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我国贺兰山脉东坡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贺兰山森林主要是常绿针叶林,集中分布在海拔1900米至3100米之间,包括青海云杉林(林冠郁闭)和油松林。有学者运用10mx10m的样方对该地森林群落进行调查。下图示意贺兰山东坡各样方平均胸径(距地面约1.3米处乔木主干的直径)、平均树高、乔木株数和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贺兰山东坡针叶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阳坡,热量丰富B.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C.受人类活动干扰小D.土壤肥沃深厚,透气性好
2.贺兰山针叶林带
A.树木平均胸径随海拔升高而增大B.平均树高随肴海拔增加而下降
C.物种丰富度与乔木株数呈正相关D.乔木株数与平均胸径呈负相关
3.图中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
A.林下环境逐渐阴冷潮湿B.农业生产影响程度加强
C.高大乔木数量逐渐减少D.各物种之间生存竞争强烈

2 . 秦岭东西绵延1500千米,南北宽100至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至2500米。下图中甲图是秦岭南北坡1月平均气温随海拔的变化图,其中各点为不同海拔实测得到的气温值,线段代表不同坡向的气温变化趋势;乙图是秦岭南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其中Ⅰ至Ⅷ带海拔不断升高,Ⅱ至Ⅷ带为植被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甲图中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①北坡获得太阳辐射相对较少  
②北坡受冬季风的影响更明显  
③南坡降水量丰富,大气保温作用明显  
④南坡为背风坡,下沉气流影响气温变化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2.对秦岭南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的判断, 正确的是
①Ⅰ至Ⅱ带因水热条件减弱导致林地减少     ②Ⅷ带大致是林地和草地利用的分界带   
③南坡土地利用的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     ④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减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9-11-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3 . 黄山短尾猴以植物的树叶、果实为食,尤其喜食嫩芽、嫩叶。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人类开垦种植茶园、竹林及人工投食现象,使短尾猴的栖息地呈碎片化趋势。短尾猴生存能力减弱,婴猴死亡率逐渐升高。下图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a、b、c、d代表四季)。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年来,黄山短尾猴的生存能力减弱,婴猴死亡率逐渐升高的原因是(  )
①生存空间限制
②人为投食现象严重
③人类活动增强,环境污染严重
④种群间基因交流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图中季节d,黄山短尾猴栖息地范围最广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气候凉爽B.植被结构单一
C.食物短缺D.躲避人类活动的干扰
3.判断图中a所代表的季节(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19-06-11更新 | 32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 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A.1 800~1 900 mB.1 900~2 000 mC.2 000~2 100 mD.2 100~2 200 m
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有
①喜光②抗风③喜湿④耐寒⑤喜阴⑥耐贫瘠
A.①⑥B.②③C.③⑤D.④⑥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增强B.封山育林C.气候变暖D.降水增加
2018-11-08更新 | 39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2019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物种丰富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指标,大尺度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气候影响。下图是我国新疆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趋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N两地植物物种丰富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B.热量C.地形D.海陆位置
2.图中O处最可能位于
A.天山北麓B.天山南麓C.昆仑山北麓D.昆仑山南麓
2019-03-3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3月2019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融雪型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 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


(1)简述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8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3)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说出冰川泥石流多发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2018-03-16更新 | 37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8年3月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一农业耕作区内同一作物植被覆盖度不同,最可能是
A.种植作物不同B.地形坡度不同
C.气候条件不同D.土壤种类不同
2.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表示林地,N表示耕地
B.M生态区植被覆盖度说明华北地区为一年两熟区
C.M变化是因该地河流有明显的春汛和夏讯
D.M覆盖度6月份出现低谷与作物轮作有关
3.N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是因为
N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
后期由于人的乱砍滥伐,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 . 目前国内外山地植被演变研究主要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它与植被覆盖度、生长状态呈正相关关系,具有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以及较易获取等特点。


读豫西山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豫西山地
A.植被覆盖度逐年升高B.各海拔范围植被覆盖度均呈升高趋势
C.5°~10°围内植被覆盖度最高D.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均呈升高趋势
2.引起5°~10°范围内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退耕还林还草B.修建公路时以桥代路
C.气候呈暖干化趋势D.建立自然保护区

9 . 读祁连山东端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8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布
2.关于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及其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雪线南坡高北坡低——南坡坡度陡
B.南坡垂直带谱简单——南坡海拔高
C.北坡山腰针叶林带——北坡降水较多
D.近年来各自然带之间的边界有下移趋势——全球气候变暖
2018-01-13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马达加斯加岛东部①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2.④地自然带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升高趋势B.保持不变C.降低趋势D.变化无序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