要河段,并分析原因。
2023-04-29更新 | 5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在吉林省白城市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和父母进行了一次省内自驾游。旅游过程中,他被沿途美丽自然风光和特色美食所吸引,也为自己家乡的变化而自豪。为了更好地向别人介绍吉林风光和特产,他查阅了很多资料(图)。大家结合小明的资料,一起感受别样的吉林。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黑土区中心地带,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未利用盐碱地面积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就探索和实践“以稻治碱”的土壤治理模式。现在白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弱碱地稻米之乡”。


(1)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说明白城市“以稻治碱”成功的意义。

向海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春秋季节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水鸟在此集结停歇,夏季还有大量的水鸟留在湿地繁殖。为保障湿地生态环境,从2004年起,经水利部门协调,上游水库对向海湿地多次实施应急补水,达到了“引来活水润绿洲,万物复苏生机旺”的效果。现在这里栖息的候鸟数量日益增加。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向海湿地候鸟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又名“草炭”、“泥煤”,形成于第四纪,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的嫌气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其中含有大量水分和未被彻底分解的植物残体、腐殖质以及一部分矿物质。


(3)分析向海湿地有大量泥炭形成的自然条件。
2023-04-23更新 | 36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大气降水进入森林系统后,林冠会对降水形成林冠截留(截留率=截留量/降水量)。某科研小组收集了六盘山北端叠叠沟流线华北落叶松林2020-2022年间80场降水数据,并在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取样以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土壤容重(土壤容重=烘干土质量/烘干前体积)、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可综合反映土壤的生产力水平。下图示意该流域华北落叶松林的林冠截留量与降水量的关系,表1示意2020-2022年5-10月的林冠截留量,表2示意不同造林密度下土壤各层物理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1:
月份降水量/mm载留量/mm
567.515.9
6154.625.9
7315.565.9
8241.850.8
9201.536.5
10172.831.9

表2:
造林密度(珠/hm2)测定指标土壤深度/cm
0-1010-20
1407容量(g/cm3)0.971.04
总孔隙度(%)62.6060.28
土壤含水量(%)14.7314.45
1675容量(g/cm3)1.141.17
总孔隙度(%)54.5352.51
土壤含水量(%)13.3313.04
2680容量(g/cm3)1.151.25
总孔隙度(%)56.4648.51
土壤含水量(%)12.5811.42

1.林冠截留与降水量的关系是(     
A.截留量随降水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B.降水量越大,林冠截留量增幅越大
C.5月份降水量最小,截留率最小D.10月份截留率小与叶面积变化无关
2.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的土壤(     
A.腐殖质含量不影响土壤容重B.总孔隙度随造林密度增加而减小
C.综合生产力水平在1407株/hm²时最高D.含水量在低造林密度时最小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演替是指裸地上植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在800年前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山上大量的原始植被被烧毁,导致植被重新演替。研究表明,火山灰是长白山植被演替滞后的主要原因,长白山北坡植被演替开始时间早,现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东坡植被演替开始较晚。左图示意目前长白山北坡、东坡的植被带分布,右图示意长白山亚高山区(海拔约2000-2200米)的植被演替模式。

(1)据图描述长白山东坡和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分布的差异。
(2)火山喷发后造成长白山北坡和东坡植被演替差异,推测其原因。
(3)根据长白山植被演替模式推测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分布上界的变化方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2023-04-08更新 | 94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