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喜马拉雅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脆弱敏感的环境,使该区冰川分布及其变化备受科学界关注。关注冰川的变化,既有助于了解高山气候的变化状况,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下图为“1990年和2015年喜马拉雅山山体和冰川面积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喜马拉雅山山体面积在4800-5200米范围内达最大,而冰川面积则在5200-5600米处达最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A.4800-5200米处,人类活动,冰川破坏
B.5200-5600米处,坡度较大,冰川发育
C.4800-5200米处,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D.5200-5600米处,降水较多,气候冷湿
2.近年米,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整体呈退缩趋势,尤其是近5年来,加速退缩的趋势尤为显著,这会带来(     
A.青藏高原湖泊的面积不断缩小B.下游河流的流量持续地减小
C.冰川消融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D.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2021-02-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2 . 陕西窑洞聚落的院落模式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从渭北到陕北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下图示意三种典型院落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西窑洞三种院落模式从南到北总体分布趋势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2.院落模式呈现地域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A.土壤性状B.地貌条件C.光照强度D.文化传统
3.窑洞院落中少见造景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贫瘠B.风大沙多C.干旱少雨D.日温差大
2021-01-25更新 | 171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1月河北省普通髙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地理试题

3 . 目前归一化植被指数(NDVT)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植被的覆盖情况;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是用来表示干湿状况的常用指数。下图示意秦岭南北坡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相关系数(以下简称相关系数)随海拔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秦岭北坡在海拔500m处的相关系数接近0,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A.天然植物耐旱B.水分蒸发较弱C.土地沙化严重D.人类活动较强
2.秦岭南坡的相关系数在海拔1000~3000m处出现下降趋势,其植被最可能(     
A.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B.由落叶阔叶林过渡为干旱灌丛
C.由落叶阔叶林过渡为针叶林D.由针叶林过渡为高山灌丛
3.30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相关系数保持低位波动,是因为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转变为(     
A.光照B.热量C.坡度D.土壤

4 . 我国西北地区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着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在图示海拔范围内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先增加后减少B.先减少后增加
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
2.3400米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B.气温C.降水D.风力
2020-08-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荣成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气候是控制某一植被类型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我国西北地区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有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月初地上生物量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在图示海拔范围内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直减少B.—直增加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
2.与3300米处比较,影响3180米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气温C.降水D.风力
2020-06-18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冲刺卷2)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植被指数是对地面植被生长和覆盖状况的度量,指数越大,地面植被生长越好,覆盖状况越 好。增强植被指数(EVI)可以指示不同海拔、不同地貌类型的植被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 上游河谷植被类型及 EVI垂直变化。近几十年来该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据此完成7-9 题。



1.图中P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季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阔叶灌丛D.落叶阔叶林
2.近几十年来,该河谷植被类型生长条件会有所改善的是(     
A.P植被类型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山地针叶林D.高寒蒿草杂类草草甸
3.该河流可能是(     
A.岷江B.珠江C.湘江D.淮河
2020-07-04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临考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融雪型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



(1)分段描述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8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2021-01-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喜湿B.喜阴、喜湿
C.耐寒、喜旱D.喜热、耐旱
2.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光照更加充足
C.降水逐渐变少D.水土流失加重

9 . 我国贺兰山脉东坡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贺兰山森林主要是常绿针叶林,集中分布在海拔1900米至3100米之间,包括青海云杉林(林冠郁闭)和油松林。有学者运用10mx10m的样方对该地森林群落进行调查。下图示意贺兰山东坡各样方平均胸径(距地面约1.3米处乔木主干的直径)、平均树高、乔木株数和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贺兰山东坡针叶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阳坡,热量丰富B.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C.受人类活动干扰小D.土壤肥沃深厚,透气性好
2.贺兰山针叶林带
A.树木平均胸径随海拔升高而增大B.平均树高随肴海拔增加而下降
C.物种丰富度与乔木株数呈正相关D.乔木株数与平均胸径呈负相关
3.图中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
A.林下环境逐渐阴冷潮湿B.农业生产影响程度加强
C.高大乔木数量逐渐减少D.各物种之间生存竞争强烈

10 . 秦岭东西绵延1500千米,南北宽100至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至2500米。下图中甲图是秦岭南北坡1月平均气温随海拔的变化图,其中各点为不同海拔实测得到的气温值,线段代表不同坡向的气温变化趋势;乙图是秦岭南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其中Ⅰ至Ⅷ带海拔不断升高,Ⅱ至Ⅷ带为植被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甲图中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①北坡获得太阳辐射相对较少  
②北坡受冬季风的影响更明显  
③南坡降水量丰富,大气保温作用明显  
④南坡为背风坡,下沉气流影响气温变化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2.对秦岭南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的判断, 正确的是
①Ⅰ至Ⅱ带因水热条件减弱导致林地减少     ②Ⅷ带大致是林地和草地利用的分界带   
③南坡土地利用的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     ④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减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9-11-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