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湖底自北向南倾斜,北部水域水浅,南部水域水深。里海盛产鲟鱼、鲑鱼、鲈鱼等多种鱼类,渔业资源发达,天然捕捞业发展历史悠久。同时,里海沿岸地区和湖底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二战以来,里海油气资源开采和加工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增大。近十几年来,受油气资源开采与加工、过度捕捞、水质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里海渔业资源不断减少。下图示意里海主要油气田分布及周边地区简图。



(1)分析里海北部水域盐度远低于南部水域的原因。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里海北部水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针对里海渔业资源不断减少的现状,有人提出沿岸国家应利用天然水域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1-12-08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课题组围绕“喀斯特地貌”进行主题探究。

探究1: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差异

同学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图a为河北西北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b为广西中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与图a相比,描述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探究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机制

同学们在我国两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下表数据,并且依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坐标图(下图c)。


地区广西中部河北西北部
降水时间分布相对均匀集中
年降水量(mm)1500-2000400—600
年平均气温(℃)20—226—8
年溶蚀率(mm/年)0.12—0.30.02—0.3
(2)图a与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是____,依据图c和表资料,说明其发育程度高的原因____

探究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07-09更新 | 14706次组卷 | 53卷引用:重难点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1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
4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宜居地带”是指人体感知温度在9~26C之间的“舒适”地带。位于我国三大地貌单元----------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交会地带的“西南宜居地带”(下图),冬暖夏凉,寒暑皆宜,四季如春,物产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随着“康养旅游(通过养颜健体、休养身心关爱环境等手段,使人在身体和心智精神上都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状态的旅游活动)”的兴起,使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1)分析“西南宜居地带”冬暖夏凉的原因。
(2)简述“西南宜居地带”成为“康养旅游”热门目的地的原因。
(3)有人提出把我国人口稠密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南宜居地带”,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02-13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