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2021年3月23日,一艘长近400米,宽约59米,重22万吨的巨轮在苏伊士运河打横捆浅。如下图所示,卡住了双向航道,约450艘船只被堵,还有多艘绕行好望角。2021年3月29日(农历二月十七)经拖轮和挖掘机等多日救援和“神秘力量”的帮助,在未卸货减轻自重的情况下使该船成功重新上浮摆正船身,开创了世界先例。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此次轮船打横搁浅的自然原因最可能是(     
A.流速过快B.机械故障C.河道狭窄D.强风沙尘
2.据《纽约时报》报道,3月28日晚上,得到“神秘力量”帮助,运河水位大涨,使该船最终成功获救。此“神秘力量”最可能来自(     
A.人工注水B.大型拖轮C.一轮明月D.突降暴雨
3.堵船事故导致欧洲价格上涨的产品最可能是(     
A.橄榄油B.卫生纸C.汽车D.黄金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2 . 艾比湖流域(44°02'N-45°23'N,79°53'E-83°53'E)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为当地水、盐汇集中心,湖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河流及地下水。流域内湿地、荒漠交错,根系较浅植物更耐盐碱土壤,根系较深植物耐旱能力更强。某研究小组选取艾比湖流域河岸、沙丘、荒漠、盐沼四种不同生境所对应的典型荒漠植被胡杨、梭梭、白刺和盐穗木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数据绘制了四种植被水分利用来源构成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艾比湖流域植被利用深层水源(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较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荒漠植被往往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图中四种植被耐受盐碱能力最强的可能是(     
A.盐穗木B.白刺C.梭梭D.胡杨
3.胡杨主要长在河岸周边,但胡杨只是将河水作为一种辅助水源来利用,河水利用率始终占比不太高,可能因为当地河水(     
A.季节变化大B.全年水温高C.含盐量较高D.含沙量过大
2021-11-24更新 | 61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出4℃-6℃,甚至达10℃。高原面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形成降水,使高原面上冰川、积雪广布,成为众多湖泊、大江天河的补给来源,被称为“亚洲水塔”。高原面上的热力上升运动对周边地区也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打破周边区域的水平衡,如导致我国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下图为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



(1)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的原因。
(2)分析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的原因。
2021-11-09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某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洪水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河流的水沙形势,受洪水干扰之后经历若干年的循环,某河段水沙形势逐渐恢复(如图),图中河段水沙形势循环时常无法完整进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阶段Ⅱ,河床中形成大量沙塞体的主要原因是沙塞体附近(     
A.流量增大,挟沙能力增强B.水流分散,主槽流速降低
C.土壤肥沃,抗蚀能力较弱D.植被冲毁,河岸侵蚀增强
2.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该河段沙塞体面积减小,主要得益于径流(     
A.流速更快B.流量更大C.水位较低D.含沙量较低
2021-11-02更新 | 787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被誉为“中国死海”。运城盐湖古称解池,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中条山北麓断裂,出现的一个狭长凹陷地带,后逐渐形成湖泊。运域盐池周围地表、地下都储藏着大量的盐类矿体。运城盐池至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所产盐称“解盐”,池盐颗粒大、色洁白,质地纯净,含芒硝和镁元素较多,是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运城盐池每年特定时节会变成红色,也就是“玫瑰湖”,湖水颜色与湖中的卤虫、杜氏盐藻等生物繁殖关系密切。

下图为运城盐池分布图和盐池景观图。

(1)说明运城盐湖的形成过程。
(2)推测运城盐池变成“玫瑰湖”的季节并说明形成原因。
(3)为可持续开发开发运城盐池提出合理建议。
2021-10-12更新 | 1520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日本东西两侧海岸冬季降雪量差距很大,靠近日本海一侧冬季降雪量远大于靠近太平洋一侧。但据古气候 学家研究发现,在距今2万年前的末次盛冰期,全球气温比现在低5-100C,日本西侧的降雪量远小于现在。下图示意日本海周边地形与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西海岸冬季降雪明显多于东海岸的原因是 (     
A.东海岸水温偏低B.西海岸冬季风暖湿
C.东海岸人口密集D.西海岸相对高度大
2.末次盛冰期,日本西侧降雪较现在少很多的原因可能是(     
A.寒流降温减湿B.冬季风风速增强
C.下沉气流为主D.日本海面积缩小
3.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末次盛冰期的是(     
A.北欧峡湾、冰川湖广布B.西伯利亚地区物种大量灭绝
C.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D.阿尔卑斯山地雪线上升
2021-06-02更新 | 3411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100多万年前,塔里木盆地河湖众多,植物繁盛。青藏地块的大幅度隆起改变了塔里木盆地大气环流的格局,气候渐趋干燥。大约在1万年前,塔克拉玛干沙漠基本形成。近年,某科考队来到沙漠腹地对古城和古河道遗址进行考察,认为古河道是河流他移或断流后被废弃形成的。下图为塔里木盆地中现在城镇和古城遗址分布图。



(1)指出青藏地块隆起后该区域大气环流的变化及其影响。
(2)说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存在古河道的原因。
(3)根据图中古城所处的位置,推测其衰落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比亚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生物物种丰富,河流众多。马格达莱纳河(图中R)是哥伦比亚的第一大河,也是该国主要的贸易水道,沿岸地区为重要的农耕区,城镇多,河道多急流浅难。该河手流发育在宽80km的断层谷地中,上游以山地降水为主,1~2月少雨,10~l1月多雨准游洞段含沙量较大。该河水力资源丰富,但由于坝址难选,开发利用率很低,少有补电站T下图示意哥伦比亚地形及河流分布。

(1)简述哥伦比亚河流流向的特征。
(2)推测R河坝址难选的原因。
(3)说明哥伦比亚陆地物种资源丰富的原因。

9 .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可以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金门海峡连接圣弗朗西斯科湾,海峡两岸陡峻,航道水深,夏季经常浓雾弥漫。跨越海峡的金门大桥于1937年建成通车,总长度2780米,用钢量达10万余吨,耗时4年,耗资达3550万美元。宏伟壮观的金门大桥是近代桥梁工程的奇迹,该桥每月吸引上百万游客到此游览。为了让金门大桥保持光鲜亮丽,管理部门定期开展刷漆维护等工作。下面左图为金门海峡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金门大桥景观图。



(1)分析夏季金门海峡大雾天气日数多的原因。
(2)分析金门大桥建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3)简述金门大桥定期刷漆维护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