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发源于山顶有白雪皑皑的祁连山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疏勒河流域内年降水量不足6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年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简图。


(1)疏勒河流域年降水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疏勒河河水补给类型主要有大气降水、____和地下水等,河流汛期出现在____(选填:冬/夏)季,河流越往下游,水量越____(选填:大/小)。
(2)疏勒河上游昌马峡是在流水的____作用下形成,下游周围沙漠是在风力____作用下形成。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是疏勒河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较____(选填:大/小)、山前地势____(选填:平坦/起伏大)。
(3)某游客从甲地出发,沿疏勒河深入祁连山地旅行,发现山麓水草丰美,低坡林木葱茏,高坡草甸茵茵,山顶白雪皑皑,沿途景观变化体现了____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简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____
(4)关于修建双塔堡水库主要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发展渔业,为城市居民提供水产品
B.为城市和周边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水资源
C.发展水库观光业
D.调节中上游河流水量
(5)简述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 . 下图为“某大洋局部大洋环流和气压带、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示海域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洋流形成受低纬信风影响B.①洋流形成受中纬西风影响
C.该大洋环流称为副热带环流D.③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2.图示季节(     
A.天山积雪带下限较低B.图中的气压带控制下气候炎热干燥
C.④海域渔业资源丰富D.①风带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023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3 . 玉山位于台湾省中部,主峰(海拔为3952m)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玉山西坡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类似于图中的(     
A.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⑩C.②→④→⑤→⑨D.⑥→⑦→⑤→④→⑩
2.图示②⑧两自然带植被差异较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地形坡度
3.图中⑩自然带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西岸低,其主要原因是(     
A.受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B.以高原为主,地势较高,气温低
C.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D.受寒流降温作用强,热量条件差

4 . 山地生态系统是响应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约1800-2000米)下禾本科草本优势物种。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的林窗(风倒区),科考队发现,风灾后的小叶章成功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多分布于火山灰裸地,形成小叶章斑块,且呈扩张趋势,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蒸发强、生长季短,植被覆盖率高且多匍匐于地表,生长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对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的影响可能是(     
A.生存空间增大B.获得较多水分C.提供大量种源D.种间竞争增强
2.推测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后,苔原带植被(     
A.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减小B.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减小,
C.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增大D.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增大。
3.其他坡向未见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其原因不可能是(     
A.内力作用强弱B.全球气候变暖C.演替进程差异D.人类活动干扰

5 .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最上界的海拔高度。一般情况下森林在同一海拔高度范围内生长的树木类型应一致,但受局部小环境影响也会出现差异。如图为华北地区某山地的自然带分布图,据研究,受板块的挤压作用,该山地的海拔高度在持续抬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柏树和油松分布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A.热量B.水分C.岩性D.光照
2.与柏树和油松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的地理现象为(     
A.地中海的亚热带硬叶林B.秦岭南麓的亚热带生态系统
C.内蒙古的温带草原景观D.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分布区
2023-12-06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旅行到了云南西南部高黎贡山保山、腾冲一带,记录下该地的原始森林景观:“其树长二十余丈,大合抱,横架崖壁下,其两旁皆丛菁纠藤,不可着足,其下坎坷蒙蔽,无路可通……”高黎贡山地区最高峰海拔5128米,最低点海拔仅为210米,相对高差达4918米,形成了“山脚夏日炎,峰顶冰雪寒;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垂直气候差异。下图是高黎贡山位置图和景观图。



(1)结合材料,指出徐霞客描述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高黎贡山自山麓河谷到山顶土壤呈现明显的差异,请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高黎贡山地区谷地深切,主要呈______形,主要是受______作用影响。

7 . 青藏高原的隆起深刻影响了亚洲的自然环境格局。当高原开始隆起时,青藏地区降水增多;当隆起高度达23km时,高原地面的热力作用开始形成中尺度的大气活动中心;当高原隆起达4km时,青藏夏季热低压和冬季冷高压更明显,并持续影响东亚和南亚季风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雪线海拔(     
A.更高,因降水更少B.更低,因气温更低
C.更高,因大气稀薄D.更低,因热量更多
2.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伴随着(     
A.东亚夏季风增强,冬季风减弱B.水热条件先变好再变差
C.我国西北地区持续干旱化D.夏季大气低纬环流加强
3.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有关青藏高原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①冰碛物被冰川带到更低海拔②河流溯源侵蚀先减弱再增强③高原冰湖溃坝的概率增加④内陆湖面积扩大伴随盐度下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5-05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三)地理试题

8 .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最上界的海拔高度。一般情况下森林在同一海拔高度范围内生长的树木类型应一致,但受局部小环境影响也会出现差异。下图为华北地区某山地的自然带分布图,据研究,受板块的挤压作用,该山地的海拔高度在持续抬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柏树和油松分布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A.热量B.水分C.岩性D.光照
2.与柏树和油松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的地理现象为(     
A.地中海的亚热带硬叶林B.秦岭南麓的亚热带生态系统
C.内蒙古的温带草原景观D.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分布区
3.山地海拔高度的持续抬升,将导致(     
A.林线海拔高度上升B.灌木丛带范围变大
C.阔叶林范围将变大D.柏树海拔高度上升

9 . 给曲流域位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地处中部喜马拉雅山脊带,流域总面积为513.79km2,高海拔处受谷风影响显著,成为水汽的凝聚中心。该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大,平均海拔5752m,属典型高寒气候区,流域内现代冰川广泛发育。下图示意2016年给曲流域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海拔6000~6500m相比,海拔5300~6000m(     
A.风力作用强,冰川面积变化显著B.水汽凝聚,冰川面积变化不显著
C.冰川面积基数小,冰川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D.海拔较低,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
2.海拔6800m以上附近冰川面积突然小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周围谷风汇聚B.逆温现象显著C.周围山风汇聚D.地势变化频繁
2022-11-10更新 | 53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高考三模考试文综地理

10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人类活动、气候、植被覆盖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下图示意贵州省安顺花江大峡谷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花江大峡谷山麓地带性森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是(     
A.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B.树干粗大,状如纺锤
C.根系发达,形成板根D.叶片多呈蜡质,且坚硬
2.花江大峡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及成因是(     
A.表聚现象明显,淋溶作用弱B.500米表层处较低,高山草甸广布
C.900米表层处最低,人类活动频繁D.1100米表层处最高,有机质分解慢
2023-07-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