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6 道试题

1 .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5917454.62503
常绿阔叶林6316473.18648
楠竹林5212402.08312
灌木林7317567.791833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2 . 科学家道格拉斯经过观察发现,树木年轮的宽窄变化具有11年周期,图左为“树木年轮照片”,图右为“太阳黑子相对数与温带乔木年轮宽度相关性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
2.树木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说明了(     
A.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树木生长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会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2023-01-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2017年5月,我国黑河市与俄罗斯奥伊米亚康结为友好城市,奥伊米亚康被称为北半球“冷极”。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和奥伊米亚康民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木屋“东倒西歪”是奥伊米亚康民居的特色,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河水冲击B.暴雪重压C.大风吹袭D.冻融交替
2.关于奥伊米亚康居民的生活,不可信的是(     
A.自来水管沿途设加热站,防止水管冻住爆裂
B.气候寒冷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人们主要食用肉类、奶等食物
C.气候寒冷不适合蔬菜种植,由于缺少蔬菜提供Vc等维生素,人均寿命低
D.冰箱很受人们欢迎,冰箱不是用来冷冻食物,而是用来解冻食物
2023-01-0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地理试题
14-15高三上·四川·阶段练习

4 .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针C.针阔叶混交林D.针叶林
2.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
2022-12-31更新 | 667次组卷 | 49卷引用:巩固练12 【补习教材·寒假作业】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
2019·湖南长沙·一模

5 . 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
2.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流量减少B.植被破坏C.地壳抬升D.地壳下降
3.近年来,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拆除水坝B.上游开展退耕还林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2022-12-30更新 | 422次组卷 | 19卷引用:4.3 河流地貌的发育-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必修1)

6 . 下图为新疆博斯腾湖流域示意图,甲乙为湖泊重要支流,甲河注入湖泊,乙河发源于湖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该湖流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流量较乙河稳定B.该区域河流众多,降水丰富
C.该流域地势北高南低D.该湖泊为吞吐湖、淡水湖
2.制约该区域农业生产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土壤D.市场
2022-12-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地理试题

7 . 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而且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面的图1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图2示意北极地区海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使①增强B.使②增强C.使③增强D.使④减弱
2.对降温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2-12-24更新 | 207次组卷 | 21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8 . 如下图示意Ⅰ、Ⅱ、Ⅲ为我国三大自然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以下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②区域界线是明确的③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④三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图示各自然区内部自然要素联系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A.差异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开放性
2022-12-23更新 | 44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十六中等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地理试题

9 .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水华,说明该河出现了富营养化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发生的频率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但无论结果怎样,三峡工程建设利大于弊。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材料体现了自然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这里的“发”是指(     
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
2.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后会使(     
A.生物多样性减少B.地方气候更加温和湿润C.土壤肥力下降D.洪涝加剧
3.三峡库区水污染、滑坡、泥沙淤积发生频率增加的原因有(     
①含沙量提高②水位上升③水流缓慢④水量增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12-1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魏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格陵兰岛拥有冰川面积约183万平方千米,占全岛面积的85%,其冰盖整体上呈盾状,目前在冰盖上常出现季节性的、液态水聚集的融池(大的半径有数十米,小的半径约1米左右)和冰面河(如下左图),这些液态水主要由冰尘吸热融化和少量降雨形成,可沿冰隙下渗。下右图示意格陵兰岛轮廓及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盖上液态水聚集融池,主要说明融池(     
A.冰尘分布最为集中B.冰面地势相对低洼
C.降雨量最为丰富D.太阳辐射最强劲
2.调查发现,图中甲处融池和冰面河出现频率远高于乙处,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与纬度B.下垫面性质和地势
C.海陆位置与地势D.洋流与下垫面性质
3.融池和冰面河增多,可能导致(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B.海冰的补给量不断增加
C.冰面地表生物多样性降低D.加速冰盖边缘冰山产生量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