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3 道试题

1 . 在紧邻长江南岸的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多发育砂山-黄土堆积序列。砂山多发育在距长江约5km范围之内,黄土堆积则在延伸至距长江20km岗地附近,且其堆积在山前具有明显增厚的特点,往南进入赣东北中低山丘陵地带则很难再发现有黄土沉积。下图为长江南岸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序列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上砂山一黄土堆积物的可能来源(     
①河漫滩细颗粒物质
②湖岸枯水期裸露沉积物
③北方黄土高原的粉尘颗粒
④中亚、西北沙漠远程输送的粉尘颗粒
⑤赣东北山地风化碎屑物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
2.区域内风成沉积体系的发育始于末次间冰期晚期,推测全球变冷对黄土沉积速率的变化及原因(     
A.变大流水堆积能力增强B.变大河漫滩干露物源增多
C.变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减小D.变小风力的搬运能力减弱
2023-07-13更新 | 42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赤楠,又名鱼鳞木,叶呈椭圆形,侧脉多而密,花期为6—8月,果期为9—12月,四季常青。赤楠根叶皆可入药,可健脾利湿、平喘。完成下面小题。

1.赤楠属于(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根据材料推测,赤楠可能广泛分布于(     
A.大兴安岭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D.内蒙古草原
3.近年来野生赤楠数量急剧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人为过度采挖B.全球气候变暖C.适应能力差D.天敌泛滥

3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一住宅小区12月份植被景观图,地面铺满金黄的落叶,旁边四季常青的樟树和海桐散发着沉淀了许久的深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D.大兴安岭
2.推测该地区的天然植被类型可能为(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温带草原
3.该住宅小区植被的主要作用是(     
A.防风固沙B.涵养水源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2024-02-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冰与火之国之誉的冰岛,海洋性冰川发育。海洋性冰川的主要标志是冰川层的平均冰温接近0℃,冰温较高。冰岛冰原(被大量冰雪覆盖的大面积陆地)中发育有大量的冰川洞穴。冰川融水是冰洞的始作俑者。当冰川内部融水蓄积过多,一旦冲破禁锢破冰而出,就会释放出巨量的洪水,并形成一个开放的冰洞。据监测,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冰岛的冰川面积也发生变化。如图为冰岛冰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冰洞大量发育的地点最可能位于(     
A.瓦特纳冰原B.霍夫斯冰原C.米格尔斯冰原D.朗格冰原
2.关于冰川内部融水来源推测不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时冰川表面融水通过冰裂隙、冰下通道汇入
B.雨水及河湖水通过冰裂隙、冰下通道汇入
C.冰洞内冰劈作用、风化作用,产生的冰川融水
D.冰川底部的地热导致冰川融化产生的冰川融水
3.对冰岛冰川面积的变化进行监测,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
2024-01-17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八模测试地理试题)

5 .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青藏高原东北部某高山封闭内流湖,有多种补给水源,湖泊海拔约5500米。下图示意1985~2015年该湖泊面积年际变化。研究表明,相比距离不远的青海湖,该湖泊面积波动变化较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5~2015年该湖泊面积年际变化反映所在流域气候最可能( )
A.冷干趋向暖湿B.暖干趋向冷湿C.暖湿趋向冷干D.冷湿趋向暖干
2.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推测影响该湖泊1985~2001年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地下水B.气温高低C.降水量D.冻土融水
3.相比青海湖,该湖泊面积波动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封闭内流       ②海拔更高       ③面积更小       ④降水更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3-28更新 | 54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6 . 藏羚羊是可可西里的旗舰物种。每年5月至7月,来自三江源等地区的雌性藏羚羊会陆续前往位于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产仔,而后其会携仔回到越冬地。近年来,这里的藏羚羊种群呈恢复性增长,原来分布在无人区深处的藏羚羊种群逐渐向周边扩散,且藏羚羊迁徙产仔时间呈提前趋势。为保证藏羚羊顺利迁徙产仔,卓乃湖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增加了巡山频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藏羚羊迁徙产仔时间呈提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自然保护区设立②全球气候变暖③迁徙距离增加④天敌数量增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藏羚羊迁徙产仔期,巡山队员巡山途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①天气雨雪交加②交通拥堵严重③巡查车辆陷车④盗猎活动猖獗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2023年5月,卓乃湖5G基站开通运行,助力三江源国家公园“智慧化”管理。该基站使用的电能可能来自(     
①风能发电②超高压输电③柴油发电④太阳能发电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2024-01-22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高考预测地理试题(06)
2024·全国·模拟预测

7 . “蓝眼泪”是由海洋中甲藻类的夜光藻发光形成的,当它们受到海浪等刺激时,会发出蓝色的光。夜光藻适宜生长在水质较好的海域,最适宜温度为18—20℃。4—6月是平潭岛“蓝眼泪”现象高发期,许多游客前来“追泪”打卡。平潭岛周边浅海面积大,礁石众多。下图为平潭岛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最可能观看到“蓝眼泪”的海域是(     
A.河流入海口B.远海海域C.沙滩附近D.礁石附近
2.4—6月是在平潭岛观赏“蓝眼泪”的最佳时间,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强度低B.海水温度适宜C.季风势力减弱D.海水透明度高
3.“蓝眼泪”爆发短期内可能对局部海域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海水的流动性B.降低生物多样性
C.提高海水的透明度D.提高海水的盐度
2024-01-05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04届高考文综预测地理试题(03)

8 . 图为加拿大某区域等高线图,该区域是加拿大最热的地区之一,图中的斑点湖的湖水蒸发后,结晶出很多矿物质,形成许多面积10m2左右白色镶边的浅池,浅池里富含矿物质的水不同季节会呈现深浅不同的黄、蓝、绿等奇特的颜色,图中甲图为该湖的景观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6-8小题。



1.斑点湖的面积最可能是(     
A.0.12km2B.0.52km2C.0.85km2D.1.10km2
2.据图推测,图示地区成为加拿大最热的地区之一的原因可能有(     
①盛行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②夏季副高控制,晴热天气较多
③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烈④位于山间盆地,热量不易扩散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斑点湖湖水颜色的变化,可能是因为(     
A.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和湖水矿物质含量变化B.周围景色的季节变化和湖水矿物质含量变化
C.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和湖中藻类种类的差异D.周围景色的季节变化和湖中藻类种类的差异

9 . 冰川物质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冰川积累与消融的差值,其差值大小直接反映冰川物质的动态变化。冰湖接触型冰川是一种位于冰川湖上部(游)的冰川,冰湖位于冰川的末端。龙巴萨巴冰川位于喜马拉雅山中部,是一条典型的冰湖接触型冰川。下图示意1989—2018年龙巴萨巴冰川物质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1989—2018年龙巴萨巴冰川表面物质与总物质总体上(     
A.均处于盈余状态B.先盈余后盈亏
C.均处于亏损状态D.先亏损后盈余
2.推测龙巴萨巴冰川物质变化量最大的空间位置最可能位于(     
A.冰川上部表面B.冰川头部前面
C.冰川顶部末尾D.冰川底部下面
2023-12-29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等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地理试卷

10 . 沱沱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的唐古拉山脉,为长江的西源,其上游发育了典型的辫状水系。研究发现,辫状河道可能成为风沙的来源地,从而对途经这里的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甲图为沱沱河景观,乙图示意1961~2019年沱沱河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沱沱河辫状水系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气温日较差大②河道平坦开阔③冰川侵蚀显著④流量季节变化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根据近年来沱沱河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可以推测出沱沱河地区(     
A.森林覆盖率上升B.河道变化频繁
C.形成河流阶地D.冰川面积扩大
3.推断沱沱河辫状河道能成为风沙来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A.河道冻融变化B.河道水位的季节变化
C.冷锋频繁过境D.不合理土地利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